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蜀哲学是整个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脉络主要体现在,汉代巴蜀哲学在长期孕育中崛起,蜀汉至隋唐五代巴蜀哲学在流传兼容中演进,两宋巴蜀哲学发展形成高潮,元明清巴蜀哲学对理学做出批判性自我反省,近现代巴蜀哲学在批判传统中走向兴盛而具有新时代特点,而四川彝族、藏族哲学的发展丰富了巴蜀哲学的内涵.通过对巴蜀哲学发展脉络的考察,可见其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融中西古今哲学为一体,是中国哲学现代化的一种尝试。新理学以其广博的内容、严密的逻辑、庞大的体系独然卓立于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显赫于一时。新理学的基本思想渊源于中国的程朱理学和西方的新实在论,这是无庸置疑的。新理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联系吗?学者们对此的回答就不大一样了。 在四十年代,冯先生本人在自己的著作和文章多次讲,新理学是接着宋明理学讲的,是程朱理学的重光。新理学主张彻底的实在论,运用了西方最新的逻辑分析法。冯先生并没有讲过,自己的新理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何瓜葛。 那时的马克思主义者普遍认为,新理学是一个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的保守的唯心论体系,因而对其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在这种情绪下,当然也就不会去注意新理学与马克思主义有什么联系。  相似文献   

3.
有宋一代学术,以理名学。理学思潮是宋代哲学、文化发展的主流,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理学与哲学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理不仅是宋代理学的核心,而且是宋代哲学的最重要范畴之一。研究和探讨理范畴在宋代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后期封建社会官方哲学——理学,它的演变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的发展逻辑和批判继承关系。但归根结蒂是后期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物。这种特定的、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形态,具有区别于其他哲学形态以至先前儒学思维形态的特点: 一、理学是具有思辨性的儒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思辨性的哲学,除玄学以外,还有佛教哲学。然而先秦、汉唐以来的儒学,却基本上不具这种思辨性。理学则是以儒家的伦理礼法思想为核心,批判地吸收玄学和佛教的思辨哲学以及道家、道教的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的理论,来弥补原有儒家哲学学说的粗糙、浅陋和没有严密体系的缺陷,而建立起来的精致的、思辨的、圆滑的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邹林 《江汉论坛》2001,(12):17-19
元代理学一方面继承程朱学说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和合朱、陆,兼采两家之长,为宋理学注入务实思想,使理学得以发扬光大,因此,它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理学在元代得以传播与发展,有三个重要条件,一是统治阶级的支持与倡导,二是名儒赵复载籍北上,三是许衡等人的宣传之功。在这三个重要环节上,都同姚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虽然他没有在理学思想上提出新的见解,但在对理学在元代的传播发展、发扬光大方面,其历史功绩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鉴于朱熹及其理学美学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中地位和影响的重要,鉴于历史上对朱熹文学和美学观的误解以及对朱熹理学美学研究的空白,本文认为有必要系统地考察与研究朱子理学美学。这对于填补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应有之环节,揭示中国传统文论中相对见弱而理学美学中相对见长的理性思辨,消除断言中国传统美学不具备思辨品格的偏见,宏扬中国传统审美哲学的理论精华,在辩证地分析理学美学二重性影响中,吸取有利于建设中国有民族特色现代美学体系的积极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王船山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承先启后的重要人物,古代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又是处于传统文化向近代转换过渡环节的重要思想家.其哲学既是古代哲学最高成就的体现,又是古代哲学向近代启蒙哲学的过渡.笔者10年前曾提出,船山既非理学家亦非启蒙思想家,其思想具有理学与启蒙二重因素,故不宜用“非此即彼”方法进行研究.本文试图继续以“亦此亦彼”方法进一步探究船山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换之取向,以探讨船山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并比较近代中西文化之异同.  相似文献   

