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吉田茂是战后日本著名政治家,在其领导之下日本走上了复兴之路。战前,吉田茂作为职业外交官在中国东北长期任职,谙熟中国事务,其中国政策集中体现在《对满政策之我见》一文中,文章拟对其战前帝国意识即帝国的正统继承意识;帝国的扩张意识;对华的蔑视心态;帝国经营中的经济侵略意识;独占中国东北的所谓满洲意识,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
明治维新前后,被迫打开国门的日本,感受到欧美列强压迫的社会各阶层,在民族危亡的抉择面前,由忧国意识产生了攘夷思潮。在这种思潮推动下,传统的"藩民"意识迅速转变为"国民"意识。人们对自己与外来民族的不同种属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认同,这种认同导致了日本民族意识的觉醒。在排斥外来势力侵略和对抗欧美列强的共同意识支配下,萌生了对自己祖国的情感,从而逐渐形成了近代早期的民族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3.
民族意识是基于将民族视为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具有"文化"和"共同体"的双重内涵,其中文化是民族意识的主要表征.从此意义上讲,以往将民族意识做整齐划一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应以文化为基准将其细化为民族主文化群意识、民族亚文化群意识和民族类别意识,使其更加符合各民族的具体生存现状,对民族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广松涉认为,胡塞尔的“意向性本质直观”不过是人们交互主体地、观念地、逻辑地把握事物的纯主观意识形式,是观念的符号。但实际上,人们对事物的观念把握或“本质直观”,如果脱离人们的社会实践及主体际交互主体的语言交流,它们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这就需要对人们是怎样通过社会实践和相互间的语言交流而形成了他们关于对象世界的对象意识、以及这种对象意识的双重认识构造和“四肢结构”关系予以理论的解析。于是,广松涉独具特色的认识论由以形成。  相似文献   

5.
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意识"之觉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辉 《中州学刊》2005,2(5):152-155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意识"的全面觉醒,其核心在于文化"民族性"意识的觉醒.这一觉醒的契机源于抗战时期文化人的极度活跃和"文化抗战"论的兴起、"新启蒙运动"的影响以及大量党内外文化人奔赴延安,这一觉醒有力地推动和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构成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体系乃至整个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语言意识是借助语言手段及联想场而形成和外化的意识映像的总和.语言意识具有人本属性和民族属性.任何语言意识都是具体某个民族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跨文化交际的实质是两种或多种语言背后意识映像的交流,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对话.语言意识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体现了其认知功能、交际功能、情感功能和元语言意识功能.  相似文献   

7.
战后日本右翼否认侵略,篡改历史,引发了三次历史教科书风波。日本历史教书问题的实质是为侵略战争翻案。日本不承认侵略的原因在于美国对日本的扶植政策埋下的祸根;战前“皇国史观”的根深蒂固;“新国家主义”和大国意识的膨胀以及右翼思想的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8.
悲剧意识是中国现代文学超越传统文学的个体和群体的审美文化自觉。本文对中国现代文学悲剧审美意识进行了深入探索,认为中国现代作家的悲剧审美意识主要体现为以悲剧的理念方式表现社会人生,感知传统文化的负面对于现代文明的阻拒,探究人的价值的毁灭以及民族生存困境缘由,是一种既具个体色彩更具群体乃至时代色彩的悲剧情思。浓厚的民族意识、文化悲剧意识和生命悲剧意识,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悲剧意识的精魂。  相似文献   

9.
自明治维新始到中日甲午战争,近代日本社会在摆脱身陷殖民地危机的同时,通过发动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侵略战争,完成了近代帝国的构建,在帝国形成过程中日本社会朝野上下普遍形成了带有日本文化特征的帝国意识。蓄积于日本社会内部的皇国思想和扩张意识成为日本近代帝国意识形成的思想基础,而明治天皇则成为日本社会转型时期帝国意识的内核和推手,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的意外获胜恰成为近代日本帝国意识形成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略论近代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意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意识形态,是爱国主义精神之源。本文认为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使民族意识形成,突破了传统民族意识的范围,促使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近代民族意识将民族性与社会性融为一体,将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融为一体,将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融为一体,将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融为一体,曾在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发挥过重大作用,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太平天国史上,其实存在着一条"儒家化"的人才观轨迹.从杨秀清关于"英雄"标准的思考,到李秀成"择才而用"的人才观,最后落实到锺良相的"招贤十条",太平天国的"人才观"在儒家化的轨道上艰难摸索.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儒家化"道路,太平天国才可能在人才问题上淡化宗教色彩,寻求社会合作,转变习惯的以征贡为特征的施政方式,减轻留给民众的恐怖印象.  相似文献   

