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我国加入WTO前后,国内期刊界为了抵御新的市场风险和国际期刊业带来的冲击,纷纷竞相改版、扩版和发行新刊,力争把刊物做大、做强.但在国内文化综合类期刊内容大多趋同、重复,市场潜在空间已经比较小的形势下,期刊改版必须通过对市场和读者的调查找准期刊的文化切入点,准确定位,追求特色,并通过切实有力的举措使改版后的杂志在内容和形式上保持较高的品位.实践证明,追求特色是期刊改版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一、高校学报栏目现状1.栏目设置的必要性期刊栏目即是期刊窗口 ,又是读者和作者的指南 ,更是办刊宗旨及特色的具体表现。因此 ,国内外期刊界都非常重视和讲究期刊的栏目设置和特色。作为一种学术期刊的高校学报也涉及到如何办好栏目的问题。学报栏目既是学报的眼睛 ,又是学报的骨架。栏目设置是学报主编功力最易显现的窗口 ,它以对专业领域知识总体把握的精当为底蕴 ,以巧慧为资本 ,以标新立异为手段 ,以科学为准绳 ,是最易体现学报办刊宗旨和特色的热点之一。办好栏目对提高学报质量和扩大影响面至关重要 ,栏目设置有没有特色关系到学报的…  相似文献   

3.
宋喜仁 《理论界》2008,(6):221-221,240
期刊经营理念的变化带来期刊编辑观念与方式的改变。期刊编辑作为刊物内容的生产者,只有增强特色定位意识、读者感觉意识、策划意识与审美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办刊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4.
读者是期刊生存发展的原动力,如何强化少儿期刊编辑的读者意识是本文探讨的课题.珍视"第一读者"及"潜在读者",真正从孩子的需要和能力出发,真诚地、经常地与读者沟通和交流,让少儿期刊编辑怀着师者之心影响和培养我们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5.
人文社科期刊应注重特色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是人文社科期刊的生命所在。本文从导向特色、定位特色、内容和形式特色、策划特色和理念特色五个方面论述了人文社科期刊如何体现特色的问题 ,这是办好人文社科期刊非常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敏华 《云梦学刊》2009,30(6):31-33
期刊分众化是市场细分和读者选择的结果.分众化期刊要想在市场中立稳足跟,就必须强化自己的读者意识。增强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强化向读者学习的意识,加强对读者的引导意识,提高刊物的个性化意识,是分众化期刊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人文社科期刊有上千种,每种期刊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一定特色,特别体现在高校人文期刊,都有一定特色栏目。特色主要突出了学科优势、地域优势和人才优势。但是,有优势不等于优秀,有特色不等于出色,怎样利用优势,发挥优势,利用特色,凸显特色,办出优秀的出色期刊栏目,这是每个人文社科期刊不懈追求的目标。一个期刊追求整体特色很难,而办出栏目特色又很普遍,在普遍中能办出优秀的栏目则是难能可贵的。在这方面延边大学《东疆学刊》的特色栏目中就给人以一定的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8.
期刊特色是期刊编辑实践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关系到期刊的发展、地位和社会功能,是期刊编辑学中需要解决的理论。本文探讨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特别是民族地区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的特色问题,以便对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有所裨益。一、何谓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的特色所谓特色,系指事物的特殊风貌、特点,或者说是事物的特征。事物的特征都是相比较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如何办好高校社会科学期刊,全面提高办刊的质量和效益的问题值得研究与探讨。高校要适应新的转变,更新观念,树立精品意识和竞争意识,发挥高校的优势,办出具有高校特色的社会科学期刊,赢得读者和占领市场,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刊标准,推动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作为我国学术期刊的主要形式,其数量多,覆盖面广,影响较大,它承担着大量学术成果的刊发和各类学人推介的任务,为我国的学术发展、学科建设、知识传播和评价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些年来,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境,如读者面小,学科栏目面面俱到,设置零散,众刊一面,特色不鲜明,所载文章专业深度欠佳等问题,直接影响着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的定位和总体质量,与专业类社科期刊相比,学科优势不明显,学科读者和市场定位不准确,影响因子等指标明显偏低。因此,正视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的办刊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学术期刊在期刊出版、期刊经营及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他们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坚持读者第一的办刊理念,在栏目设计和版式设计方面坚持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坚持科学规范的编辑流程,严格的审查制度,编校工作认真细致,审稿周期短,出刊及时,并善于利用新技术来提高期刊的竞争力。编辑的素质和工作的质量水平直接决定期刊的内容质量。学术期刊要想取得成功,需重视对期刊编辑的培养。编辑不仅需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在工作实践中始终把读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同时还需要过硬的业务素质和编辑技能,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科技期刊发行方式总结与分析,针对期刊发行价格单一现象,提出对科技期刊大宗订户实行差别定价的方式进行订购销售,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实施不同的订购价格,订购年限越长,订购金额越多,享受的优惠折扣就越大,并且保证不受期刊涨价的影响,使订户在购买心理上产生认同感,同时也更有利于鼓励订户成为长期稳定的用户,从而使期刊发行处于较为稳定的良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后,期刊封面装帧设计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国内外读者面前,在人文性、个性化、时尚性、市场性等方面突显出与时代同步的特征。如何与时俱进的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期刊装帧设计风格,将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经管类学术期刊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16种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经管类学术期刊的比较,得出如下结论和启示:期刊集团化是经管类学术期刊做大做强的必然趋势。主办单位虽与期刊竞争力无必然联系,但仍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对经管类学术期刊竞争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卷首语”彰显学术期刊立场,有助于提升期刊竞争力。办刊理念决定了学术期刊的办刊方向、栏目设置和用稿取向,是期刊竞争力的源泉之一。栏目设置虽与期刊竞争力无关,但与之关联的学术期刊关注的问题域与期刊竞争力关联甚密。经管类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可从影响对象和影响范围两个维度来考量。在扩大影响力方面,经管类学术期刊除提升“内功”外,还应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进行二次传播。  相似文献   

