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池乡傩,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久已闻名天下。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贵池乡傩点燃了贵池山乡的一片火爆,狂欢。生活在贵池城里的我,年年渴望正月初去乡下看傩戏。今年正月十五,我亲临了仰慕已久的青山庙会。  相似文献   

2.
贵池傩戏:一种源自田野的学术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贵池排戏是中国滩戏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是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请神祭祖性的“戏曲活化石”,其演出形式、面具、唱本、剧目、唱腔、道具、砌末等等均较古老完整,同时贵池又位处古代吴楚之交,受到吴楚文化尤其是楚文化的浸润和影响,因而贵池滩戏具有丰富的田野文本和绵长的人文话语,具有宽博深邃的文化蕴涵和学术价值,考究起来约有以下数端:其一,贵池摊戏有极强的原始性和宗教祭祀性。贵池傩包摄着上古动物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的原始观念,包摄着高某之祭、生殖崇拜和多种巫术巫仪等原始意识。这些…  相似文献   

3.
傩,是中国古代一种原始的文化现象,《辞海》里说:它是一种用于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或神鬼的仪式舞蹈,并把它归类为:“祭祀舞蹈”或“面具舞蹈”(因它的特点是戴面具表演)。据考,这种古老的祭祀舞蹈,源于原始社会对图腾的崇拜,大约在商周时期就有表现.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最早的形态只是一种为了驱疫逐鬼的祭祀仪式;后来祭祀者或因兴奋,或为娱神,  相似文献   

4.
彩调艺术与广西巫傩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彩调演出是广西农村巫傩祭祀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娱神娱人的双重作用;彩调戏俗中一些驱邪求吉的祭神驱鬼仪式与广西民间的巫傩祭祀仪式十分相似;一些彩调剧目由广西民间的巫傩祭祀活动衍化而来,剧目中的一批神鬼戏是民间巫傩文化及其信仰的反映;彩调音乐与表演中也吸收了不少巫傩音乐和祭祀歌舞.  相似文献   

5.
现尚存于黄河、长江以南大部分省区的傩戏、目连戏,以其渊源流长的历史和原始古朴的艺术风采,被人们誉为中国戏剧的两个“活化石”。傩戏,源于中国古代的傩——一种驱鬼逐疫的祭祀活动,《周礼》有“方相氏当蒙熊皮,黄金四目,执戈扬盾,率百隶而时傩”的记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傩逐渐由祭祀酬神向娱人方向蜕变发展,成为一种民间戏剧,从现有史料推算,大约成形于唐宋之季。以佛教“盂兰盆经”为发端、目连救母故事为主干情  相似文献   

6.
荤:傩坛不坠的文化情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傩荤现象印证了发民祭祀过程中崇拜生殖的事实,体现着先民以蕃衍生殖为内核的精神文化和社会观念。傩戏自然也是中国生殖崇拜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7.
伪满宫廷祭祀活动,在规模上虽简化了一些,但形式上仍旧沿袭清朝北京故宫的祭祀方式,同时还揉杂进殖民地化的祭神祀色彩。伪满初期,溥仪即在缉熙楼的寝宫旁设“佛堂”,供奉各路神、佛;在勤民楼北侧设“奉先殿”;在怀远楼供奉列祖列宗的神位。现仅存的乙酉年(1945)《礼节恭记本》,真实反映了伪满宫廷的日常祭祀活动。此本从农历1月记到7月,虽在伪满垮台前的动荡日子里,宫中祭祀活动仍照常进行。伪宫中的祭祀,逢年过节最为隆重。除夕要向列祖列宗以及各神位行礼辞岁,春节当天又要举行奉迎、贺年的仪式。每月的初一、十五都…  相似文献   

8.
徽人小柯:歙县大谷运村特色民俗活动有不少,我知道的有社公祭、土地祭。每年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举行,俗称春社、秋社。明嘉靖五年(1526)规定,里社祭祀要备办猪羊祭品,依式书写祭文,由里约正副“率领一里人户致祭”。举祭仪式,须冠带礼生若干人,“五行五献”,“并读抑强扶弱之词”。祭毕举行会饮。村(族)社祭,轮推社首若干人,以族(祠)田、社田之租举行祭祀,或将社属支丁分成若干“分”轮值举祭,负担所费。届时全族(村)男丁齐集社屋焚香燃烛拜祭,  相似文献   

9.
对《花东》480卜辞的释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江苏 《殷都学刊》2008,29(3):24-32
《花东》480版上,共有六条卜辞,涉及到的人物有祖甲、祖乙和妣庚;王、(武)丁、妇好;大子、子灵等。祭祀的种类有 、彡。瑞玉的种类有吉(圭)、珥。祭祀以外的事类有“在断,来狞自 ”、“在 ,来自 ”及嘉( )字不同于王卜辞中的“娩嘉”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南朝梁代萧统主编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收录作品700多篇,其中诗歌有444首。《文选》诗在艺术上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本文拟就其语言方面的一些特色进行简要论述。一般认为,萧统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文选·序》)作为《文选》选录作品的标准。我们认为,这也是《文选》诗最主要的艺术特色,它首先表现为语言的华美精工,这一语言特色又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辞藻的华美。萧统主张文质并重,希望文章能“丽而不浮,文而不野”。(《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美华书》)但他在具体选文中则偏重文章辞采。在中国文学…  相似文献   

