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吕昭义 《学术探索》2009,(3):93-101
流传于云南的洪水葫芦神话包含三个内核:洪水、兄妹成婚、葫芦生人,是各民族文化交汇的产物。最初是由杜字族人带来的蜀国反映人与自然斗争的洪水神话;其次为朱提的洪水一兄妹成婚神话,反映了败亡南逃的杜宇族人对“直眼人”时代的反思和开辟新时代的愿望;在古代哀牢地区产生并传至云南各民族的洪水一兄妹成婚一葫芦神话,主题为各民族皆兄弟。印缅那加族的洪水葫芦神话表明,他们的先民大约在7世纪时从云南迁出,迁移途中经过了佤族居住地区。  相似文献   

2.
从“内圣外王”到“外儒内道”──论中国古代士人理想人格之转型杜宇民中国古代哲学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塑造和追求理想人格。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了修身养心的必要性,由充实人的精神生命以与天地同格;其二,也是为了实现拯救人类兼济天下的淑世精神。先秦以降,每...  相似文献   

3.
“正在形成中的人”的阶段,约在公元前1500万年到公元前400万年,按照摩尔根《古代社会》的分期,属于“蒙昧时代”的前期。当时的神话极其简单,处于萌芽状态,但它却生机勃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当今文学的最早的源头,也是促进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苏联学者托卡列夫在《神话与神话学》一书的一条注释中说: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曾经说过,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当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柏拉图的早年著作《大希庇阿斯篇》集中讨论了这个问题,以哲学家苏格拉底与诡辩者希庇阿斯的对话,先后提出了“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美是黄金”、“美是恰当”(希庇阿斯)和“美就是有用的”、“有益就是美的”、“美就是视觉和听觉所产生的快感”(苏格拉底)六个命题。最后以了美是难的”这古希腊谚语作结。“美是难的”一语古希腊文中还有一种含义,即“好事多磨”。因此理解美的本质之难,正如“好事多磨”…  相似文献   

5.
一2000多年前,古代罗马国家曾吞并整个地中海地区,势力范围东至两河流域,西至不列颠,南抵北非撒哈拉沙漠,北至多瑙河,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成为古代世界屈指可数的大帝国。但是,“古罗马帝国”却是近代发明的概念,罗马人并不知道“共和国”与“帝国”的区别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学家一般地根据政体性质,把古罗马的历史划分为王政时期(约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09年)、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和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三个阶段。实际上,所谓“王政”“共和”“帝国”,都是近代西方政治学概念,古罗马人只有“国家”(re…  相似文献   

6.
诡辩一词,源于希腊语soPhiste,意为技巧智慧,它最初的含义是掌握技巧,具有智慧的人,即“智者”。对“诡辩”一词的贬义理解,大约始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诡辩一词,中国最早出现在公元前二世纪时的汉朝人刘安所辑的《淮南子·齐俗篇》中:“诋文者处烦扰以为智,多为辩,久稽  相似文献   

7.
在浩若烟海希腊文化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似乎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就是建立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村落里的特尔斐神托所所产生的特尔斐神谕(Delphic Oracle),它总是在古希腊那宏大而幽深的历史背景下若隐若现.在古风时代(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和古典时代(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前期)特尔斐神谕严重地影响希腊各城邦的政治及公民生活.它超越了城邦的界限而成为泛希腊的精神奇托.特尔斐神谕产生于黑暗时代(公元前10世纪  相似文献   

8.
2012年1月中旬至3月中旬,由IT人士“麦田”的博客文章《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引发了以网络为平台,以博客和微博为基本形式破解媒体塑造为“文学天才”、“当代鲁迅”、“意见领袖”的“韩寒神话”的网络运动.笔者认为,这次韩寒神话被质疑和破解,有两重意义:(1)它是批评理性对以微博为基本载体的网络公共文化的正面介入,是微博和博客自媒体从非理性的娱乐交往走向理性交往的一个转折点;(2)它对一个长迭13年的“人造神话”的破解,标志着在20世纪90年代被中断的当代中国理性启蒙的重续.本文的主旨,不是论证“韩寒作品代笔”,而是在阅览以网络为主要栽体的公共媒体发布的可靠资料和举证的基础上,对“韩寒神话”做一个文化背景的梳理.本文的主题是试图揭示:当代中国文化在过去13年中,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在常态社会中不可能产生的“韩寒神话”.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与文化思潮在深层哲学精神上表现为对启蒙理性的批判性反思,揭示从神话中解放出来但最终又回归神话的“启蒙辩证法”成为这一文化/审美思潮的现代性动力;而世纪之交至21世纪初的文学思潮则将这种对启蒙的矫治及对理性的反拨,再度推向了从解放到神话的自我异化之途,演绎出一种可称为“欲望辩证法”的文化/审美逻辑。从“启蒙辩证法”到“欲望辩证法”,既反映了90年代以来文学转型与文化动力的复杂性与逻辑必然性,也体现出这一时期文化精神式微的内在症结。  相似文献   

