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农村家庭所具有的生产要素基础,即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两个层面的五个自变量,对12个省份共2202户农村家庭的劳动力是否外出务工所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家庭人力资本越足,家庭有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可能性越大;家庭土地类物质资本越足,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可能性越小;有劳动力外出的不同家庭,虽受家庭生产要素的共同作用,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作用并非一样,人力资本是关键.在土地不具再生性的前提下,农业发展首先要保障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但要相应控制家庭人口规模,因为农业劳动力与家庭人口规模之间并非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又为人力资本积累(主要途径是教育、培训)提供保障。本文首先建立含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广义科技进步)的动态总量生产函数(由于在生产函数中引入了弹性系数及其变化趋势,因此增强了该生产函数用来预测的可靠性),然后根据经济增长目标和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发展趋势,运用生产函数预测出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包括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本研究构建了生产函数模型,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对生产要素投入依赖较重,全要素生产率依赖较轻,走的是一条相对粗放型的增长道路。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让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引领中部崛起新跨越:把中部劳动力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主导;提高市场化程度,为中部地区经济内生增长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溢出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除了一般性人力资本溢出外,还存在着更为广泛的人力资本外溢性,一是与城市人力资本投入相比,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具有更强的私人性;二是由于城市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广泛的歧视,农村人力资本并不能获得与其边际贡献相应的报酬。因此,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存在着农村向城市的庞大价值转移。实证分析表明,超过四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由此形成的。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人力资本外溢性。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的报酬递增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酬递增有两种涵义,第一种涵义的报酬递增并不是人力资本的特性,任何一种物质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都会在其投入量达到最佳比例之前,呈现出报酬递增的阶段性特征;第二种涵义的报酬递增是人力资本才可能具有的而不是所有人力资本都具有的属性。社会生产既需要推动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本,也需要在既定生产技术下进行劳作的人力资本。报酬递增既不是人力资本的特性,也不是所有人力资本都具有的普遍属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专业化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加速作用.人力资本、资本存量因素对于解释区域差距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距呈现出日渐扩大的趋势,通过实证检验,从要素贡献率来看,东部地区的物质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高于西部地区;而无差别的劳动力投入对东部地区的贡献明显小于西部地区;但是,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要大于西部地区,这与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规模较低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制约我国西部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为了减小中西部经济增长的差异,应该采取对西部新的投资理念,加强对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深度开发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等一系列新的政策,营造一个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尽快消除东西部经济增长差距.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是决定国家兴衰的关键性生产要素。二战以来 ,不同类型发展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实施的不同发展战略产生的较大差异表明 :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国家和地区的GDP增长率快于重视物质资本投入的国家 ,且差距越来越大。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是科学技术的载体 ,是实现科学兴国和跨越式发展的载体。经济和科技竞争的焦点是人力资本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制定一个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 ,改革人事制度和教育体制 ,加大科教和人力资本投入 ,改革高级科技人员的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8.
论知识的边际报酬递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是一种区别于资本、土地、劳动力的新生产要素 ,知识经济是知识这种生产要素相对其它生产要素而起支配性作用的经济形式。知识这种生产要素最主要的特征是它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性质。知识的这种报酬递增的性质源于创新引起的经济发展不均衡 ,投入生产的知识所具有的非完整性 ,以及知识产品引致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 ,研究劳动力问题需要跳出“劳动力商品”的窠臼 ,从“劳动力产权”角度 ,在由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所组成的生产总过程中加以考察。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进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力资本的存量不断增大 ,劳动力产权相对于物质财产权的地位还会不断提高 ,从而 ,劳动力产权将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概念。劳动力产权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点。用劳动力产权还可以较好地协调、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企业物质资本保值增值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0.
改革20多年,市场体系中,商品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商品种类比较齐全,各种层次并存的基本成熟并不断完善的体系。与之相反各生产要素市场发育滞后,尤以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发育迟缓最为明显。但滞后的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也不平衡,然而劳动力由劳动力供给充足,可以较快地发育起来,相比之下,资本市场由于资本供给短缺和行政操作的双重约束,其发育面临的困难较大,问题较多,属于市场体系中的“迟中之迟”。资本市场发育中的缺陷,被称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着整个市场体系的育和完善进程。因而有必要指出我国资本市场发育的缺陷,探明…  相似文献   

