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际社会对学前教育都非常重视,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中有许多关于保障儿童受教育权的承诺,全国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中有规范学前教育的相关规定。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更高要求,保证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建议尽快制定专门的学前教育法。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6,(3):13-20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南沙群岛的主权不仅是基于历史事实的先占,而且具有国际法上的依据,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法、法律原则、司法判例。有关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确立了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中国主张的"历史性权利"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是相容的;根据国际社会公认的禁反言原则,南沙群岛其他争端国都曾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时际法等国际法一般法律原则和相关司法判例也支持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越南、菲律宾等国所主张的继承说、邻接权和有效控制说在国际法上都没有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3.
2021年生效的《禁止核武器条约》、2022年开始的俄乌冲突和朝鲜发射洲际导弹活动,都再次引起国际社会对禁止核武器问题的热议。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从部分禁止核试验,到不扩散核武器和全面禁止核试验,再到部分国家缔结《禁止核武器条约》,国际社会在禁止核武器问题上确实一直在向前推进。然而,这些努力仍未从根本上改变核武器“在国际法上地位不明”的状态。《禁止核武器条约》的缔约各方试图以条约生效为契机,为核武器在国际法上创设一类新的原则与规则,甚至建立新的国际法部门法——禁止核武器法。但是,由于五个核大国之间的核制衡态度尚未转变,目前并无共同参加《禁止核武器条约》的端倪,因而即使其他所有无核国家都参加了该条约,也无法真正使核武器在国际法上“非法化”。禁止核武器的规范目前停留在“应然法”阶段,还未成为“实然法”,根本原因就在于有核国家之间至今仍然需要维持核武器的平衡,这种局面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不太可能得到改变。结合最新情况阐明国际法当今仍未完全禁止使用核武器的法律状态,避免受当前一些舆论误导以致陷入追求全面禁止核武器的认知误区,显然既具有突出的重要学术意义,又具有十分明显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是否已发展成为习惯国际法,对于探讨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鲜四个非缔约国的核问题有重要意义。由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不是习惯国际法的编纂,因此判断条约在习惯国际法上的地位,包含条约是否具备成为习惯国际法的条件和是否已成为习惯国际法两个层面,即条约规则是否具备"规则创立性",以及是否符合习惯国际法的两个构成要件。依此两标准分析,条约中的和平利用核能已发展成为习惯国际法,但由于条约本身的契约性和属于军控与裁军领域的特殊性,不扩散仍然只是形成中的习惯国际法,而核裁军成为习惯国际法则遥遥无期,二者仍然需要国际社会在"通例"和"法律确念"两个方面进一步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5.
文章将3—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称之为学前儿童。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更加落后于其他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道德意识的培养与提高。承认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尊重学前儿童主体意识,遵循学前儿童生命特征和发展规律,是研究解决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养成问题、心理过程问题和引导艺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传统国际环境条约程序制度主要体现为争端解决制度。仅以争端解决制度保障国际环境条约的实施,存在三个问题:缺乏针对性、实际效果差、强制力弱。近年来,以监督、控制条约的遵守为核心的遵守控制程序蓬勃发展。遵守控制程序的勃兴完善了国际环境条约的程序制度,但是它与争端解决制度可能发生冲突。两个程序互相协调的关键在于:以《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第3款(丙)项的规定为依据,争端解决程序将遵守控制程序的处理结果视为当事国间关系的有关国际法规则,在解决争端时一并考虑。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199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因特网条约对权利管理信息保护进行了专门规定,首次在国际法层面上要求各成员国对于权利管理信息提供适当和有效的法律救济。由于因特网条约仅提供了一个保护权利管理信息的基本框架,各成员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由决定如何履行其国际法义务。比较各国履行因特网条约权利管理保护条款的国内立法,主要差异体现在权利管理信息定义、禁止行为、主观认知要求、例外限制情形以及法律救济方式五个方面。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在现行立法的基础上对权利管理信息提供了较为详尽合理的规定,但仍然存在一定不足有待明确。  相似文献   

8.
国际法的渊源是指在国际法表现形式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资源。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是国际法的形式,而国际法的渊源主要表现为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公允及善良原则、国际组织的非拘束性决议或规则、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政府间国际会议制定的非拘束性决议或规则。  相似文献   

9.
近期发生在我国珠海市的自闭症少年被学校劝退一事,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窥斑见豹,现行法律政策下的残疾儿童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平等的受教育权是残疾儿童的一项基本人权。我国法律明确保护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并且通过"随班就读"让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2006年联合国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提出为实现残疾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缔约国应实施融合教育,把残疾儿童纳入普通教育系统。我国现行的随班就读政策还存在许多问题,残疾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未能得到全面保障。作为该《公约》的缔约国,我国应当采纳《公约》的理念和原则,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保证实施效果,促进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得到充分实现,并最终实现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10.
李伯军 《理论界》2006,(7):226-227
在当代国际法中,由于其国际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主要依据条约,即多方法律行为,因此,国际法中的单方法律行为比较有限,这也正是大部分学者常常忽略的一个问题。事实上,对于这类单方法律行为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因为:其一,单方法律行为常常会产生一系列的国际法律后果;其二,该类行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际社会成员对于现时国际法规则的价值取向;其三,这类行为还可被视为国际法的一个辅助性渊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现代大学教育核心构成要素及其功能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这些核心要素在现代教育以及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民族素质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对于未来社会建设者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来说,高校教育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高校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应试教育、实践能力教育以及规范人才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引起当前教育界对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3.
问题式教育表现人本化教育、过程式教育、研究式教育、批判式教育,这种教育要求教给学生已有的理论与方法,更要求教给对问题的研究、思考与批判.问题式教育是社会工作教育的核心,这不仅是社会工作本质特征的要求,也是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在数量和规模上的突破,对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和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思想准备不充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质量的提升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也需要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携手合作。由此,引发了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成人教育实践目前已成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研究对成人教育实践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历史的梳理,并借鉴国际上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成人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法学教育有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两种模式。美国的法学教育是典型的职业教育,重在训练学生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中国的法学教育重视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的学生因欠缺操作法律事务的技巧,难于从事相关工作而饱受指责。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效仿美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取消法学本科教育,而是发挥自身优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教育的强大,不仅要有数量足够多的各级各类的学校,有一支庞大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且还必须拥有一批教育家,有被世界公认的教育理论权威著作。教育家产生于教育改革的实践,而广大的教师就是教育家的后备队。但是,教师即使是名师,也不能自发地成为教育家,他们必须学〉-7教育理论,钻研教材教法,从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而成为教育家。可惜,我国迄今还没有世界公认的教育家,也未曾产生中国本土的教育理论。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作者才大声呼唤新时代著名教育家的出现,他们将是创建我国新教育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恢复、发展、规范、再发展”四个阶段。基本上与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相一致。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它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笔者试提出划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建立阶段和发展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价值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与灵魂,对社会工作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忽视对学生的专业伦理教育,存在重理论与实务技能训练或二者兼得的教育误区,致使培养出的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因此,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伦理培育尤为重要。本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个案,从把握课堂教学、重视实习教育、激发朋辈教育方面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伦理培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或者是日语教育者,怎样评价今天的日语教育,如何发展今后的日语教育,这需要认真反思过去的日语教育及日语教育中的日本文化教育历史。本论文以二战前的日语教育状况为视点展开研究,重点阐明了战前日本文化教育的历史、政策、内容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