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对妇女社会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的外移,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群体——留守妇女。本文透过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从妇女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出发,通过社区工作、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的专业方法,探索促进留守妇女和谐发展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妇女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流动和家庭结构变迁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社会群体。她们面临着农业和家庭劳动强度大、生活和婚姻质量低、精神和生理压力大、健康状况较差、劳动技能单一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其社会关系简单,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有限,所得到的社会支持也非常单一。营造支持和关爱留守妇女的社会氛围、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农村妇女的就业能力和健康水平、有效保护农村妇女合法权益是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关键。本研究以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为例,主要研究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的现实状况、面临的问题和实际需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的外移,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群体--留守妇女.本文透过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从妇女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出发,通过社区工作、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的专业方法,探索促进留守妇女和谐发展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持续三十多年的大规模性别化人口流动,对农村造成的直接影响是农业的女性化和农村家庭的离散化,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家庭的幸福指数,而且还引发了一系列诸如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既影响到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深入推进,也影响到城乡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现实热点。  相似文献   

5.
青海民族地区在西部发展、区域稳定、生态保护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青海民族地区民族宗教的多样性、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地方资源的竞争性、区域利益的博弈性在客观上形成了国家与地方、多元文化与民族关系、贫困与反贫困、生态移民与生态区产业转型等多重社会矛盾,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关注青海民族地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子与机制分析,是构建青海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利益、区域利益、民生利益和谐共生的社会关系基础,是推动青海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陕西贫困山区商洛市六县一区农村留守妇女的调查和对商洛市W镇若干村留守妇女婚姻状况的深度访谈,发现这里留守妇女的婚姻呈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婚姻稳定的原因有传统婚姻观念和婚姻习俗的影响、子女亲情的促进、夫妻人格特质差异小、经济收入的增加、离婚和再婚的经济负担太重。然而,留守妇女的婚姻仍然存在或潜伏着不稳定因素。提高留守妇女婚姻的稳定性,“治本”的方法是消除丈夫外出、妻子留守的生活方式;“治标”的方法是尽可能增加夫妻团聚的机会、缩短夫妻之间的人格特质差异、排减夫妻分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和居民收入等方面.这种滞后对西部地区和全国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的和谐、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等都带来不容低估的负面影响.保证在制度、政策和法律上的有效供给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摆脱滞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在不断加快。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外出务工成了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但却衍生出了农村"留守老人"这一庞大群体。农村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相对于其它农村老人就显得更加严峻。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不仅影响了农村的正常生活秩序,而且也影响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给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这一群体,既要探究其赡养问题出现的原因,又要找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习惯法普遍存在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是民族传统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调整民族地区的社会关系,促进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习惯法也存在着诸多不利于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消极因素。因此,应克服习惯法对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以促进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实现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理想社会的蓝图和具体规划.少数民族体育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肩负着历史使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地缘政治格局稳定的重要形式;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粘合剂;是民族地区社会关系发展的调和器;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构建群众性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研究旨在重塑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价值体系,为建设富强和谐、民主文明的少数民族地区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妇女工作是妇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方面,少数民族妇女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少数民族妇女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她们身上同时实现着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和男女平等政策,不断促进少数民族妇女参与经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地位,是我们党和政府历来的既定方针。一、新疆少数民族妇女参政、教育、就业的基本状况目前新疆有47个民族成分,13个主体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04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61.92%,其中少数民族妇女人数为464万人…  相似文献   

12.
民族意识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是表征民族、维系民族和促进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理性开放的民族意识对于多民族国家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和社会的稳定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新疆为例,结合相关文献,对新疆多民族杂居地区民族意识的来源、发展状况、表现形式等进行论述,并提出构建多民族地区稳定社会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徽州社会科学》2010,(5):31-31
祁门县金字牌镇位于县城东9.1公里处,是祁门县城东工业经济重镇,安徽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之一。全镇总面积127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人,辖9个村1个社区,金字牌村是镇属中心村,慈张公路穿境而过。辖6个村民组,360户,人口1213人。其中金字、金路和金辉3个村民组与镇金陶社区交织在一起,流动人员较多。村中大部分的男性劳动力和青壮年妇女都外出务工,留守的大都是一些中老年妇女,要巩固农村留守家庭的和谐稳定,加强农村地区的治安防范,  相似文献   

14.
河南农村“留守妇女”的思想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农村"留守妇女"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她们的思想从总体上讲是健康向上的",留守妇女"自身的主体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文化层次不断提高,越来越显示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半边天"的作用。但同时,她们思想上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分析河南农村"留守妇女"思想现状,探索新形势下解决河南省农村"留守妇女"思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对提高河南农村"留守妇女"的地位、提高河南农村"留守妇女"创业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流动的增加,我国大量少数民族离开民族地区流向大中型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缺失问题日益突出,并引发其心理健康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民族教育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为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健康成长,应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让更多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在当地就业,减少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子女的发生率;政府在少数民族流入城市应多设立民族中小学校和民族班;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所在学校、社区和村委会乃至整个社会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  相似文献   

16.
韩敬梓 《兰州学刊》2014,(12):204-208
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近年来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特殊的地理、经济、文化等原因,社会化过程愈加艰辛。文章以甘肃省东乡县L镇作为田野调查点,通过对家庭、学校、社区三个社会化的主要场景进行粗浅分析,希望能对其社会化提出可行性对策,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日益凸现留守妇女问题。当前社会各界止于关注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妇女问题却未引起足够重视。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广大农户的家庭生活质量,而且严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成效。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路径是:完善法律及政策,重视留守妇女的权益保护;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丰富留守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全面提高留守妇女的劳动素质;加强互助合作组织建设,减轻留守妇女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8.
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提到要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会问题,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谐。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事关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在这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原有的村规民约与现行国家法的关系值得探讨。村规民约是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村民自治和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作为国家法律的补充,对维持乡土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村规民约存在于国家法律相冲突的情况,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妥善解决其中的问题,寻求二者的良性互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边疆民族地区作为我们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稳定状况既关系到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与和谐,又与整个国家的战略大局息息相关。近年来,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频发,极大地威胁着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深入分析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存在的诱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对确保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工作是以社会公正为价值基础,以帮助人、促进人的发展、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的专业和职业。工业革命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人们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努力直接推动了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要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应当充分发挥专业社会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