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基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构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并以新疆为例,运用指标体系测评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最后基于测算结果提出加快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要保持"十-五"期间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房地产业既要向建设节约型,又要向省地型转变;既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又要向房地产业自主创新方向转变;既要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3.
贵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理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贵州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但是,贵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欠发达、欠开发"的危机感与追赶意识下的粗放增长发展方式路径依赖障碍,产业结构协调程度低、转换缓慢的结构性障碍,技术水平落后和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的内生性障碍,政府职能转变缓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主的制度性障碍,贵州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才缺乏形成的人力资源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体制改革,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4.
论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创新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两大重点主题。自主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依托自主创新,从而最终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自主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于勇 《江淮论坛》2011,(2):44-46,94
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之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受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等多种因素制约,我省扩大消费面临着能力不强、需求不旺、预期趋弱等困难和问题。为此,必须紧紧抓住当前的重大战略机遇,多措并举,通过切实增加居民收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措施,努力扩大我省消费规模,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6.
总体上看, 我国经济增长较快,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并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发展方式不协调问题日益突出,更新思路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刻不容缓.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应从价值理念体系及路径选择层面寻求突破:一方面应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为先导,建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适应的指标评价体系、制度框架;另一方面应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探索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适应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此开拓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7.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对以"增长"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和重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化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国际社会挑战与机遇的必然选择,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领域的延伸与落实。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与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近阶段中央审时度势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抓住其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才能带动全局突围.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主题是"两型",核心任务是"两新",根本措施是综合配套改革,其实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河南省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调节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手段之一,发挥着导向、驱动和协调控制等重要作用.为推动河南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公共财政建设,不断健全财政职能,注重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和制度创新,尤其是要着力支持消除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加速推进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提速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到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长远大计。唯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全面提高全省的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1.
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思想,从以往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今天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意义重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更新转变理念,谋划新的发展思路,同时要着力深化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而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着三次产业之间的矛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然而,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经济建设不能单兵推进,必须要有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紧密配合。因为文化软实力建设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大的经济发展价值、智力支撑、精神动力价值和方向导向、秩序保障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实现自主创新,必须把握合理的价值取向,使之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自主创新,要选择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主要是:在经济发展中实现自主创新、在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中实现自主创新、在营造良好环境中实现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5.
朱科勇  张贤修  卢勋 《南方论刊》2010,(6):I0048-I0051
深圳,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在深圳迈入而立之年的时候,深圳将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在深圳新的发展进程中,作为组织税收、调节分配、调控经济的职能部门,如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开创税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深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6.
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主创新通过推动要素结构、产业结构、社会总需求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于受到技术依赖观念的影响、科技体制的束缚以及财政政策的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应树立自主创新的理念,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财政、金融政策,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但是,从经济运行尤其是工业运行的实际状况看,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仍然是制约济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运用山东省三大城市近年来的统计数据,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对济南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水平做一客观分析,并从中探讨加快济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同时,还要确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即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从制度层面来看,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等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9.
无形资产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形资产和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产业结构优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自主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始动力,无形资产是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无形资产是衡量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深刻认识无形资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联系,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麦钊 《南方论刊》2011,(7):32-3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符合世界性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一般规律,更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壮大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