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切实保障派遣劳动者权利,维护正常就业秩序,《劳动合同法》首次在基本法层面上对劳务派遣制度做出了规定。本文从雇主责任视角,对劳务派遣中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三者的法律关系进行了辨析,对我国当前劳务派遣制度进行了全面审视,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劳务派遣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通过劳务派遣方式灵活就业的劳动者数量不断增长,因劳务派遣而发生的侵犯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纠纷层出不穷,不少企业甚至将劳务派遣作为规避劳动法上雇主责任的有效手段加以利用.为此,有必要点检<劳动合同法>中有关劳务派遣的相关规定,理顺劳务派遣中的三方法律关系,明确派遣单位与受派单位的责任、义务及劳动者的权利,加强对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要解决劳务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所创作的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必须厘清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明确与作者相对应的"单位"所指,在此基础上才能依据著作权法律规范确定该类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主体。在介绍职务作品构成要件、劳务派遣法律关系、职务作品修法内容等基础上,认为对劳务派遣中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认定应指向职务作品有密切联系的用工单位。  相似文献   

4.
对外劳务合作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交往中一项具有生命力的事业。它是一项利国利民,潜力巨大的事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加入 WTO的实现,这项事业将具有更蓬勃的生机。   但是,对外劳务合作也是一项特殊的事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不善、违规操作致使外派劳务人员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事件日渐增多。 2000年 8月 30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劳务合作管理的紧急通知》 ([2000]外经贸合发第 459号 ),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对外劳务合作管理的迫…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与劳务派遣机构的法律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劳务派遣机构数量庞大。许多劳务派遣机构缺乏资质、经营地位不明确、混业经营,损害派遣劳动者权益。《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机构予以规范和限制,有利于劳务派遣的发展,保护了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提高了用人单位的预期违法成本和经营成本,用人单位可能会采取各种对策行为规避法律风险.当《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时,企业的经营成本因用人方式的调整而得到有效控制.《劳动合同法》修改决定的实施可能会加重劳务派遣用工规模较大的企业的用工成本.本文结合上述三个事件,研究一系列劳动法规对相关行业上市公司股东累积异常收益率的影响及内在影响因素,并探索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的行业特征和公司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合同法》及其修改决定会对公司资产规模大或劳动密集度大的低端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业、交通业国企产生较大负担;不会增加守法企业用工成本,有利于实现其劳动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刘大卫 《兰州学刊》2014,(2):162-167
201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对劳务派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劳务派遣用工"泛滥"的现象有望得到进一步规制,但是很多用人单位纷纷采取"假外包真派遣"的模式加以应对,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于外包和劳务派遣进行深入细致分析,从而对于"假外包真派遣"有所鉴别,对于真正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劳动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成为世界商品贸易大国,但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作为我国服务出口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外劳务合作,每年的金额要低于许多对外劳务合作大国。如何评价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现状,今后怎样大力发展对外劳务合作以扩大我国的服务贸易,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一、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在逐步探索中不断前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劳务输出规模逐年扩大。1979年我国外派劳务人员仅2000人左右,1997年则突破了30万人,1998年达到32.5万人。①截止1997年底,我国已累计派出劳务人员150…  相似文献   

9.
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4,(9):176-180
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务派遣用工中的同工不同酬问题,严重侵害了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完善同工同酬制度,应当从法律层面明确同工同酬的界定标准,增加同工同酬制度的可操作性;工会和劳动行政部门各司其职,积极主动发挥协调和监管作用;企业改善管理,建立统一的薪酬体系以确保派遣员工同工同酬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合同法体系是指以现行调整合同关系的各项法律原则、制度和规范为基本要素,并以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为主要形式,使所有的原则、制度和规范都能充分发挥功能而构成的动态的统一整体。我国现行的合同法体系呈现出以《民法通则》为主体,《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一体系的形成尽管具有一定客观必然性,但在其结构及内容方面存在的某些缺欠及不足也日益显露。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合同制度内容方面要进一步改善,在结构方面的基本设想是改变目前的“多轨制”局面,建立统一的合同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退休人员再就业已成为我国日渐普遍的用工现象。相关立法缺失造成该劳动群体处于劳动法调整抑或民法调整的困惑境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确立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界分上的"社会保险标准说"。虽然该解释排解了相关纠纷法律适用之困惑,避免了退休再就业与退休、社会保险两大制度之间的冲突,但其所秉持的解释态度却导致处于从属地位的退休再就业人员无法享受到劳动立法之倾斜保护。对此,殊值反思和检讨。  相似文献   

