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苏南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苏南的发展模式变迁经历了双重循环,传统“苏南模式”变迁经历了第一重循环:制度环境变化—制度失衡—制度变迁—制度均衡—制度失衡;“新苏南模式”经历了第二重循环:制度失衡—制度变迁—制度均衡。当前,“新苏南模式”的第二重循环尚未完成,制度均衡局面的形成还有赖于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苏南地区政府需要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在更高层次上完善“新苏南模式”:改革地方政府的管理体制;构建不同利益主体的协调机制;推动和规范社会自治组织的发展;培育公民权利义务基础上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2.
区域城市协同发展对于中国新型城镇化转型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DMSP、VIIRS夜间影像与城市统计数据,使用计量统计及地理空间模型,分析2000—2020年山东城市演化特征,并定量揭示了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区域城市演化强度经历波动,市区与县域呈现出协同发展态势,演化强度速率下降;城镇化减缓,高位序城市与低位序城市规模差异扩大,区域城市体系由均衡发展转向极化发展;土地城镇化增速由大于人口城镇化增速,转变为小于人口城镇化增速,人地关系协同发展显著;影响机制以市场力与行政力混合为主,外向力上升,内源力受产业调整影响下降.  相似文献   

3.
对企业网络的解释必须同时考虑收益和成本的影响.从资源和能力出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是企业参与网络合作的根本动因.论文构造了一个同时反映内外部资源与合作成本的长期利润函数,分析了企业参与网络合作的激励以及企业间合作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网络成员之间存在一个均衡合作水平,且企业间异质性越显著,均衡合作水平越高.而在每一种合作水平上,通过恰当的治理机制,可使交易成本最低.其政策含义是:促进企业网络的发展不仅要降低交易成本,更要增强企业阃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分析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城市体系研究范式 ,旨在用微观经济学的规范数学模型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 ,分析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同时获得城市体系的具体组成。它分为新古典城市体系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两种。前者假设“集聚力”是本地化外部规模经济 ,“分散力”是城市地租 ,由于二者的相互作用最终达到均衡 ,得到具体的城市体系 ;而后者假设“集聚力”是规模报酬递增和外部规模经济以及“分散力”是运输成本 ,通过分析城市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内在因素 ,证实了中心地理论的城市体系结构的存在。该范式对我国发达地区 (例如浙江、江苏 )的城市体系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竞争中立规则经历了从国内规则向国际规则的演化,并在国际规则层面分化为过度偏向“形式公正”和回归“实质公正”的两条路径,二者呈现出不同的具体分歧面相,体现出对国有企业议题的立场差异。在分析当前竞争中立国际规则路径分歧涉及的经济、政治、观念等多重因素的基础上,明确我国参与竞争中立国际规则合作应循的理念及具体路径的选择,在竞争中立国际规则合作中寻求分歧的弥合,并在国内改革中形成竞争中立规则体系,进而为我国国有企业深入参与国际经贸活动提供充足空间。  相似文献   

6.
传统资源型城市形成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吕红 《江汉论坛》2005,2(8):131-133
传统资源型城市以手工业形成为基础,依托资源开发而形成。资源是传统资源型城市形成的首要条件,其形成经历了资源开发——资源中心形成——异质性增强——传统资源型城市的过程,资源、运销市场、制度、生产技术等是影响传统资源型城市形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组织管理制度如何形成、演化及动态发展,是近些年受到关注的话题,本文构建了影响制度形成的三大基础:技术、组织与环境因素.技术的物质性、规律性、有限性、非独立性构成了制度形成的首要基础,组织基础实现了制度的结构化、规范化和角色化,环境基础从外部角度为制度嵌入了合法性的基础.制度形成过程是动态均衡的过程,包括内部要素间的均衡和制度与非制度因素的均衡两个方面,并且制度随着技术、组织、合法性相关的科学理性力量在不断的演化.  相似文献   

