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交脚弥勒菩萨造像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的样式,这并不是因为当时佛教造像中,弥勒菩萨的造型只有交脚坐姿一种.而是因为弥勒菩萨的这种艺术形象中交脚坐姿、狮子座椅、仰月或日月宝冠都与波斯萨珊王朝的帝王们有关,弥勒成佛下生的条件又与转轮王的出现联系在一起.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帝王--圣君观念根深蒂固.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动荡社会使得人们对圣贤君主的企盼更为迫切,这种情绪与愿望落实到佛教的未来佛弥勒菩萨造像上,便形成了交脚弥勒造像的兴盛.  相似文献   

2.
弥勒具有菩萨与佛的双重身份,其下生救世的情怀在特定时期往往激起信众改造社会的心理冲动。不过,历史上以弥勒下生为幌子的各种民间反叛运动多以失败告终,这既有理论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困境。在多重挤压下,既为教内认同、又为官府默许的契此形象的弥勒最终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3.
东晋名僧释道安是我国弥勒信仰的鼻祖,在佛教信仰史上具有崇高地位。结合佛教经典中的弥勒形象和道安的个人经历来分析,道安产生弥勒信仰的原因有三:弥勒经典所宣扬的弥勒入世救世形象与道安的入世性格相符,使道安在情感上容易接受弥勒信仰;有部宗匠向弥勒决疑的传说为道安提供了效仿事例;道安偏爱般若学,向弥勒请示般若性空之义才是其誓生兜率的主要原因。对比分析弥勒信仰和宾头卢信仰的差异,可进一步澄清决疑说中的一些争论,道安上生兜率也可能有"与弥勒一起下生成佛"之观念。  相似文献   

4.
部派佛教时期,在佛陀观上发生过激烈的辩论.佛陀生身"有漏"、"无漏"是一个比较重大的命题.说一切有部依据"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根本理论,主张佛陀的生身是有"漏"的.在论辩中举出佛陀的一系列事迹来证明.龟兹佛教长期奉行说一切有部,龟兹石窟保存相当数量反映佛陀"有漏"内容的壁画.通过与佛经对应,龟兹壁画可以印证说一切有部的佛陀观.通过研究进一步揭示龟兹石窟的佛教派属关系.对深入研究龟兹佛教历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克孜尔石窟中有许多佛陀神变的图像,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与某个佛传或因缘故事画相关联的佛神变图像;一类为完全脱离了佛传情节的神变图像。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是此地信奉说一切有部学说,强调佛陀十八不共法的结果,也是龟兹地区自身佛教艺术特点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弥勒信仰在新疆的传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季羡林 《文史哲》2001,(1):5-15
在佛教传统中 ,弥勒为未来佛 ,后来主要受到波斯的影响 ,产生了救世主思想和功德转让思想 ,这与佛教小乘自力解脱的思想大相径庭 ,是佛教史上的一大转变和进步。弥勒信仰在新疆以及后来在中国内地能够广泛传布、历久不衰 ,是与救世主思想分不开的。由于地理位置决定 ,印度佛教东传 ,新疆首当其冲 ,根据对吐火罗文、于阗文、粟特文、回鹘文等文献的详细考察 ,可知弥勒信仰在新疆传布很广 ,最集中的地区是龟兹和焉耆。弥勒佛在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霍旭初 《西域研究》2023,(2):139-153+172
犍陀罗与龟兹佛教艺术研究,向佛教思想本质、属性、体系、演化和两者的地缘与人文关系等文化背景方面拓展,是深化研究的必然取向。本文根据佛教艺术“表法”原则,以说一切有部的菩萨观为主题,对犍陀罗与龟兹佛教艺术中所展现的佛教思想共性与特色,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吐火罗文是中国新疆古代的一种文字,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弥勒信仰是佛教发展史上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新博本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的出土,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季羡林是我国目前唯一通晓吐火罗文的学者,他在耄耋之年前后花十余载时间翻译研究,写成中英文合体本<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一书,代表了国际吐火罗文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为中国学术赢得了巨大荣誉.  相似文献   

9.
荻原裕敏 《西域研究》2013,(1):70-76,141
本文比定,新疆库车县文物局所藏库木吐喇出土婆罗谜文字写本为梵本《法集要颂经》残片.前人研究指出,梵本《法集要颂经》可分成三种版本,即说一切有部本,根本说一切有部本以及一种更加古老的版本.根据笔者研究,库车县文物局所藏残片属于第二个版本,即根本说一切有部版本,对于龟兹佛教史研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汉地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及与此相应的伦理观念背景,小乘佛教在汉地无法形成气候.但是,笔者认为,小乘佛学,尤其是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摩"即"毗昙"之学对中国佛学、佛教的影响至为深远,有必要对小乘佛学对中土大乘佛学的潜隐的作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以东晋道安的般若思想与"毗昙"的关系作初步考察,指出毗昙对道安的般若思想的影响,以此为个案,作为理解佛教中国化的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