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德翠 《河北学刊》2007,27(4):124-127
"新写实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的文学现象,作为90年代文坛第一个聚焦点,它在新时期文学史上留下了难以湮没的痕迹,重要的文学史著述都没有回避对它的言说,或认为"新写实小说""对于中国文学在90年代的走向,特别是对于文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消解,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1](P306);或将"新写实小说"的登场看作是"在'先锋小说'出现的同时或稍后,小说界的另一重要现象"[2](P339).对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2.
吕逸新  房伟 《兰州学刊》2008,(7):193-196
王小波的小说以其强烈的启蒙意识、先锋性技术探索,以及对中国90年代悖论性文化语境的深刻理解,成为了90年代以后中国小说创作的一个"异数".其小说既不同于先锋小说强烈的历史解构性,又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意识形态局限,而是在"反乌托邦"的自由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一次汉语小说创新.  相似文献   

3.
先锋小说叙述模式与读者的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锋小说是一个专注于叙事实验的小说流派 ,其在 80年代后期风行一时 ,90年代中期逐渐消声匿迹。本文认为先锋小说衰落主要是其叙述模式扰乱了中国小说的既定秩序 ,使读者失去阅读兴趣所致 ,并由此提出了文学语言的革新不能离开现实、不宜照搬西方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先锋小说与新生代作家叙事方武的比较,从一个侧面阐明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小说叙事方式所发生的重要转换.在此基础上,从作家身份和写作姿态角度,对新生代小说的美感特征及其生成机制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叙事结构深入研究后认为:传统线性结构开始新的突破,而一些颇具先锋意味的空间叙事结构试验开始出现(如散文体、词典体、方志体等),探索中的成就与不足影响着乡土小说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金鑫 《理论界》2005,(5):196-197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的先锋文学因其注重“形式”的探索并强调小说是“叙事的艺术”而成为传统艺术的有力挑战者。但必须强调的是,由于先锋文学对形式和叙事技巧的刻意追求使其丧失了文化圈以外大众的广泛认知与接受。曾有评论家认为,由于影视的介入,先锋文学在被通俗化转译的过程中,“先锋作家对待故事的处理方式也就离开了原来的立场。‘先锋小说’,在90年代的变化,改变了‘先锋’的性质。这是‘先锋文学’终结的内在原因。”〔1〕先锋文学是否终结这是个很有争议的话题。但我们在此要探究的是电影工作者在“转译”先锋小…  相似文献   

7.
先锋文学是泛指一种处于流动状态的居于时代前沿的探索性、实验性的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60年代”出生的女性作家小说具有某种先锋品格,而“70年代”出生的女性作家小说只是外在形式上的先锋,其内质却是精神虚弱的媚俗。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当代先锋作家便一直致力于小说叙事视角的形式革新.但这一看似形式主义的叙事实验,却同样反映了先锋作家某种生存哲学的价值变迁:从反对现实主义文学全知叙事所代表的自失哲学起步,先锋作家利用第一人称的全知叙事,高扬起了人之主体性的旗帜.然而,这种自圣哲学却因其对小说人物的叙事压迫,最终在90年代转向了"我-你"关系的相遇哲学.  相似文献   

9.
溃败的先锋--9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备忘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锋文学写作是背对传统面向未来的写作.前卫性、反叛性、超越性和过程性是先锋文学的四个本质特征.发轫于80年代中期并在1988年达到高潮的中国先锋文学,进入90年代后其叙事方式和艺术经验被不断地自我复制和重复,先锋作家们纷纷抛弃了先锋的反叛立场,进入商业化写作轨道.至此,当代小说中的先锋性已丧失殆尽,掌声响起之际也是先锋文学气数殆尽之时.所以,90年代是一个没有先锋的文学时代.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伊始,在东部文坛先锋渐趋消歇的时候,中国西部却意外地形成了一个令人注目的“边地先锋小说潮”。红柯、张存学等新进作家的前卫性小说艺术探索,不再像80年代先锋小说那样堕入个体玄虚的超验世界中回避现实,而是以正面审视、积极应对的姿态面对这个现实世界,使西部先锋小说不是空间意义上的东部先锋的余震或延伸,而是有了与文化西部相表里的精神特质与叙事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