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作为两个异质的、相互抵触的领域,审美和意识形态的组合、叠加并不能熔铸和衍生出一种客观的实存事物或精神现象统一在艺术的本性中;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有名无实、面目可疑的虚假概念。作为一种学科理论的知识建构,审美意识形态论为追求价值的中立性,抽离和摒弃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批评性锋芒;作为一种本质主义的话语建构,审美意识形态论未能跳出意识形态中心论的窠臼,摆脱本质主义的思维痼疾,一元独尊,背离了拒绝专断、尊重差异的唯物辩证法精神。因此,将其称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规范性的理论建构"是不科学的,将其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更是一种理论偏见。  相似文献   

2.
文艺本性与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要义及主要问题在于:要不要坚持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要坚持怎样的意识形态性、怎样科学地坚持意识形态性。"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不讲求唯物史观意识形态性的;还有一些学者虽然主张唯物史观的意识形态性,但却使用着"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字面说法,因而表里不统一,形成了"审美意识形态论"话语群体中的"形似表述",也不能切实地坚持意识形态性;"审美社会意识形式论"的主张才是对文艺唯物史观意识形态性的科学坚持。  相似文献   

3.
邓欢 《理论界》2020,(3):34-40
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是意识形态理论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阿尔都塞跳出了传统哲学的理论框架,极为重视对意识形态的话语实践和叙事过程的研究,提出了意识形态"变形"理论,开创了意识形态研究的美学转向。他认为,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是意识形态研究的一大转折,是现实和社会进行批判的一种机制。伊格尔顿把审美意识形态置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进行研究,突出审美的身体话语,突破了阿尔都塞审美变形理论的局限性,对审美、艺术以及意识形态的转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察了近年来关于“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论争,认为论争的焦点在于如何界定“意识形态”概念,以及是否承认“意识形态”的阶级性。笔者认为,定义文学艺术的本质,不必一定选择“意识形态”这个具有极大歧义可能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核心观念是:文学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同时是发挥了主体性、能动性的反映,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哲学基础看,审美意识形态论是认识论的;从概念形成的过程看,仍未能摆脱"本质—特征"的运思模式;文学的本质因此仍然是意识形态,而审美只是一种特征。鉴于此,我们提出建构一种建立在实践论基础上的"审美实践"的文学观。与认识论的文学观不同,审美实践的文学观不仅视文学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同时视文学为人类基本的活动方式和存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因为自身的审美特质,从而决定了文学可以在很大程度发挥否定、批判、引导现实的作用。文学因此不仅仅扮演着附庸于意识形态的角色,而且同时扮演着对抗意识形态的角色。文学实践论、审美实践的文学观,既是对文学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观的继承,更是超越。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我国文艺理论界流行的“审美意识形态”概念的缺陷,提出“审美视域中的意识形态”概念,从意识形态的语言符号性这一逻辑起点入手,从逻辑关系、功能和存在方式三方面梳理意识形态和“审美视域中的意识形态”的相关性。认为这种理解是准确把握文艺理论与美学中的意识形态观念和理解意识形态的符号形式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是伊格尔顿文化政治批评方法的核心范畴,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研究的成就集中表现在建立了以意识形态生产为核心的“文本科学”和“审美意识形态”范畴,恢复了意识形态批判的力量。其重大理论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从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生产原理本质与意义出发,阐释伊格尔顿建构了从文本的相对自治性到阅读和价值判断的连贯的逻辑,详细分析了文学文本的存在方式和结构,意识形态生产决定了文本的相对自治性,从而揭示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生产理论超越了传统的反映说和再现说。  相似文献   

8.
董学文认为,把文学本质直接界定为"社会意识形态"是不准确、不科学的,提出把文学定义为"审美意识形式的语言艺术生产"。钱中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对社会整体结构的一种阐述,尽管这一表述并不完整,需要修正;"社会意识形式"和"意识形态的形式"这两个概念,就是马克思分别从认识论和价值论的角度对其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修正的具体表现。结合钱中文的观点,根据我们的研究:考虑到当前的文学观念已经发生了从认识论向实践论的转向,那么,用"意识形式"这个认识论的概念来替换内蕴更为丰富的"意识形态"概念,并不合理。我们界定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虽然也有着认识论上的考虑,但更主要是从实践论、价值观的角度出发;不仅仅要从文学反映现实生活这个方面来理解,更主要地是从文学引导现实生活,乃至最终改变现实生活的层面来理解。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观的形成源出于此,其理论价值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9.
“审美意识形态论”受哲学误区影响,错误地将意识形态与观念上层建筑相等同。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经济基础——设施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是社会结构方面的序列,经济形态——社会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性质方面的序列,两者不可相混。意识形态是对特定社会性质的反映,不是对社会意识形式的分类。哲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都归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身不是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审美意识形态是上个世纪后期中国学者创发的一个概念,作为中国当代社会特殊阶段的产物,审美意识形态论突破了当时极左思想的束缚,给步履维艰的文学走向独立和自由打开了一条通路,这是文学基础理论的一次创新,也是文学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但它只是社会过渡期产生的一个过渡观念,在逻辑上是文学意识形态论的学理延续,属于理论改良而非革命。该命题具有五种逻辑缺陷:认识出发点欠妥、语法关系含混、内涵自相矛盾、外延空无所指、经验与逻辑无效,无论从本质论或原理论的角度都难以立足。  相似文献   