15.
程肇琳 《学术探索》2004,(3):106-109
报纸的娱乐报道应有自己的文化追求,那就是要彰显独立个性,拒绝跟风赶浪;要追求高雅,摒弃低俗;要传播人文关怀精神;要从娱乐感官上升到追求娱情娱心。如此,一张报纸才有望在其文化品质上"不同凡响",真正成为一张广受读者喜爱与重视的大报。  相似文献   

16.
对改革当代中国学术期刊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才高 《云梦学刊》2010,31(2):27-31
我国学术期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审稿选文缺乏健全的制度保证;办刊主体的行政化:编排规范不当导致以人取文,也导致读者看人读文;因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所致的学术腐败使学术期刊深受污染;经费缺乏明确政策规定等。要改变这种状况,实现学术期刊宗旨,必须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1)加强审稿选文的制度建设;(2)实行实职主编制,扩大主编与责编的自主权;(3)改革编排规范:增加编者按(重点论文导读)与作者自述的“课题价值”与“创新点”,取消“作者单位”与“作者简介”;(4)改革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加强学术腐败惩治力度;(5)创办多家学术批评专刊,改革学术期刊评价方式;(6)明确学术期刊性质和经费来源及额度,确保经费足额到位。  相似文献   

17.
一本期刊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需要天长日久的积累,精心细致的培育,还需经过时间的检验,读者的品评,社会的认可。本文就如何形成刊物的独特风格,提出了四个需要注意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陈艳 《云梦学刊》2010,31(5):152-154
我国女性期刊市场发展迅猛,尤其是近十年,女性期刊的发展更是百花争艳,但由于女性期刊内容多局限于爱情婚姻、时尚风潮、家庭育儿等领域,而且女性期刊的传统社会性别意识与女性读者阅读倾向的非良性互动,有使女性期刊日益走入狭窄胡同的危险,女性期刊只有从内容到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认真做好受众定位、传播者定位和题材内容定位工作,才能在激烈的传播市场拓展空间,保持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期刊数字网络化中的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术期刊数字网络化中主要存在数字媒体与作者之间、数字媒体与期刊之间两方面的著作权问题。作者著作权合法转让问题已引起业界的关注,期刊著作权在数字网络化过程中的丢失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期刊特色是期刊的生命,也是期刊编辑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应当受到保护。建议网络服务者采取技术措施链接期刊各自已有的网页,使期刊有卜特色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20.
白春香 《晋阳学刊》2008,2(2):104-108
小说创作的终极目的在于与读者的交流,通俗才是小说的本质特征。赵树理小说叙事是一种自觉地和它的读者进行叙事交流的创作活动,努力和隐含读者进行有效的叙事沟通是其创作原则。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赵树理小说终于实现了“五四”以来一直倡导但终究没有实现的文艺大众化。赵树理小说对通俗的自觉追求和实践超越了“五四”小说,还原了小说通俗的本质特征,从而对我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纠偏作用。我认为,这一点正是赵树理小说叙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