8.
《文史哲》1962,(3)
最近,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杨向奎先生应山东大学历史系的邀请,作了《儒家、经学、理学》及《中国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山东》等学术报告。杨向奎先生在《儒家、经学、理学》的报告中,讲:在中国哲学史上,“正统”学派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对待“正统”学派,决不可采取简单抛弃的方法。譬如,我们研究唯物主义哲学时如果把儒家丢在一边,唯物主义的传统就要中断。儒家是先秦时兴起的一个大学派,孔子是这个学派不祧的祖先,由于发展方向的不同,儒家又分成了许多学派,但后来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作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哲学史上,王弼最先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对《周易》经传进行了解释与阐发。北宋时期,史称"二程"的程颐、程颢两位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王弼易学本体思想,强化传统儒学的道德范畴在易学本体论中的地位,并批判吸收佛教体用观以解《易》,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理学本体论的理论体系,为宋代理学思潮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理学作为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一个流派,它具有自己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形成,有它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它的思想渊源是以程朱理学为主的中国的唯心主义的传统哲学;它的理论基础是以埃德温·B·霍尔特和W·P蒙太格为代表的美国的新实在论哲学。新理学运用新实在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以程朱理学为主的中国的唯心主义的传统哲学进行了加工和改造,构成了自己的“新的”理学体系。新实在论为新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逻辑基础。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做一些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宋明理学在赣南□刘辉平宋明理学是哲学化的儒学,是宋代以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它主要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基本派系。理学在赣南的流传和演变,在赣南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即使在整个宋明理学史上,赣南之...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可以把宋元明三朝总括为一个单位——公历一○○○至一六○○——那个时代,有一种新学术系统出现,名曰‘道学’。那六百年间,便是‘道学’自发生成长以至衰落的全时期。”“道学”,或称“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正宗文化和官方哲学,对宋元明清几代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其深广的影响。明代是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有明二百七十余年间,理学内部各个学派大起大落,头绪纷繁,虽然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对此作过精到、周详的述评,但以近代眼光视之,仍有重新斟酌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经学的理学化促进了经学的转型和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中国哲学的理论思辨水平.理学对经学的改造基本上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并确立了以儒为主、融合三教的学术发展模式.这对于促进儒家经学及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理学的兴起是北宋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理学得以兴起的思想文化因素较多,但北宋时期的史学思潮是引领理学思想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哲学、传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朱熹、李赞和严复是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朱熹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佛、道思想,集理学之大成;李贽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众生平等,批判理学籍制思想,反理学;严复接受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引进西方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进行彻底的"价值重估".这一发展过程,显示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理气观是宋明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哲学范畴.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中国当代哲学史上首次把“理”和“气”作为一对哲学范畴进行讨论,一方面以二程思想为基础具体详细地诠释了“理”论,另一方面吸取并改造了张载的“气”论,综合两家之学,对理与气、理与万物的关系作了较系统的论述,提出了“理一分殊”的理气观.此理气观在中国儒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引论 通常在人们心目中,“理学”与“美学”似乎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概念,“理学”几乎与“反美学”是同义词。人们想到“理学”总会浮现出一付抽象的、冷漠的、道貌岸然的纯哲学、纯伦理学面孔。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几乎找不到理学美学的位置。在众多的研究理学和理学家的著述中,几乎毫无例外地忽视或至少轻视了其中的美学内容;在众多的研究中国古典美学和古典美学史的著述中,同样几乎毫无例外地忽视或轻视了其中的理学美学环节,或者至多只是从消极的意义上将其作为反面的比照而加以草率的直感评判。  相似文献   

18.
在朝鲜性理学的发展史上发生过诸多论辩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无极太极论辩”、“四端七情论辩”以及“人物性同异论辩”。各个时期的朝鲜性理学学者 ,围绕上述论题展开了激烈的论辩。这些论辩的依次发生 ,又使朝鲜性理学走上了以心性论探讨为中心的哲学轨道。论辩的发生 ,同时也反映了朝鲜性理学学者们所具有的强烈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9.
1919年,胡适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从而开创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纪元”.然而,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纲只论及先秦古代哲学(故后改称《中国古代哲学史》).以后,胡适又写了《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对中国汉唐哲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总结.而对宋明清的“近代哲学”,胡适没能写成一部《中国近代哲学史》,但他化了很大精力,写出了《记李觏的学说》、《王荆公的有为主义》、《戴东原的哲学》、《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颜李学派的程延祚》、《费经虞与费密——清学的两个先驱者》等一系列力作.然而我们稍加检点胡适“近代哲学”的力作,即可发现一个称奇的事实:胡适没有写下一篇直接论述来明理学这一中国哲学发展的“伟大时期”的重要文章.所有这些力作的一个共同宗旨都是反理学,所有这些力作中的主人公包括李觏、王安石本质上都是反理学的哲学家.由此便决定了胡适那融杂于这些著论中的宋明理学观的基本倾向:反理学.  相似文献   

20.
王朴 《船山学刊》2001,(3):63-68
作为一种哲学异端,陆王心学在宋明理学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宋明以后中国哲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明代中后期,阳明学在哲学、思想界的影响更加广泛,几乎取代了朱子学的正统地位。迄乎明清之际,学风大变。陆王心学首先受到了王夫之、颜元等唯物主义哲学家的猛烈批判;顾炎武等一批汉学家也斥陆王心学空疏无用,离经叛道,无补于世道人心。至康熙时,清朝统治者实行思想禁锢,重新把程朱理学确立为思想正统,陆王心学从此式微。令人深思的是,中国历史发展到近代,沉寂了三百多年的陆王心学又出现了复苏的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