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阿尔弗雷德·许茨的《社会实在问题》一文进行了分析与评述,指出许茨具体阐述了个体在采取韦伯意义上的“社会行动”过程中,其主观意图的产生以及形成机制。并由此提出了作为社会科学家应如何研究社会行动者的主观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与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学习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它是个体的一个必然的社会过程。角色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组责任、权利及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社会对人们期望的行为模式。角色的内涵取决于社会对个体的期望,社会所期望的性别行为就是个体性别角色的社会内容。性别角色社会化指的是个体通过社会文化对个体的性别行为规范,使自身的行为符合这一社会规范的过程。一般而言:个体的生理发育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时期。个体社会化的首要场所是家庭,他们从父亲和母亲那里学到了一些基本的性别区分。其后儿童进入学…  相似文献   

3.
西方社会化理论与中国人的社会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社会化理论与中国人的社会化陈录生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规范,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达到改造社会、调适心理、发展和完善个性的目的的过程。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化就是使人从生物个体发展成为具备社会成员素质的“社会人”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黄芙蓉 《北方论丛》2003,(4):104-106
南非作家寇兹的小说《耻辱》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南非正在变革的社会历史环境下个人的本性和社会的冲突,以及个人欲望与社会规范的矛盾。该小说所揭示的冲突对社会个体的人以毁灭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社会实行强有力的控制,与之相应的是一整套严格而又单一的社会行为评判体系。长期以来,我们对人的多维需求的社会行为进行着非此即彼的两极简单评判,即符合社会规范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嬗变,这一简单的非此即彼的社会评判体系已逐渐失去它所具有的客观评判功能,无法涵盖呈多元化状态的个体社会行为,进而又直接影响着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社会控制功能。与此同时,非公有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中自由流动资源的增多,扩大了行为个体自由活动的空间,个人对国家的依附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 ,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 ,大众文化已经沦为社会统治的帮凶 ,成为心理控制的工具。大众文化的心理控制手段主要有 :鼓励大众把外在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体自我人格的典范———超我 ,使大众自觉地遵从社会规则和秩序 ;通过对大众虚假需求的受控制的满足以弱化其爱欲力量 ,从而达到削弱其反抗力量的目的 ;借助于陈规和模式的不断重复来加强控制的力量 ,固化其控制的效果。大众文化通过这些手段达到的控制结果就是 :造成了在心理上处于幼儿状态的个体 ,并进而导致了易于社会统治的“大众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论现代化进程中的“安全阀”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是人与人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们的社会互动(交往)和社会关系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发展中,反映在微观层面上的人际关系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反映在宏观层面上的社会结构局部失调或不协调是客观存在的,于是便产生了一系列调适机构和措施,如社会规范、社会法律及其执行机构。当人们日益认识到矛盾与冲突不可能完全消除和克服时,人们便越来越趋向于实在地将社会矛盾和冲突限制在一个最低限度内。  相似文献   