11.
傩舞简论     
我国远古的一种以禳除疫鬼为内容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后世沿袭,称之为傩.傩之初始已经具有了综合性的品格,其中包含着原始歌舞等原始艺术成分.至今,在我国一些省区民间的傩活动里,还传承着源远流长的傩舞,象贵州、江西、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傩舞就十分丰富多彩.它是远古傩舞的遗存和延伸,有很珍贵的研究价值. 1 傩舞起于原始社会末期,是原始舞蹈的一个方向的发展.原始舞蹈是在原始社会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随着原始初民劳动、思维、言语的渐进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原始舞蹈固然有一定节奏和一系列的身体动作姿态,并联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但它在内容、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一、礼的起源 “礼”(褴),象形会意字,本义是祭祀,器皿“豆”上面摆放着供品,祭祀之时,享祭的祖先牌位位置有定数,前后高低都有定分,因为历代祖先也是有高低等级的。另一方面,参与祭祀的入所站立的位置也有严格的规定,所有人都按照血缘关系不同立于祭坛的不同位置上,这就键“礼”,其引申义就是尊卑等级关系。  相似文献   

13.
“滚车”民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滚车是流行于黄山区甘棠、仙源两镇的传统民俗活动。这个活动的主要道具是古代战车的车轮。这种民俗活动的形式与张巡祭祀似乎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悬挂着“忠烈祠”或“东平王庙”的供奉车轮的庙堂,民间却称之为“车公殿”。这说明了车公是这项祭祀活动的主体,而唐朝民族英雄张巡则是明清时期反清组织的一种假托。车公是古代黄山山越人对发明车子的始祖——轩辕黄帝的尊称,而滚车实际上是黄帝祭祀活动。唐天宝年间,黄山更名后官方开始祭祀,元代和清代由于民族矛盾因素,官方公祭转为民间活动一民俗。  相似文献   

14.
“儿郎伟”与“军傩”及其他吴尔泰,吴炼“军傩”是当代中国某些傩文化研究者,对某些傩文化现象的命名。它几乎囊括了所有涉及军功武事的傩文化现象,甚至只要涉及武事的面具文化,也统统一例论之,概莫能外。以至时下在当代傩戏、傩舞的溯源研究中,“军傩”几乎独据其...  相似文献   

15.
姚岚 《船山学刊》2009,(3):48-51
本文从舞蹈人类学的角度对巫、傩舞蹈的发生、形成及其流变发展进行了简单勾勒和梳理.并从语源学、语音学和语义学对先秦巫、傩概念多层面的阐释。巫傩是一个多元文化概念即南方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形成的复合体。本文研究证明:巫傩从先秦以驱除疫鬼和疾病的巫术仪式开始.到秦汉时期逐渐演变为一种巫傩舞蹈的祭祀仪式;北宋时期,巫傩舞蹈艺术形态更倾向于本体化、本土化或倾向于戏剧化。明清巫傩舞蹈更朝向于民族化、民间化发展,从而使巫傩舞蹈成为南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巴蜀傩戏中的少数民族神祗李绍明傩,原系我国古代腊月举行的一种驱逐疫鬼的仪式,源于巫术。如《吕氏春秋·季冬》说:“命有司祭大傩。”高诱注称:“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古代举行大傩仪式时,要跳一种舞蹈,谓之傩舞,舞...  相似文献   

17.
在贵州省西北部的威宁县板底乡倮戛村、板底村以及腊寨乡达发村等地,传承着一种傩的活动——“撮寸己”(按当地彝语之音译)。“撮寸己”的活动内容,概括述之,是由戴面具的五个人物角色:阿布莫(老爷爷一千二百岁)、阿达母(老婆婆,一千二百岁)、麻洪姆(苗族老人,一千岁)、亨布(汉族老人,八百岁)、阿戛(小孩)出场,场外有惹戛布(山林老人),表演祭祖,扫寨、祈年等农事活动和宗教生活内容。(?)据“撮寸己”的整个情况来看,它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傩活动,并且其中已具有相当的戏剧因素,可归属于傩戏范围。“撮寸己”有其独自的形成发展过程,并具有宝贵的文化学意义,确实应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文信息》2007,(12):49-49
涠洲的三婆庙建于1732年(干隆三年)。她有三姐妹,老大在福建,老二在澳门,老三(她)即在岛上,三婆名叫林莫娘,她活着的时候经常帮助海上一些遇难的渔民,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便给她修了一座庙。岛上供奉“三婆”是在每年春节、二月初二、三月二十三(诞生目)、八月初二,届时的祭祀活动非常热闹。  相似文献   

19.
湛江傩舞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与祭祀礼仪。湛江傩舞、傩戏、傩面具等均涉及到舞蹈、音乐、美术、艺术设计等交叉学科领域,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基于粤西乡间的丰富艺术调研,试从湛江傩服饰视角,探析湛江傩服饰的艺术特征、制作工艺及颜色,并做出客观评述。  相似文献   

20.
马鞍山塘西傩舞起源于安徽池州,其表演内容与形式都有着较强的地域文化的仪式感,无论是服装的结构、色彩还是傩面具的图案、造型都有着强烈的装饰性、寓意性、审美性的特点,有着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成为马鞍山地方的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是当地人的一种集体记忆,深受人们喜爱,在马鞍山银塘地区广为流传,已成为本地的一项重要的民间民俗活动。沿袭经年、保持不变的塘西傩舞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日益受到马鞍山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遗产项目,先后投入资助资金十几万元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成立了银塘镇“塘西傩舞”研究会,开展对“塘西傩舞”的研究工作,塘西傩舞表演队不断开展丰富的表演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建立了较好的传承体系,绽放出璀璨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