11.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区经济差距形成的直接原因在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差异及由生产要素的不同整合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差异。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通常会游离于经济组织以获得最优的回报率,地区间生产要素回报率的差异,无疑成为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动因。一般说来,要素流动使得流入地获得较高的产出水平,因此,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与地区经济差距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而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要素流动与区域间人均GDP差距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之间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先进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后进地区具有扩散效应与回荡效应两种可能,它取决于要素在两区增长的相对比较,技术进步在两区的相对比较,产出结构在两区的差异,规模报酬的性质在两区的差异等。有不同生产函数的两区域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存在一个均衡的人均GDP差距,为缩小地区均衡差距的政府干预的代价将可能是减少总产出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地区差距尤其是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大。利用霍尔等发展的分解方法把我国省际劳均产出分解为物质资本密度、人力资本和生产率。我们发现,生产率差异是决定劳均产出差距的最重要因素;各省在对外开放中的地理优势、二元经济结构、市场化程度和政府干预程度是影响省际生产率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从需求层面勾勒收入差距对教育需求分层的影响,通过构建"收入差距扩大--商品需求多样化和商品需求分层--生产要素需求分层--生产要素价格差距扩大--收入差距扩大"的研究逻辑框架,揭示收入差距扩大本身可能通过对商品需求和生产要素需求的影响,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自我加强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宏观数据证实了收入差距的扩大时消费需求多样化和商品分层的影响,发现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加深确实导致商品消费数量差距的扩大和商品消费价格差距的扩大;并且实证性地检验了在商品多样化和分层的背景下,生产要素呈现出与之对应的分层现象,即表现为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收入报酬和教育回报率的差距扩大.  相似文献   

15.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新古典分配理论的基石。在新古典理论中 ,生产过程是一个微观生产函数 ,代表着生产所采用的技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过程中 ,生产要素的报酬等于它的边际生产力 ,即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 ,这样收入分配决定于生产要素的技术属性。而收入分配还体现着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不同的生产方式体现的利益关系不同 ,这一点是边际生产力理论所无法解释的。此外 ,边际生产力成立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规模报酬不变 ,因为只有在规模报酬不变时 ,生产要素的报酬总和等于总产值 ,分配才不会出现剩余或不足。然而 ,现代经济中普遍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 ,这种现象和边际生产力理论产生了矛盾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形成和成长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有机结合的产物.在这过程中,社会资本是二者进行资源配置的基础,社会资本的发育水平影响着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配置模式和经营绩效.对现代化大生产而言,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相对优越的制度安排,但是在包括甘肃省在内的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社会,社会资本发育成熟度低、各种经济资源城乡分布差异大、经济体制转轨缓慢,在没有外部因素介入条件下,很难产生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相互激励,不容易形成现代企业.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资源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分布不均衡,传统的非正式制度影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家族企业和家族化经营往往成为当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从事社会化生产活动的现实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17.
比较优势是市场发展的关键,现阶段民族地区市场发育的比较优势仍停留在基础上,导致市场发育缓慢。在民族地区市场培养和开发中要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尤其是提升技术、知识、人力资本等无形资源在民族地区比较优势中的比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民族地区的新兴市场,积极培育特色市场。  相似文献   

18.
李萍  高楠 《天府新论》2009,(4):54-57
如果认为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30年来没有或者很少依赖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只是凭借资本的投入而取得现在的成就,那么,中国现阶段应该处于"边际报酬递减之痛",与国民经济水平长期高速增长的现实矛盾.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技术水平三者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1%、53.8%、43.6%,技术进步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经济学视野中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收益低既与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有关,也与农业劳动力过剩导致的劳动边际报酬低和资本水平低有关。农民负担重是因为强制性的公共产品消费过度挤压私人产品消费,而其根源在于农村权力体系的公共性不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利于消除农业和城市非农产业边际技术替代率不相等的状况,从而有利于劳动力优势的发挥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善。真正的粮食安全是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并严格保护耕地基础上的粮食安全。提高储蓄率—投资率,推动技术进步,降低人口增长率,进行制度创新,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四个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分析:1978~1997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举世瞩目的高速经济增长。毫无疑问,中国市场化改革和人力资本增长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西方学者往往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归功于物质资本,即高积累和高投入的结果,忽视市场化改革和人力资本的作用。因此,本文试图从实证角度分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和市场化等因素在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