11.
马龙潜 《文史哲》2007,4(5):117-122
文艺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学的理论支点,正是由于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不同理解,才导致了理论界对文艺本质的不同界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当然可以赋予意识形态以新的理论内涵,但却不可以因此而改变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结构。因此有必要"回到马克思",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考察,正确理解和把握文艺、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从其产生到现在一直是一个含义复杂和多变的概念。在其演变过程中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具有中心地位。马克思恩格斯之后 ,意识形态概念重大的变化就是它获得了中立化的含义。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意识形态具有三层不同的含义 :作为唯心史观的意识形态 ;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和作为掩盖物质利益和真实动机的思想观念。准确地把握这个词必须分析它的起源、演变过程 ,尤其必需分析马克思、恩格斯使用着个词的理论背景和历史背景 ,及马克思、恩格斯之后这个词的含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齐泽克基于"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对意识形态这一历史性概念做了辩证的分析.他认为,意识形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或者三种形态,即"自在的意识形态"、"自为的意识形态"、"自在自为的意识形态".自在的意识形态是作为观念复合物的存在形式;自为的意识形态是作为仪式等物质形态的存在形式,最后一个阶段则是意识形态自身的否定之否定,即自在自为的意识形态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无意识层面的"幻象"存在形式.他试图说明:意识形态的定义就在于我们认为非意识形态的东西恰恰是意识形态本身的悖论性.  相似文献   

14.
张兵 《齐鲁学刊》2012,(5):9-14
对《诗》的整理与编排,可谓孔子《诗》审美学说的具体实践,透过这一活动可窥探其关于《诗》的美学思想。《论语》、《孔子家语》、《孔丛子》等传世典籍所载孔子阐述《诗》的学说以及出土文献上博简《孔子诗论》,为研究孔子《诗》审美思想提供了直接史料。孔子的《诗》审美主要表现为重视诗歌内容、形式的中和之美、尽善尽美与人格形态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15.
台湾怀乡散文以其特定的"美学意识形态"叙事策略建构"古典中国"形象和"中国历史",以抒情化的文学艺术形式还原、修复两岸之间的文化记忆。今日学者对台湾怀乡散文应该特别注意其在美学意义上的超意识形态价值,而相对淡化其在意识形态上与大陆文学之间的分歧和争议,不能因为怀乡散文蕴含着当时台湾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思想,而就此抹杀或贬低它的艺术成就。这是从文学史和思想史角度重新评价、审视台湾怀乡散文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阳海音 《兰州学刊》2007,23(1):39-40,117
文章指出,哈贝马斯和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对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不同认识;意识形态批判向度的分歧;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哲学基础的不同;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性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韩清玉 《齐鲁学刊》2012,(3):156-160
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反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人学论"、艺术生产论等理论形态的形成与论争,体现出审美特性的凸显和人文精神的复归两大特征。这些特征为当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参照;所留存的理论缺口和对时代吁求的体认偏差,成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转型中,有三种主要的社会意识存在,即小农意识、计划观念和市场意识。这些意识将通过影响人们的储蓄倾向、消费倾向和投资倾向,以及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来影响经济,同时,不同的意识也影响着不同的劳动供给。可见,不同的意识或观念不仅关系着人们的收入水平,而且影响着一个群体或区域的发展。由于不同的意识对产出具有不同的激励功能,及其用于表征意识的各种不同的文化和制度也具有不同的内在激励机制,因此,探讨意识的形成与演进过程及其约束条件,将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转型过程中,浙江地区一直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因此,本文企图结合浙江的情况,从演化的角度分析浙江地区的市场意识替代原有的小农意识、计划观念的各种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