12.
劳务派遣与劳动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派遣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特定的社会因素,但该制度在我国却没有获得良性发展。反而呈现出诸多乱象。现行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制度有一定的规定,但在实践中操作性不强,且未得到严格的执行。要真正实现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需要立法与司法机构共同发挥作用。此外。法律之外的社会规制对于劳动者权益保障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劳务派遣用工迅猛发展,文章以上海劳务派遣用工调研资料为背景,对我国劳务派遣岗位用工制度进行分析,借鉴相关国家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许晋 《南方论刊》2014,(11):36-37
《劳动合同法》实施6年来取得了积极效果,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大幅提高,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明显减少,劳动合同内容逐渐规范,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但是适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仍然困难重重,劳务派遣用工不规范,集体合同流于形式,劳动监察不力。本文通过对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现状的分析,提出完善立法的建议,应该完善无固定期限合同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增加违反集体合同制度的法律责任条款,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姜庆丹  赵研 《理论界》2006,(12):97-98
合同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关系,其性质要求双方当事人讲究诚实信用,不容许欺诈、蒙骗、任意毁约。合同法作为调整市场经济关系,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基本法律,是与诚实信用原则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部法律。因此,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对于构建平等互利、公平交易的和谐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担保法律制度是推行市场经济必需的法律制度。从其内容上讲,它是物权制度与债权制度的综合,在发达国家,担保制度通常由民法典来调整。例如,法国、德国和日本民法典在物权和债权编中,对担保制度分别作了详细规定。在《担保法》制定颁布之前,我国对担保关系的调整和规范,分散在《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借款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几项司法解释中。这一状况有很大局限性,表现在;1.规定的内容不够详尽,许多基本问题没有明确。例如,担保主体,担保财产范围,担保适应程序等等都没有规定。这使得司法…  相似文献   

17.
实践中 ,我国外派劳务合作过程的诸环节都存在着侵害外派劳务人员合法权益的现象。保护外派劳务售货员的合法权益是我国政府 ,外派企业的重大责任。外派劳务争议案件应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为外派劳务人员提供诉讼的便利  相似文献   

18.
菲律宾的海外劳务法律制度经过一个世纪的积累、演化和发展,已形成一套系统、健全、富有特色的法律体系.在立法技术上,融合了多元法律文化之长,注重国内规则与国际规则的衔接;在内容上,调整范围广泛,涉及从人员培养、劳工招募、管理、输出、政策支持、维权、保障等整个产业发展链条的各个环节,丰富而详细;立法宗旨突出以保障海外劳工权益为核心.其法律在战略计划法制化,明晰政府与市场边界、权益和服务保障等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对完善我国海外劳务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人劳务提供者自身遭受意外伤害时适用过错责任的规定忽视了不同劳务提供者所从事劳动的差异性。试图用民事平等法则裁判自然人之间所形成的雇佣关系恰恰是对公平价值的背离。在现行法律背景下,司法者应当秉承职业健康安全理念,细分自然人劳务关系类型,在充分考虑案件中劳务提供者所提供劳务的从属性因素、营利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裁判。《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中有关雇佣关系的规定应视为《侵权责任法》第35条后句之特殊情形,雇主责任属于劳务接受者责任的特殊规定,对于具有从属性劳务关系的自然人劳务提供者在工作过程遭受意外伤害的,裁判者应回归《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由劳务接受者承担具有严格责任性质的雇主责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法》的立法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投资合作是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及对外劳务合作的总称.由于我国有关立法较为滞后.以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较为缓慢.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法>.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法>的制定可以借鉴世界上"三类国家和地区"的成功做法,并坚持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制定法律的原则,坚持促进与监管相结合的立法理念,还应协调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的关系,并对以下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即对外投资合作的主体和形式,国家专门主管机关及其职责,行业导向和地区分布,外汇、融资、保险、财政和税收、信息服务等各项促进措施,对外投资合作促进机构,对外投资合作的经济安全,以及对外投资合作各主体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