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不是一种"边界意识".人的解放是指摆脱人对人或人对物的依赖与束缚,但更主要是指主体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亚当·斯密、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人的解放途径就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实现自由自觉的活动或劳动.人的解放理论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的.人的解放程度是检验科学发展观实践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审美解放研究,至少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追根溯源,分析从“解放”到“审美解放”的发展逻辑,探寻审美解放的必然性、阶段性和合法性,以及与其他解放形式的关系;第二,中西对比,分析西方审美解放与中国审美解放的区别与联系,归纳审美解放的基本模式和有效路径;第三,批判反思,比较中西审美解放的异同,在多元语境和理论框架下分析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马克思在哲学上把人的存在理解为一种感性存在、感性意识时,他便把人的解放也就理解为一种感性的解放.由于这一理论是在存在论的高度上言说的,因此我们须得在存在论的高度加以领会.正因为这一理论具有哲学的原则高度,所以在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大合唱中,它仍然是最强有力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杨楹  罗建平 《东南学术》2006,(5):98-103
马克思的宗教观必须置于马克思解放理论的视域中加以解析,才能把握其真正的精神要义.文章从马克思"观"宗教的生活角色、理论前提、价值立场和方法论四个层面,确证了马克思的宗教观独特的运思倾向,以及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之根本主旨;指出,宗教从对人的解放力量蜕变为人的解放与发展的桎梏,正是由于现实生活的变迁所提出新的解放任务使然.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正是立足于现代社会生活,立足于无产阶级与人类彻底解放的历史使命,他强调指出,解放的根本方式与路径只能是现实的实践活动,解蔽宗教、创发现实条件,促成宗教的消亡,是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在环节.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6,(10):81-86
马克思从人作为"类存在物"出发,承认社会进步的历史意义,也就必然承认已取得了政治解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正义。不过,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人的解放"实现的情况下,分配正义才能最终实现。政治解放只是使社会成员从那种分离的、孤立的、个人主义的和自私自利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只是完全摆脱了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奴役的境况,虽然取得了政治上的权利,但还没有达到人的解放的社会,因此分配正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但是,我们不可否认,政治解放为人的解放的实现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治解放的进程促进了分配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人类解放阶段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马克思构建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过程来看,人类解放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历史进程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政治解放——经济解放——人自身的解放。政治解放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政治前提,经济解放为人类解放创造社会物质基础,人自身的解放,即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类解放的历史归结。这三个发展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充分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人类解放的实现既是一种理想境界,又是一种发展现实,前者贯穿于后者之中,并通过后者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6,(10):11-17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唯有走向实践,在改变世界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人类解放,才能证明自身的科学性,并彰显自身的理论价值。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主要有暴力革命、改革创新和科技革命三种实践路径:暴力革命路径,从改变上层建筑出发,变革生产关系,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创新路径,从改变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着手,一方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革新上层建筑;科技革命路径,从改变生产力起步,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促发上层建筑的质变。当今时代,我们必须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把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灵活运用于这三种实践路径,推进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从而为实现"现实的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在把握马克思经典文本的基础上深入其思想的内在逻辑,揭示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及实现方式,是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思想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宏大精深的叙事结构涵涉历史唯物主义、多向度的解放形式和共产主义运动三大部分,全面阐述了认识人类社会的根本方法、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路径和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目的,彰显了人类解放理论的彻底的革命性及其与社会现实生活的紧密关系。从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叙事结构的哲学高度,反思和检审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人类解放理论实现方式的学术探究与实践探索,有助于拓展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学术空间和创造性地探寻实现人类解放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9.
从反对历史哲学的宏大叙事出发,赫勒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将人类解放视为一个客观历史过程的做法排斥了人类主体的能动性,是一种历史命定论.通过阐发一种民主的自由理论,重新解释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她力图"恢复"马克思人类解放论的主体向度,为当前激进政治提供理论依据.赫勒的激进民主理论带有明显的后马克思主义特征,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乌托邦幻想.  相似文献   

