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产业统筹是城乡统筹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问题;陕南秦岭地区是我国南北地理环境的分界线,境内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人居环境恶劣,当前需要大力推动城乡统筹进程,推动秦岭欠发达山区的城镇化进程,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文章分析了生态环境敏感性条件下陕南秦岭地区城乡产业发展的现实背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从多维度探讨了基于生态敏感特征下的陕南秦岭地区城乡产业统筹的作用机制与适宜模式,从而为西部山地生态敏感性地区的城乡统筹规划研究提供崭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东西部文化交流的频繁时期。以四川三星堆为代表的巴蜀青铜文化向周边乃至东部的边远地区逐渐扩散。地处东海之滨的福建地区当时活跃着古越族的重要支系闽越族,在古蜀文化渐进的历史进程中,这两支区域文化互相交融,在东南乃至福建地区形成若干地方特色。在闽越族曾经活动的漳浦地区所发现的牙璋等文物,成为古蜀文化与闽越文化频繁交往的实物见证。本文从福建与四川两地出土牙璋的异同点出发,论证商周时期东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相似文献   

3.
陕南鄂西北地区地处川、陕、鄂、豫四省之交,是四省重要进出门户之一。境内有秦岭和大巴山两大山系,许多山峰高耸入云,气吞万里,峰峦迭嶂,纵横交错,森林密布,地广人稀,便于机动作战。加之丹江、汉水横贯其中,故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历代英雄豪杰们养兵息马、积蓄力量之所。大革命时期,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1928年刘志丹、唐澍等领导的渭华起义的红军曾进入陕南商洛地区,坚持武装斗争;  相似文献   

4.
古汉人原居于今陕南汉水一带,盛行着傩文化,传播到东亚、北亚和东南亚各地,形成广汉文化圈。后来由于夏人迁入汉水上游,古汉人融入了夏人群体之中,成为华夏族的成员。另有一支则北迁至勒拿河上游,到隋时建立了大汉国。  相似文献   

5.
古代中亚游牧民族的岩画及其原始信仰袁同凯据历史记载,塞种、大月氏、康居、乌孙等游牧民族活动于从祁连山西部沿天山北麓、阿尔泰山向西,直至里海、伏尔加河;南及锡尔河、威海、伊塞克湖及阿姆河以北部分地区,北及伊施姆河、托博尔河、额尔齐斯河的广大草原上。他们...  相似文献   

6.
从空间布局上论,新疆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工业布局主要偏集在天山北麓的铁路沿线一带;二是城市未能成为新疆区域经济的发展极。新疆的大多数城市的建立,主要是行政管理的需要,没有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新疆共有城镇131个,其中城市16个,市镇115个,城市体系不合理。新疆现有城镇依然有着“绿洲城镇”的特色,由交通线路把它们连成串珠。新疆城市体现以一个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多民族杂居的特色,城镇辖区内人口中农业人口所占比重很高,城市经济结构以初级制品业为主,城市之间相距较远,交通和通讯事业落后。新疆城市对周边腹地的经  相似文献   

7.
若人,允姓,与周代的瓜州之戎、陆浑之戎和阴戎、小戎冈姓,且同一祖系,属于羌戎族集团,大约于西周初年,与陆浑之戎由今甘肃、陕西、四川省交界若水发源的地方,迁到陕西秦岭之北。到了西周末年,镐京被犬戎及姜族集团的联军所攻破,迫使平王东迁洛邑。陆浑之戎也乘着东周日趋衰弱之机,顺着秦岭北麓向东迁至今陕、豫交界的山区。这时,有一部份允姓之戎便由游牧采集转向定居,于商密地方建立鄀国,并受到东周所封为子  相似文献   

8.
史料一则     
清初东北辽沈一带,经明清鏖战杀戮之惨,自山海关以北,井邑荒落,十室九空,触目凄凉。清兵入关,旗民内徙,关外遂弃同瓯脱,记载亦稀。兹据谈迁《北游录》  相似文献   

9.
17世纪30至70年代,和硕特游牧地北边从亚梅什湖一带沿额尔齐斯河流域往南到斋桑泊南岸,直到塔尔巴哈台山北麓;从塔尔巴哈台山南经额敏河下游、阿拉湖、伊犁河上游,南至伊塞克湖,西南塔拉斯河上中游,从这里北经楚河中游到巴尔喀什湖,包括巴尔喀什湖东边的广阔地域。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整体的巴蜀文化,包括边缘性质的巴渝文化和具有中心地位的西蜀文化.现代诗人何其芳虽然置身巴渝文化圈,却有强烈的西蜀文化情结.在出蜀与还乡、温情与裱艳、柔情与灵活等不同层面中可以还原其去边缘化倾向.  相似文献   

11.
晋冀恒山之争与中国山岳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畅 《河北学刊》2002,22(6):145-148
山岳文化是自然人化的深广、复杂表现。以五岳为代表的中国山岳文化 ,具有象征中华民族东、西、南、北、中大一统的深厚意蕴。北岳恒山之代表性主峰 ,古为河北省曲阳县大茂山 ,后经变易 ,至明代定为山西省浑源县玄武山 ,清代以前岳祭皆在河北省曲阳县北岳庙 ,是为“遥祭”。从恒山代表性主峰在冀、晋间的变易中 ,可以看出山岳文化的一些本质特质  相似文献   

