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经济分析法学的观点来看,法律之所以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进行限制,是因为对其隐私的披露而带来的社会收益要大于对其保护而带来的个人收益,反之则社会成本将大于私人收益,而后者从社会总收益来看是没有效益的。公众人物的个人信息中不仅包含公众人物的私人信息,而且也包含社会的公共信息。有效区分公众人物个人信息的方法应当是运用一种“角色理论”。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与保护实际上是一种利益的均衡。  相似文献   

2.
修正的思想市场理论与言论的双轨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修正的思想市场理论的基本要点是: 两个子思想市场、两种言论类型、两种法律保护。这一理论为言论的双轨保护奠定了理论基础: 两种类型言论即公言论和私言论在不同的思想市场里即公共思想市场和个体自主思想市场所受到的保护原则是不相同的。在公共思想市场里, 涉及政府官员或公众人物的诽谤性言论受真正的恶意原则和合理评论原则的保护, 煽动性言论则受明显且即刻的危险原则的保护; 在个体自主思想市场里, 私言论只要没有侵犯他人的名誉权或隐私权, 就是自由的。为了加强私言论的保护,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私言论领域里确立了若干原则, 在这些原则的保护下, 私言论在某些情况下虽对他人的名誉、隐私造成了损害, 也不需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3.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克减性似乎毋庸置疑,但对于在实践中如何操作以及适用的人群,却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欧洲人权法院的重要判例表明,公众人物理论对权利的评估过程并未有所助益。现有论点无法证成限制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是合理的。因此,法院应在某种意义上放弃公众人物理论,将注意力聚焦于利益的衡量以及对权利的侵犯程度上。据此,应该以社会关联性、认知必要性和比例相称性三个要素为过滤条件的指导原则,在不同的场景中对隐私应享有的保护强度做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们保护“隐私”的意识增强,因隐私权引起的诉讼增多,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什么是隐私?那些隐私应的到保护?这些在法律上都无明文规定,隐私权成为法律界讨论的一大热点。本文就隐私权的概念,隐私权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关系,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等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乃文  王帅 《理论界》2011,(9):78-79
公众人物由于特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为维护整个社会的利益,必须对公众人物隐私权予以必要的限制和监督。但从保护公共利益的原则出发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进行限制同时,也必须注意不能滥用知情权和以公共利益之名任意剥夺公众人物的隐私权。隐私权要求他人有不作为的义务,但仅仅一味地呼吁和强调对隐私权的保护在现代商业社会是远远不够的,建立可行的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是历史的自然沿袭,更是现实和未来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 ,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众社会知情权的冲突日益明显。为协调与解决这一冲突 ,我们应当坚持权利协调一致、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众人物人格尊严、满足公众合理兴趣等四个原则 ,同时还要解决好理论研究与立法、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上对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共社会知情权的界定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偷拍、偷录等私人取证行为是否侵犯到他人的隐私权,要以行为人是否享有隐私权,以及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具有合理的隐私期待来判断.以侵犯隐私权获得的不法证据虽然不适用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如果一概承认其法律效力必然造成不法取证行为因他人的模仿而泛滥,冲击以公力救济为导向的法秩序,并最终使社会因此而受害.对不法证据的取舍应在利益权衡理论之下构建不法证据分类排除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远距离在实时状态下归于零,信息的收集、使用、传输可以在隐蔽状态下悄然无声地进行.人们在上网时又不可避免地留下一些个人信息,而作为隐私的重要内容的个人信息一旦进入网络,则有可能被人无休止地复制、传输和利用,个人的隐私秘密、生活安宁受到来自网络的各个方面的侵害和威胁,网络隐私侵权问题急需解决.  相似文献   

9.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捷、广泛.因此给个人隐私权所造成的损害也是无法估量的.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权面对新时代需要不断扩张其内涵,立法者应该将信息隐私纳入其中.在我国,由于隐私权的研究及立法保护明显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有必要在未来的《民法典》“人格权法编”将隐私权保护进行明确而又细致的规定.针对信息隐私的特性,在必要时立法者应当在参酌他国或地区先进立法经验的前提下,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隐私保护法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基因技术的日益进步,个人的基因隐私不断地被侵犯。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发生的一系列人类基因资源被窃事件,不仅导致我国人类基因资源的大量流失,而且严重侵犯了我国人民的基因隐私利益。当代民法应明确用基因隐私权的权利形式保护基因隐私,并结合我国的国情,突破人格权专属性太强,难以与主体分离的传统理论,由法律直接授权权利人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其基因隐私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