10.
贺来教授最近出版了一部新著,书名叫<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以下引用时只注页码).这是近年来学界在自觉推进哲学观念转变方面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人类解放作为理想,既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在理论研究中非常有必要挖掘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人类解放之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区分,特别是要注重挖掘其现实性层面的理论,构建现实性的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研究必须实现从理想性维度到现实性维度的转变,即从马克思致力于理想社会的理想性到依据现实生活的现实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袁玲红 《天府新论》2007,3(5):29-33
女性主义运动三次高潮分别产生了"平等理论"、"差异理论"与"生态理论"。平等理论是抽象法的自由,追求政治解放;差异理论是道德阶段的自由,寻求主观自由;生态理论是伦理阶段的自由,在空间维度方面它强调责任伦理,时间维度方面是一种良知时态,走向伦理解放。  相似文献   

13.
创新与个性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对人类社会具有古老而永恒的意义 ,创新的成果是时代的表征。在现实和理论的大背景下 ,体制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与个性解放具有内在联系 ,创新和个性解放的互动促进了两者的发展。但当前 ,个性解放对我们来说仍然是非常需要又非常缺乏的。我们应从确立人的主体性、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培养人的创新品格三方面着手促进创新和人的个性解放。  相似文献   

14.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以独到的视野,揭示了当代社会的产品或服务消费背后蕴藏着的深层次"符号"消费,符号消费主宰当代社会一切基本风貌及其发展走向,切入当下人生活的现实境况;在现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人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必须通过"象征交换"的方式对大众文化进行解码来代替建立在符号控制中的现代性生产体系,从而终结符号消费社会的统治;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分析,扩展和深化了人们对于资本本性的认识,揭示了资本文明在当代发展的内在机制,为我们分析人类当前的生存境遇和探索摆脱符号操控而获得自由的解放方式提供了新角度,但鲍德里亚只是在理论内部维持着一种彻底性,是对超越符号消费社会的一种空洞的呐喊。  相似文献   

15.
关锋 《社会科学》2007,40(2):76-82
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对马克思来说,劳动解放是实现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求和途径。劳动解放包含自然层面的解放和社会层面的解放两方面内容,其核心内容是劳动成为自主活动。劳动解放既带来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也促进社会关系向自由、平等、互助互爱、民主方向极大改善,为和谐社会奠定坚固的基础。马克思建立在劳动全面解放基础上的和谐社会,具有理想性和一定的终极性,但不能因此否认它对我国目前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实践生存论的维度上,“解放的人”与“人的解放”具有内在一致性。“解放的人”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关键要素,本质上构成马克思对关于人的本质的实践生存论的主体核心。“人的解放”是“解放的人”的价值旨归,指引无产阶级完成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这就要求划定“解放的人”的概念边界,厘清何者成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历史任务,回复无产阶级以人的本质确立无产阶级关于“人的解放”的使命所在和社会目标,阐明“解放的人”和“人的解放”辩证统一的内在机制和现实依据,最终才能彻底实现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的完全解放。  相似文献   

17.
人类解放理论在马克思的整体学说体系中具有统摄意义。黑格尔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世界历史观对作为马克思理论主题的人类解放理论形成具有真实意义,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形成的重要思想资源。黑格尔哲学遗产在现代的真正继承者是马克思,马克思创立科学的人类解放理论也得益于黑格尔思想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白锐 《中州学刊》2001,(4):64-66
个人发展、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价值追求中的三个不同的层面,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发展构成人类解放的实质内容,而阶级解放则是其中的阶段性任务.  相似文献   

19.
王庆丰 《中州学刊》2005,1(3):167-169
马克思终结了以往全部的形而上学,他试图走出一条哲学现实化的道路,而这条道路的根本就在于实现哲学研究视域的转换,从"彼岸世界"转向"此岸世界",即"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当马克思把哲学的视域投向"此岸世界"以后,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便呈现出解放的理论旨趣,关注人类的命运和致力于人类的解放就成了马克思哲学所肩负的学术使命.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的学说可称为人类自由解放的学说.  相似文献   

20.
"文化"概念的追本溯源展示出文化的政治意蕴,这表明文化是一种政治力量。马克思的文化解放理念建立在政治经济批判之上,既要求批判继承前人的文化思想,创造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向的文化形态,也要求抨击统治者的文化压制和精神束缚,在与政治解放、经济解放互动中实现人类解放,并彰显了文化解放的历史形态和阶级性质。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建构是马克思文化解放理念的政治旨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