10.
相沿成习的说法是:中国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最早创建于秦代;在此之前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统一的国家.我们以为,此说似有加以讨论之必要。诚然,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其历史功绩可谓丰伟卓绝.然而,在秦始皇统一之前的八百多年,中国辽阔的幅员之内,已经出现过一个强盛的统一国家,这就是以地方分权为特色的“大一统”的奴隶制国家——西周王朝。这个国家,是周武王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率  相似文献   

11.
“本体”(onumenon)一词来自拉丁文“存在”、“有”、“是”(on)和“存在物”(ontos)。“本体论”(ontology)即是探讨存在本身,即一切现实的基本特征的一种学说。“本体论”这一术语虽创立于十七世纪,但它与公元前四世纪时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第一哲学”的含义相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叫做“本根论”,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古典哲  相似文献   

12.
《南诏图传》是一卷叙述南诏开国神话的宗教图轴,其中的《祭柱图》在《南诏图传》全卷中的位置相当重要,在图像的叙事上既是隔断,也是过渡.《祭柱图》展现的场景来源于云南古代的社祭,是典籍中“用牲于社”的写照.正是这一仪式原型,使得“祭柱”在9世纪的南诏国成为一个与建构王权神话息息相关的政治隐喻.除此以外,《祭柱图》还有一个真实的原型,即是以南诏第十一代君主世隆在白崖树立的“天尊柱”为蓝本.综合考察图像、文物和民俗有关“祭柱”的信息,有助于后人深入了解南诏史上的一个关键问题,即9世纪中叶的南诏君主如何在佛教大兴、“南方佛国”臻于鼎盛的时代,创造性地化用前朝的政治遗产在中原的禅让神话和天竺的佛教神话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3.
作为神话人物的孙悟空,其“家乡”当然也就是虚构的神话世界。离开了神话世界,讨论所谓孙悟空的“家乡”问题,实际上是在讨论一个伪问题。我们应当从文化学、文学创作的意义上追溯孙悟空的原型及其环境的变迁,从而在深刻而丰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展示孙悟空这一神话人物形成的文化学基础、创作机制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4.
“拜物意识”、“类比联想”是原始神话得以形成的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的产生是建立在远古人类生存欲望的基础之上的,那么,生存欲望反映在神话中就是远古人类的目的。神话就是这一目的的形式和载体。  相似文献   

15.
对于原始初民“集体无意识”创作的变形神话的研究,艰难而有趣。络绎而下,后世仙话中也存在着为数可观的“变形构想”。变形构想可以说放之四海而皆准,中外概莫能外。这种构想,早在图腾主义甚至前图腾主义时代就已形成。在前图腾主义时代,存在着“泛灵信仰(animism)和泛生信仰(animatism),前者相信宇宙万物都有一拟人格的精灵存在,后者认为宇宙自然中遍布一种非形质的超自然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或谓之魔力)无论在人在物,作用相同”。川中国在战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魏文侯时代),神话时代结束,代之兴起的是仙话,标志是西…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诗歌的创作受西方化现代化的启迪,开始了现代化的探手,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的“抒写性情”到象征主义的“象征品格”直至现代主义的“神话结构”构成了20世纪中国诗歌的创作范式。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0月24日我们来到罗马。 罗马为意大利首都,是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从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罗马建城,距21世纪的今天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因建城历史悠久而被称为“永恒之城”。走进罗马,就是走进了西方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8.
<正> 在阿喀琉斯同火药和弹丸无法并存的情况下,神话和文学艺术忍痛分手了.然而,这种分离只是外在的、表面的.马克思说:“决不是这样一种社会发展,这种发展排斥一切神话地对待自然的态度和一切把自然神话化的态度;并因而要求艺术家具备一种与神话无关的幻想.”艺术生长的土壤和母胎“无论如何总得是一种神话”.谢林也曾说:“神话是任何艺术所不可缺的和原初质料.”神话的精神早已深深地浸入到艺术肌体的最深处,艺术自始至终都生存在神话的影子之中.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命脉相传的对位性关联.对这种对位性关联,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一、蒙古文学的源流——神话传说 神话是人类文学样式之源,蒙古族文学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学概莫能外。无论哪个民族虽然存在不同社会阶段的文化体系,但它的起源都是原始文化,绝不是以最早的文字写定的典籍为其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发展史方面的著作中对神话多有论述,马克思说:“……古代各族是在幻想中、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期。”恩格斯把初民意识归结为宗教意识,把初民神话归结为宗教观念,并特别在“观念”后的括弧内注明“神话”二字,可见神话与原始宗教几乎密不可分。鲁迅称《山海经》为“古之巫书”。“巫书”无非是以文字写成的神话;“巫话”就是口头神话;“巫风”就是神祭。巫风炽而巫话起,巫  相似文献   

20.
西周晚期,厉王被国人流放,出现了一段“共和行政”。这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政治事件。中国历史就是从“共和”元(公元前841)年起始有确切纪年的。关于“共和”含义即“共和行政”的历史真象,因史籍纪载歧异,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至今仍未定论。本文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作一番新的探讨。 《史记·周本纪》云:“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索隐》引《汲冢纪年》曰:“共伯和干王位。”引《鲁连子》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