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为使城镇低收入家庭获得基本的住房保障,实施廉租住房政策。吉林省廉租住房保障采取实物配租和租赁货币补贴两种方式。基于效用理论和调研数据的研究表明:两种方式都会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效用水平;实物配租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改善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但当居住条件并非家庭最亟须满足的需求时,实物配租方式对低收入家庭整体效用水平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从公平与效率和地方政府的承受能力来看,租赁货币补贴方式优于实物配租方式。在租赁市场供给总量存在刚性不足的情况下,应以实物配租为主要保障方式;当市场存量住房达到一定水平时,租赁货币补贴应成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邢丙彦 《社会科学》2004,(11):99-104
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市档案馆藏民国时期松江地区地主收租组织“典于记”松江与青浦租册的收租记录,探讨了1918-1936年间“典于记”的地租形态趋势变化与货币折祖及其与佃户的地租负担问题。“典于记”的地租形态以实物地租为主,货币地租极少,货币折租的比重亦不大。该时期,“典于记”的地租形态经历了一个从实物地祖向货币折租转变又到以实物地租为主的趋势变化。同时,“典于记”的货币折租尚不具有向货币地租转变的明显趋势。通过比较“典于记”1929年-1934年松江地租的货币折租价与松江米市的米价后可知:“典于记”的货币折租价基本上低于米市上的米价,因而很难说货币折租是加重了佃户的地租负担。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租房领域存在投资主体单一、政府财政压力大、市场参与度不够、配置低效、供需失衡及错配、贫富分区程度加大等问题,需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予以解决.发达国家住房福利政策的演变表明,住房政策应与住房市场供需状况相适应,政府所扮演的角色须从"公共住房的直接供给者"走向"市场化供给的环境营造者",即从"补砖头"到"补人头"是住房福利政策演进的必然趋势.我国公租房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与住房供求情况相匹配.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从政府实物配给逐步过渡到市场化供给;另一方面,要积极打造健康的住宅租赁投资市场以促进公租房供给市场化,并通过开发配建和货币化补贴等措施促成公租房"隐形化"混合居住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破解城市日益凸显的住房短缺问题,各地政府纷纷采用"租购同权"。该政策旨在满足支付能力有限的人群的租房需求,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面临着一系列困境。本文以恩格斯《论住宅问题》中对住房短缺问题的分析方法为切入点,厘清租购同权的实质及困境,并在确证困境的基础上探讨了实现租购同权的路径选择,以破解住房短缺问题,满足人的租房需求,解放土地对人的束缚,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语]当前,中国住房政策逐渐从鼓励住房自有转向强调"租售并举""租售同权"的均衡发展的新阶段。总结和借鉴国内外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经验,对相关决策部门优化制度,进行政策创新,保障公民获得体面、宜居的住房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期选载的四篇论文分别从总结国内政策实践和借鉴国际经验等角度论述政府在住房保障的角色和实现政策目标的工具选择及其优缺点。公租房是当前我国住房保障的主要方式。马秀莲、张黎阳的文章以北京和上海为例,重点探讨公租房建设中  相似文献   

6.
基于住房“过滤”模型的住房福利政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琪雪 《兰州学刊》2008,(10):70-73
住房“过滤”论近年来主要用于住房福利的研究,文章从我国目前的市场情况出发,建立住房三市场“过滤”模型,分析了“两限房”和经济适用房在处于低级市场并且被低收入者购买、处于中级市场被中级收入者购买等情况下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廉租房”实行实物配租和货币补贴这两种情况下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并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敏 《兰州学刊》2012,(7):137-143
自1980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启动以来的30年,中国由计划的公共住房体系转向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住房供应体系。文章从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历程入手,在总结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对政府终止住房实物分配福利体制的、货币化住房分配、市场化和社会化供给住房体系等各阶段进行学理分析,对政府住房制度改革的结果与干预目标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是一个市场化、私有化的新自由主义方向的改革,这成为解释中国当前住房领域房价飚高、职工住房消费能力与市场房价严重脱节,以及中国住房不公平现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从住房实物福利分配到住房商品化,始终围绕住房的保障属性和商品属性展开。依照住房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住房改革理论与实践进行回顾和梳理,展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居民住房需求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轨迹。这对进一步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和规范住房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当重视对“知识租”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将成为核心生产要素 ,知识所有者将会得到大量“租”———“知识租”。“知识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知识”的所有权。“知识租”现象在知识经济时代其危害性更大。合理的社会运行机制应使所有的“租”趋于零  相似文献   

