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生命的长度与节奏:文化基因视角的企业寿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如自然生命体具有寿命一样,作为类生命体的企业组织也有寿命,并且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会经历不同的成长阶段.自然生命体及企业组织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周期性与阶段性特征,凸现了生命的长度与节奏.而决定生命长度与节奏的正是基因及其传变(遗传与变异).本文从企业文化基因及其传变的视角分析了企业寿命及其差异问题.并据此将企业寿命初步归结为"标准寿命"、"夭折"、"早衰"、"常青"及"长寿"五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网络演化与企业成长的对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6家济南软件企业作为案例企业,采用嵌入性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企业成长过程中社会关系网络、分工合作网络、市场网络、创新网络以及声誉网络的内在演化规律,验证伴随企业成长网络会发生变迁的观点,揭示网络演化与企业成长的对应关系,对各阶段五种网络的重要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企业成长文化基因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文化基因是企业基业常青的重要决定因素。文章在回顾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企业视为具有"生命人性"的主观能动生命体,从其成长的精神视角,重新界定了文化基因的概念,定位文化基因为一个带有遗传性质的功能单位,具有复制、遗传、变异、自组织、有限包容等特征;根据文化基因基本特征,经过文化基因关键要素分析,构建了文化基因结构模型,即由企业家与企业运营资源构成企业文化基因的DNA双螺旋长链,由企业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伦理道德和企业法律意识构成四个碱基。四碱基连结在双链之间,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排列组合,形成功能不同的文化基因,控制企业生命活动,影响企业成长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家型企业通过企业家创新促成创业,进而完成产业演化过程中的企业持续成长, 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演化、企业持续成长的内在机理与发展规律,提出了伴随产业演化过程的企业成长困境 与陷阱,并进而探讨了以追求企业持续成长为目标的企业家任务。最后,本文结合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结合本文论题提出了部分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与需求多元化的相互作用必然加速推进社会个别分工与组织内部一般分工的深化,这一联动作用可以直接提升经济体中的所有行动者(企业和个人)的战略之间的互补性强度,并以此不断推动着不同层次的组织和个人的权利结构朝着均等化方向演化,即所谓的企业增长所遵循的合作演化规律.但旨在强化人力资本收益权的制度虽然从长远来看明显有利于所有成员,却常常遭到企业所有者的强烈反对.为解释这一悖论,在所设定的不同市场竞争环境中比较分析了合作治理结构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单边治理结构对企业增长的影响,证明了企业的合作演化规律的同时,找到了企业背离这一成长规律的临界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6.
从性命现象学的视角来看,道家创设了"道"这一崇高概念,为实现人的生命价值提供理论目标和依据,通过人性与道性的趋于一致,用道性来印证人性的目标性、合理性,从而展现出生命价值实现的历程.它要求在其现实性上,通过重"真知"来拥有"道"的内在品质,做到"人与天一"而"壹其性",这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目标;还要做到通过循道惜命匡世而"安其性",以及不为物累而追求自由和自我释然的"乐其性",这是生命价值的具体内容.在此,有力地批驳了那些视道家为"混世哲学"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鲁迅与沈从文是现代文学作家里少有的将生命意识上升到哲学高度的人,沈从文生命意识的复杂既表现在"乡村"与"城市"的对立,"生活"与"生命"的差异,也表现在以原始生命为基础的对生命美即神性的追求。面对这"不大会思索也不容许思索的生命",本文着意从偶然、死亡、爱与死相邻的角度出发,分析沈从文生命意识形态的连续性与其中原始生命形态的基础性作用,从而为研究沈从文作品乡村与都市的二元对立形态提供一个道德评判角度外的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大同"与"大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伦理学击溃了生命的"大同"梦想,它要面对生命之"大异"的现实.生命伦理问题自古就有,但它受制于形而上学的大同梦想,唯有在其幻灭处,生命伦理学以生命之差异进入自身的问题论域.人之为被抛在世的生命存在,总已经被抛入"大异其趣"的生存境遇中.着眼于此"异化"的生命现象问题,生命伦理学得以诞生,它是在形而上学的哲学传统终结处展开的一种无体系的伦理学.生命伦理学遵循伦理思维,是一种"存异"的思维类型,它已经展现为某种纲领性的步骤,呈现出从"大异"着手向"大同"的某种邻近.生命伦理学有其最高追求,它从差异切入,进入生命之大同与大异的辩证视域.生命之"大同"隐匿在生命之"大异"的历史处境之中.在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在一个呼唤"思想"的时代,生命伦理学必须制订更高的纲领以担负起思想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三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生命教育,"三生教育"的核心价值是生命价值,这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生命的根本宗旨具有内在一致性.生命伦理学是"三生教育"重要理论基础,"三生教育"依据生命伦理学理论,构建起具有特色的生命伦理观,这可以从生命道德、生命责任、生命价值、生命正义这四个原则中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传递着数千年来人们对于"生命""人文"等宏大命题的思索探究,为中国文化历史长河奠定了深厚基底.受历史渊源与人文环境影响,对于"生命意识"的探讨始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恒久主题,或有慷慨激昂的气魄,或有哀伤婉转的底色,以磅礴而细腻的情怀被镌刻至今.同时,以生命意识为内核的古典诗歌创作,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明显的泛化现象,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典型标志.据此,现基于"生命情怀"在大环境下的人文体现,对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内涵进行大略解读,再由外化思考的角度加以延伸,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个经济体系的生机和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成它的企业是否健康,是否能可持续发展.