12.
《费誓》为《尚书·周书》中的一篇,《书序》及《史记》都称该篇为鲁侯伯禽所作,但后人有不少对此疑而不信,今人则因春秋时期的鲁僖公曾与淮夷争斗,以为《费誓》作于此时。其实,鲁国与淮夷之间的冲突是长期的,周初尤烈,周成王十三年,周公去世不久,鲁侯伯禽曾经会王师“伐戎”,《费誓》可能即作于此时。至于费地所在,后世学者由于不明今山东鱼台境内古费地的存在,遂多误指其为后来鲁国季氏费邑之“费”。实际上,伯禽之时,鲁国势力未至此。《费誓》之“费”应指古费国之“费”,在当今鱼台境内。  相似文献   

13.
殷宪 《晋阳学刊》2012,(2):11-19
2006年,大同地区民间发现了北齐《张谟墓志》拓本一帧。张谟系北齐武平五年(555)到任的北新城领民正,"武平六年十一月五日薨于新城治所,""七年三月十二日窆于新城之北岗。"循《张谟墓志》之迹,于大同市西南150公里的朔州市朔城区梵王寺村北500米发现了一处北魏、北齐古城,墙垣宛然。其西半为北魏城,又被里人指为皇城。皇城之西、之北多有古代墓葬,照壁山被称为皇陵者径40米,北岗复有称太子坟的新盗封土,二陵间尚有二较大坟冢,皆有盗洞。据《魏书》",立平齐郡于平城西北北新城……寻徙治京城西南二百余里旧阴馆之西。""后乃徙二城民望于下馆,朝廷置平齐郡,怀宁、归安二县以居之。"《北齐书.地形志》载:"朔州……延和二年置为镇,后改为怀朔,孝昌中改为州。后陷。"同书《高叡传》又载,天保"八年,征(高)叡赴邺,仍除北朔刺史,都督北燕、北蔚、北恒三州,及库推以西黄河以东长城诸镇诸军事"。于此可证,朔州市梵王寺村之古城,即北魏之平齐郡,北齐之北新城镇和北朔州。它还可能是代王拓跋猗卢南移的小平城。  相似文献   

14.
河南孟津卫家坡古民居是该村卫氏家族在乾隆至道光年间建造的住宅,布局严谨,雕梁画栋,留存的匾额、石碑等文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价值,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该村古迹毁坏严重,保护开发又面临意见不统一、人才及资金短缺、竞争压力大等困境。应抓紧对古民居进行抢救性修缮,同时美化周边环境,挖掘自身文化内涵,与高校及学术界、文化界联手打好文化牌。政府应对此进行科学规划,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形成全民参与的保护与开发局面。  相似文献   

15.
晋徽典组织管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典和徽典是明清乃至民国时期活跃于中国金融业的两大地缘性典商商帮。从相关史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晋典的主要势力范围在北方,而徽典的主要活跃于南方,两大典帮形成了“晋北徽南”的分庭抗礼的态势。二者在内部组织、人员选拔与培训、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均表现出各自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晋文公称霸中原之时,周天子周襄王称他为“叔父”。这一称谓是依据周襄王的先祖周成王与晋文公的先祖叔虞为兄弟关系所致。周襄王自降一辈而称晋文公为叔父。而黄池盟会后,周天子周敬王称呼吴王夫差为“伯父”,这一文化渊源也当追溯到商末周王朝立国之前在周族部落时泰伯、仲雍长于季历的兄长名份。按辈份序列,周敬王的直系先祖周文王(姬昌)当称泰伯、仲雍为伯父。因此,周敬王省略了辈份排算的种种程序,也自降一辈地称呼泰伯王位的后世继承人吴王夫差为“伯父”。这与昔日周襄王称呼晋文公为“叔父”,适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在政族合一、家国同构的周代宗法制社会中,这种差别的形成,完全是基于两国先祖在宗法关系上的不同地位。  相似文献   

17.
牧野之战克商后,周人仍面临稳固东方统治、纲纪天下重任,武王为此欲营建洛邑,但两年后病死,重任落在周公身上。周公采取了救乱、克殷、践奄等措施,尤其是秉承武王遗志营建成周,并于此采取相应的政治礼乐文化措施,巩固了周人统治,奠定了其政治文化格局,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隋代的文、炀两位帝王对待文学有着不同的态度,因此对隋代的文学审美状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隋文帝阻遏了隋代文学美学的发展,而隋炀帝受南方文化、美学环境的孕育,融汇气势于华丽之中,促进了隋代文学美学的发展。南北朝的长期割据,使南北两方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美学风范,南方清绮,北方质实。南北文学美学之差异反映了地理文化之差异。随着隋代在地域上的统一,为南北文学美学的交流、融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总结近十年金文研究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如新出土青铜器铭文的著录与金文的资料整理,金文工具书的编纂和修订,金文铭文考释与研究,特别是对叔夨方鼎、豳公盨、陕西眉县发现的青铜器窖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取得阶段性成果;此外,金文族氏铭文研究,金文语法研究,社会史研究也取得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距今7000年前后,随着"大西洋期"的到来,以"甑皮岩人"为主体的洞穴先民向旷野扩张,其中部分向东北迁徙(如广西的晓锦);另一部分向南迁徙。向南迁徙的一支到达西江上游的浔江一带,最后再顺水南下到达珠江口岛屿,创造了咸头岭文化;另一支到达西江上游的封开一带,最后再东进到达今粤北一带,创造了石峡遗址第一期文化遗存乃至第二期文化遗存(石峡文化)。由此初步解决了岭南考古的三个问题:洞穴先民的去向;咸头岭文化的起源;石峡文化的"来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