8.
研究制度化控制与精神文明控制,首先必须了解何为控制?社会科学中所讲的控制通常即指社会控制。社会学家克拉克曾说过:“控制,义即约束;社会控制就是社会所加以的约束”。我国前辈社会学家孙本文先生在其《社会学原理》一书中也有类似的定义:“社会控制,就是社会所加给个人行为的任何约束。” (参见孙本文《社会学原理》商务印书馆民国24年第2版第511—512页)。目前社会学理论界对社会控制概念的理解基本上没有超出上述定义,盛行的解释是,社会要按照一定的社会秩序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工作娱乐等就必须通过社会力量来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加以约束,以促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符合社会生存发展的要求。这种由社会力量保证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符合社会要求的过程便是社会控制。一般社会学认为社会控制主要有硬控制和软控制两种形式,前者包括法律、政策、纪律等控制方式;后者包括风俗、道德、信仰信念等控制方式。依据两种控制形式自身的特点,通常人们又称其为强制性控制和非强制性控制,这两类控制形式实质上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所谓制度化控制和精神文明控制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帝国主义"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重要趋势,法经济学是法学和经济学联姻的结果。传统法经济学存在"法律中心主义"的色彩,只关注了国家立法,没有关注对社会秩序形成具有更大意义的社会规范。近二十年来,社会规范研究成为法经济学者关注的热点。社会规范是人们行为的规律性,违反就要受到社会制裁。理性选择理论仍然可以作为解释社会规范的分析范式,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信号传递模型可以恰当地解释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10.
从众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是社会成员的观念、行为之相似性和一致性的基础和表现形式,是社会规范与社会秩序得以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前提,是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重要机制之一。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一词通常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本来主张,改变自身的态度或行为,而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一、从众的类型、性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
广西城乡居民社会关系网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社会关系网是指个体间通过互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它在规范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时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是个人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关系。梁濑溟在把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进行了对比后断言,中国社会既不是社会本位,也不是个人本位,而是关系本位。社会学理论认为:传统对人们在建立社会关系的选择倾向有某些限定性,但社会结构因素和文化因素对社会关系网的建立和维持有某种影响力。由于个体间相互交往的关系模式是最基本的社会事实之一,所以社会学始终把微观社会模式和宏观社会限制之间的联系作为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2.
徐亮 《天府新论》2017,(5):88-95
现代政治社会通常强调国家应该保护公民个体,那么个体是否还要为共同体承担一定的责任?在以“权利—义务”为主体的现代政治话语体系中,难以找到个体为共同体担责的理论依据。汉娜·阿伦特跳出了政治义务与个体责任的局限,提出“政治责任”的概念,她认为公民个体对共同体的责任应建立在自身持有微弱的社会权力的基础之上,这点微弱的权力使得公民能够再次联合、并承诺未来。阿伦特的政治责任观提醒人们重新审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共同体的主人及权力的来源,对思考现代政治社会中个体的集体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昕 《兰州学刊》2010,(3):127-130
在传统社会,性别形象是社会规范的表现形式,对个体而言是“先赋”的社会约束,没有选择的余地,性别本质主义以及结构功能论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在当代社会,商业化浪潮触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以市场为主导、由媒体来强化的“消费”,把原本不可挑战的性别形象拉下了神坛,性别形象成为消费对象,成为人们既可以选择,也可以创造的新商品。更重要的是消费也使个体拥有了更多的主体性,社会性别形象因此处于不断的主体建构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在《理性与民主》一书中,张东荪特别讨论了人格问题。他承认,人格(personality)本质上是欧西的,中国文化中没有这一理念。但是,一个理性与民主的社会“必须有精神自由,要精神自由必须有人格成立”①,因而,人格的建立是中国社会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追问:人格生成的基础是什么?张东荪的回答是: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以及个人对自身存在的自觉。古希腊人把个体视为最终的实在,国家与社会只有作为个人达到最圆满生活之理想的工具时才能获得自身的合法性。欧西的人格观念奠基于希腊决非偶然。但在中国思想中,个人…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与个体社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体社会化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社会化是个体终其一生都必须进行的过程。在终其一生进行的个体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自由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长期以来,在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主要存在“整体本位”和“个体至上”两种对立的思维模式。马克思认为,人既是个体,又是整体,是个体与整体的统一,社会应该承认和保护个人自由,并把自由置于社会的普遍利益之中,使每个成员平等地享有基本自由。  相似文献   

17.
文化就其广义而言,是指内含于人类实践活动,并在实践的过程和结果中被社会化和客观化的人类精神,其核心内容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在每一特定的文化体系中,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的价值和价值取向的重要方面;同时它的形成和演进又与人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个人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应是文化建构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拟就这一问题探讨之。 一 中西两种文化体系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具有明显的差别,表现在对待个体价值和社  相似文献   

18.
郑杭生  胡翼鹏 《河北学刊》2008,28(2):135-141
道是超越天地、万物的创生之源和最高存在,是个人存在、社会运行的终极根据。与其他先秦诸子的有为取向不同,道者以另类的逆向性思维,赋予大道退让、处后、谦卑、柔弱、清静、淳朴等无为特性,但大道无为而无不为,人心、世道必须遵从道的轨迹和运转方式。个人取法大道而返璞归真,摆脱一切文化的羁绊,摒弃巧智、情欲和价值观念,如此则杜绝了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倾轧;社会管理者取法大道而实施无为之政,抛弃儒家规划的仁义、礼等人伦情感和社会规范,放弃任何可能扰民、虐民的政令,从而使社会在一种自然天成的状态中运行。因此,人遵道而无为,社会就会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秩序。  相似文献   

19.
尽管按照历史影响的不同,存在着英雄(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普通个体)的区分,但“人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①换言之,人类的历史进程始终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人的活动所构成,因此历史的主体总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个体。而个体作为社会的存在,总是与他人处于同一社会空间,形成共在的关系,于是历史之域的个体与群体之辨就进一步展开为主体间的关系。李大别把“众意总积”、“自由的认可”等论题引入个体与群体之辨,在批判英雄史观,对英雄与人民群众在历史过程中的作用给予合理定位之后…  相似文献   

20.
夏商时期的和谐文化主要体现在制度控制层面、精神控制层面以及艺术审美三个层面。在制度控制层面,通过协调外交关系中的交往行为,以实现部落社会的和谐。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控制措施,通过推行荒政制度,关注弱势群体,通过控制人们物质消费的过度行为,以实现人际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精神控制层面,人们通过宗教信仰、道德修养以及礼乐为用等方式加强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的遵从,强化个体身心修养和谐意识,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艺术审美层面,表现为听觉与味觉审美上的和谐,表现为视觉审美中的阴阳和谐、青铜图案与建筑审美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