8.
都市圈是城市经济演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市场扩张和企业追求规模经济要求政府降低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制度成本和行政壁垒,这是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就长三角来说,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政府作用是推动都市圈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力量.市场化推动了市场规模扩大和分工的深化,工业化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组织完善及空间形态的优化,国际化使得长三角逐步纳入全球生产体系,政府的制度创新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流转中各主体间相互影响、学习、模仿的演化博弈行为及其演化稳定策略.农户与政府、宅基地转入方与转出方、宅基地转入农户与其他转入主体、宅基地转出农户之间四类博弈的稳定均衡结果均取决于各博弈方从宅基地流转中获得的收益以及支付的各类成本.而宅基地流转中的交易成本对各博弈方演化稳定策略的选择尤为重要.交易成本越低,各博弈方越倾向于选择宅基地流转或有利于宅基地流转的行为.因此降低宅基地流转交易成本将是政府将来促进宅基地流转的重要政策方向,并应从政策法规制定、平台建设、信息交流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交易成本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基本内涵作了阐述;并运用了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了城市产生和发展的相关问题,认为交易成本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紧密相关,城市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产物;降低交易成本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向农村直接投资与农民增收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农民增收问题。然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国家直接或间接的财政补贴,鼓励国外或城市企业向农村直接投资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最有效途径。这不但有必要性,且有可行性。政府的作用是鼓励对农村的直接投资,通过基准垄断模型及其扩展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过小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能实现这个目的;而过大的政策扶持力度只会导致国家财政流失。企业竞争和技术扩散虽然有利于扩大就业,但是却容易打击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的积极性。所以,政府必须采取切实而有效的政策,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此外还应该尽力扩大内需,增加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是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经济现象,但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下的经济理论忽视了空间相互作用成本,从而不可能对这一现象进行正确的解释。因为在空间相互作用为零的经济世界,生产要素的流动是瞬间的、无成本的,通过市场力量的调节,会使区域经济发展趋于收敛。引入了交易成本的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都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扬弃。交易效率概念的提出,不仅部分解决了交易成本的计量问题,其本身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运输成本、交易成本、交易效率概念的引入,不仅大大开阔了经济理论研究的视野,而且有助于描述落后地区赶超先进地区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信用缺失的新制度经济学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阶段的信用缺失体现为三个层次 ,其直接诱因是不对称信息和不完全契约 ,而深层诱因是信用制度的缺位。通过信用制度变革与创新 ,使外部性、风险和交易成本所引起的收入的潜在增加内在化 ,可以有效地打击失信行为的动机 ,同时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交易量 ,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财政分权理论是当前公共财政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对多级财政体制下政府、政府行为和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构成了该理论的核心主题。该理论对地方性公共产品的研究是基于Samuelson-Musgrave公共产品理论对效率问题和公共选择分析范式的对政治程序问题的探讨。新制度财政分权理论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起点,对财政分权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的研究突破了传统分权理论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整合了财政分权政策制定的规范和实证方法的交易成本政治学构成了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酒店业是一个与各行各业都发生密切联系的综合性产业,酒店业本身就具备了形成集聚的条件与优势。通过对近年来文献梳理,发现城市星级酒店空间集聚研究主要集中星级酒店集聚现象及其形成、影响因素、集聚效应三个方面的问题;同时从现有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星级酒店空间集聚研究仍不够深入,缺乏系统化的理论总结;对酒店空间集聚现象直接研究较少;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文章对今后我国星级酒店空间集聚形态发展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制度通过交易成本的节约、信息的传递和对微观主体的激励与约束,改变了企业的投资行为,从而改变了资源在企业内外部的配置.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资源配置的主体由政府转向了企业.制度引起的结构协调与创新效应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随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进行,企业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企业组织制度、投融资制度、税收制度、人口流迁制度、政府行政分权制度等配套协同效应加强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当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途径在于制度创新,这就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政府的职能,同时进行社会体制和行政体制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7.
“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影子银行是一种行使传统银行功能,但运作模式、交易方式、监管制度等都与传统银行完全不同的金融运作机制.影子银行以证券化的方式进行无限的信贷扩张.在这个过程中,其委托代理链无限拉长,从而使其风险无限放大.一旦链条中某个环节的风险暴露出来,影子银行的整个运作体系就会崩塌.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是影子银行体系的崩塌.因此,此次金融危机的化解之道就在于重建美国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8.
苏蓉 《学术探索》2007,(4):43-50
我国已加入WTO并正按照世界贸易的规则要求加快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金融机构间竞争加剧,市场风险加大,如何保证金融活动高效安全地运作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的功能以及存款保险制度一起被公认为是构成金融安全网的三大基础。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金融业稳定的重要制度,它的建立可以有效激励金融机构保持充足的资本,控制金融成本,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建立该制度,将有利于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银行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9.
如果考虑到现实世界中的交易费用和信息的问题,无论是公共还是私人部门都将面临交易成本,委托代理和集体行动的困境,现实表明行业协会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指出行业协会有助于财产权利的实施和监督,并能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协会会员企业之间的冲突和提供人员培训,上述功能的实施则与选择性激励,会员密度,会员之间的协调机制和职员与会员之间的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20.
借鉴成本收益理论,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和经济理性的微观视角,构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微观决策机制理论模型,并根据在重庆进行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创业收入及其社会网络、文化程度以及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村建房成本与转户迁移人数正相关,而城市劳动力素质、城市住房价格、城市日常生活开支与转户迁移人数负相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稳定就业后,根据转户迁移的收益与成本评估进行市民化决策,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才进行转户迁移;否则会继续“流而不迁”或返回农村。因此,仅仅拆除城乡户籍制度的藩篱并不能促成农业转移人口的快速市民化,还必须有效提高农民转户迁移的收益,并降低其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