10.
住房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有利于推动住房市场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与社会和谐.目前,我国住房保障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以租为主"的住房保障政策是可取之道."三元到四维"的住房保障体系要求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将公共租赁房与廉租房作为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主要方式,将限价房作为满足中等收入群体住房需求的主要手段,将住房公积金和住房信贷等方式作为实现高收入群体住房需求的主要措施,藉此以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11.
王明华 《东岳论丛》2006,27(5):166-169
我国贫富差距过大是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分配制度、税收体制、行业垄断及各种非法性因素是导致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迅速扩大的原因。解决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二、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注重初次分配的不公;三、加大税收制度改革力度,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四、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五、加大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力度,坚持取缔各类非法收入。  相似文献   

12.
按劳分配是分配的公正原则;按需分配决非公正原则,而或者是不公正原则,或者是人道原则:它是以爱为基础的社会的人道原则,是以利益为基础的社会的不公正原则.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广大社会成员间的基本联系仍然是利益而不是爱,并且每个人的需要绝不可能完全满足.这样一来,按需分配如果实行于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不公正的、不道德的、恶的分配原则.因此,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不但是公正的分配原则,而且是唯一道德的、善的、应该的分配原则,因而也就是一切以利益为基础的社会的最高级最美好最理想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13.
王林波 《北方论丛》2006,(2):133-135
公平有多层含义,效率与机会公平和标准公平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效率与结果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都不应该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应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终极目标中实现最优的组合。当前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效率与结果公平的关系,确保社会在获得较高效率的同时逐步趋向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制度变迁、经济增长与利益分配三者的互动关系着手,构建了一个解释制度变迁过程的"三角螺旋"模型。这一模型将整个制度变迁过程分为六个动态的步骤,不仅说明了制度变迁如何带来经济增长和利益分配,而且对经济增长和利益分配对制度变迁的反作用进行了解释,从而为理解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就与困境,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现代银行公司的经营特点使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凸现了出来,分析发现由于这一原因,公司治理契约双方在专用性人力资本出现并内生于银行公司治理契约的设计时都会不满足于事前的公司治理安排,双方均希望事后对治理契约进行再谈判。因此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将是一种保持着一定灵活性的相机性治理安排,其中也包括银行公司控制权的相机转移。  相似文献   

16.
在君主专制的中国 ,君主虽然在横向与纵向上最大限度地双重集权 ,但与之对应的有限分权仍然存在。通过对有限分权原因及变迁过程的分析 ,本文推断 ,双重集权之下有限分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 ,并且理应成为中国君主专制政体得以延续长达两千多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现实中,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践与收入公平分配均存在负相关。这主要表现在: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应用中的偏差、实施对象客观条件不同而导致收入分配中事实上的不公平。弱化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践与收入公平分配负相关的对策:一是正确理解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二是正确实施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三是缩小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实施对象客观条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收入分配和我国二元经济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发展 ,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全面转型的过程。经济的持续增长 ,是这种转型的基础 ,但却远非全部。经济的转型 ,必然和其他方面的转变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使把视野局限于这一转型的经济方面 ,也会发现情况远非教科书所描述的那样简单。尽管“看不见的手”这种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已经成为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 ,但在我们看来 ,仅仅依靠“看不见的手”并不能确保二元经济的成功转型 ;具体而言 ,如果在这一经济转型过程中缺少及时而合适的国家干预 ,二元经济的发展很可能会半途而废。市场并不是万能的。比如 ,…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现阶段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结果。在多元经济结构中,要求在个人收入分配上既要坚持按劳分配又要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多元分配机制,使收益分配更趋于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velops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distribution over time of talking in discussion groups. Researchers of small group processes and social inequality have long recognized that interaction in small discussion groups is usually not equally distributed and that being a person who talks more than others is associated with having higher status outside the group and greater prestige and influence within the group. There is also a history of mathematical approaches to describing this phenomenon. As an addition to this literature, here a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 model is presented and used to develop computer simulations that are compared with data from a laboratory study of real four-person discussion groups. The model is based on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bout group processes includ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volubility, status generalization, deference hierarchies and norms of taking turns and of fairness. While none of these alone make predictions that match the data, when they are all combined simulations are produced that closely match the data in both changes over time and differentiation among members. The dynamical system using the parameters as estimated for these data reaches a fixed point, which may help understand how groups structures become stable under some conditions but not ot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