企业是一个由人组成的不断内生成长和演化的有机体,通过对企业异质性假设的分析,本文认为外生因素通过内生因素影响企业成长,企业具有有机体的原生性、一定时期内的性状稳定性、特定时期的遗传变异性、成长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性等生命特征.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所拥有的资源、资源转化为能力的机制及其能力在一定时期内的性状稳定性、特定时期的遗传变异性、成长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性都是由企业成长酶机制在起作用,是内生性因素最终决定了企业成长过程的质变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农业企业从创业到成长不同发展阶段为研究脉络,分析了原生型农业企业社会资本的资源属性和结构特征的演变规律.结果显示,与工业企业相比,资源和风险双约束下的原生型农业企业的诞生和成长更多依赖于所植根的丰富的社会资本.随着企业的诞生和成长,承继于家族的组织社会资本从高水平家族信任、密集网络交互结构、感情逻辑,逐步向低水平制度信任、松散型网络结构以及科层逻辑演化.对温氏集团的案例分析表明,足够的社会资本的支撑,是被称为温氏模式的“公司+农户”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实施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我们把"使生命和历史有可能相互成全"的研究方法称为"生命化"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研究主体的"生命在场",强调对象的"历史事实在场",强调以上两种在场基础上所达到的"个性化"研究的实现."个性化"研究将尽可能彰显个体对于生命、生活、社会、现实、历史、自然的看法,并通过这些看法达到对历史与人生终极眷注的最终成全.文学的生成与接受诸要素构成文学史写作"生命化"的基本前提,"生命化"的文学史写作能够更好地保证对文学历史原貌与文学历史的真理性接近.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来大陆"文化热"与孙中山文化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80年代以来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文化研究热潮,参加讨论的既有老一辈学者,也有中青年专家,其研讨范围几乎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一时间,文化思想研究成为大陆学术研究的主潮,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一浓郁的文化思想研究氛围的影响下,学术界在研究革命家之孙中山的同时,也开始从思想文化视角来分析理解孙中山,将大陆孙中山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拟在回顾20年来大陆"文化热"和孙中山文化思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二者的互动关系,揭示新时期大陆孙中山研究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人的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理论是陈秉公教授"主体人类学"原创重要理论成果之一.从结构主义和存在主义"二元论"观点辨析出发,解读人的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在共时态存在、历时态存在、交互关系态存在等方面分析"结构与选择"的多种存在方式,并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角,阐释人的"结构与选择"生命本体所具有的实践性、现实性、主体性、二重性等多种特性,对我们深入探索和理解"人的生命本体"等主体人类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围绕着现代社会生命教育面临的难题展开了长期的论争,即生命归宿感的迷失与追寻;生命权利和良善顺序的先与后;生命教育职能的分工与合作;管理与教化的分离与融合.为此,必须消解生命原子态存在与群体身份定位的二元对立,还生命以整体性的存在;摆脱"权利生善"与"善生于群体秩序"的先后争论,回归生命价值的超然存在;从美德视角反思家庭、学校、社会三者间的生命教育职能划分;深度反思与建构生命教育中管理与教化的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17.
人类生命是审美活动的第一逻辑起点,而实践不过是第二逻辑起点,这为美学中许多重要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基点.人是生物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统一体.从三重生命解释人类文化现象,大大地拓宽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8.
沿着科斯对企业性质的理解与伯利.米恩斯开创的权力关系及其演化分析方法,从演进的视角探讨企业的性质及其演变问题。企业内部核心资产的变化决定了企业权力关系的变化,权力关系的变化决定企业性质及其演进。进一步探讨企业权力结构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对深化企业理论研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
企业DNA新探:形成、结构、传衍与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用生物DNA的概念来研究具有"类生命组织"性质的企业的成长问题,无疑是企业成长研究领域的重大进步.但企业终归不是真正的自然生命组织,纯粹以"拟物仿生"的思维和方法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又无疑是不切合企业实际的.事实上,作为由人所创造、参与构成并主导的组织,企业本质上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亚文化组织.因此,企业DNA必然要与企业价值观相联系并打下企业价值观的印记.更进一步地说,企业DNA是在企业家与员工的交互过程中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而形成的,其传衍与变异也必然是以企业价值观的传承与变革为棱心的逻辑过程.企业DNA及其传衍与变异最终通过企业使命、远景、目标以及企业制度与企业行为传导并表现出来,构成企业成长的内在核心逻辑.  相似文献   

20.
语言演化生态学通过借用生物进化论的研究范式和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演变过程,是一门综合生物学、人类学、社会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交叉学科。语言演化生态学试图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语言到底是如何演化的,侧重于探寻语言演化的动因、机制、过程和特点,以及语言演化与语言生态变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文章主要围绕"个体语"和"共同语"的区分、"一种语言就是一个物种"、语言就是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以及"语言习得即不断重构"这四个方面来介绍语言演化生态学的语言观,并讨论其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