12.
《谗书》是晚唐小品文的代表。因为屡试不第的遭遇,《谗书》表现出鲜明的抒情特质,包括彰显个人价值,批判现实社会,且有对权位的期待。《谗书》还富于理性色彩,它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对经典进行有意的误读,并总结历史规律。《谗书》篇幅简短,将经验世界和历史世界相贯通,强化语言的情感表达,这些都有助于实现情、理的交融。总之,《谗书》具有情理兼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五四爱国主义在继承传统士大夫济世拯民、爱国报国精神的同时,更赋之以全新的内涵。它摒弃了传统士大夫对于君主权威的依附人格,代之以生机勃勃、个性独立自主的民主气息;它饱含着浓烈的忧患意识,又充满着源于开放意识的信心与乐观;它不是盲目的“忠君报国”,而是立足于“科学”、“民主”之现代意义上的理性爱国。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文从教育的内容、形式、方式、方法等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客观认识高校扩招后的教育质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林  刘六生 《学术探索》2004,(6):126-128
高校扩招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 ,树立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人才观和质量观 ,对高校扩招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客观认识 ,是高校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自由是实现主观目的、满足个人欲望的一种行为状态。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人的行为都是自由的,自由的实现需要一定的行为状态:一、尊重他人是实现自由首要的行为状态;二、限制个人欲望是实现自由必需的行为状态;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实现自由基本的行为状态。  相似文献   

17.
在<行为的结构>一书中,梅洛-庞蒂希望通过研究行为来理解意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批判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他指出人的行为是一种"象征行为",人类秩序是一种比物理秩序和生命秩序更为高级的、能够"知觉"到人类生命自身丰富意义的秩序.从现象学的角度出发,梅洛-庞蒂把知觉主体由"意识"转向了"身体",知觉对象由"物理对象"、"私人感觉"、"感觉材料"引向了"人的意向性活动",知觉的效用由获得"纯粹的知识"指向了发现"人类生命的意义",从而将知觉问题引入一个新的方向,也为我们重新触及真、善、美的问题开显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This research examines how homeowners and renters were impact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9. We build from the hypothesis that homeownership provides people a sense of stability which decrease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feel stressed as a result of financial hardship. Our study tests whether owning a home affected either the degree to which lower-income households experienced financial hardship or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perceived they were financially stressed. Using a sample of lower-income borrowers who obtained affordable mortgages through the Community Advantage Program (CAP) and a comparison panel of renters, we collected data on the effect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From a portfolio performance standpoint, CAP loans have performed relatively well. Our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finds that, although both renters and owners experienced similar levels of financial hardship, the homeowners were less psychologically stressed overall and reported feeling more satisfied with their financial situation.  相似文献   

19.
在美的形而上学视域中,世界是以一即一切与一切即一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而幸福感则源于对世界的这种审美观照。由于审美观照方式不同,个体的幸福感也就不同:它们分属于酒神型与日神型这两大类型。幸福的获取有待于幸福人格的重建,这意味着人从本质上要成为游戏的人。现实中对于幸福的追求是生命的一项冒险与挑战。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未必能获得幸福,反倒会遭遇痛苦;然而,这种痛苦的承担却成就了生命的崇高。  相似文献   

20.
尚岩 《阴山学刊》2006,20(4):61-62
每球得分制的实施,要求运动员必须全身心的投入比赛。敏锐的观察力是梯高个人战术意识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比赛胜利的有利保障,顽强的意志品质是确保最佳竞技水平获得与发挥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