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保障和改善农村养老的法治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法学视角而言,农村养老问题是一个法治问题。农民养老对法治存在依赖关系,法治通过保障公民权为保障和改善农村养老保驾护航。我国目前的国情决定了保障农民的养老权益只能通过法治。加强农村养老保障法治建设,夯实保障和改善农村养老的法治根基,是保障和改善农村养老的基础工程。这就要求树立科学的法治理念,完善农村养老的法律体系,切实实行保障和改善农村养老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明显,民族地区的农村养老问题,由于其所带有的民族性,使其在我国民族关系的处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家庭养老是目前民族地区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模式,而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农村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化,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面临许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家庭养老作为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其内涵、内容、目标和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此通过重新陈述“家庭养老”这一概念来分析家庭养老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并通过与社会养老的对比分析,探索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养老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并结 合我国社会经济条件,就目前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作者提出,未来我国 农村应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体,社会救助、社会照料和 社会福利服务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论“孝”与农村养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孝道是几千年来维系我国家庭养老的道德支柱,孝与养老有着内在的联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及以后,我国农村的养老方式仍然是家庭养老。为此,必须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孝道,并加强时新孝道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将新孝道精神贯彻于养老立法之中,使道德和法律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确保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得以妥善地解决。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黑龙江农村养老救助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救助作为最低层次和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的最后屏障,也是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目前,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等特点,农村养老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因此,黑龙江农村社会保障当前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完善农村养老救助体系。具体操作时,可从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整充实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等方面,逐步加强与完善黑龙江农村养老救助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农村养老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我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和农村老人的自身特点以及农村目前的经济社会环境,决定着农民养老任务异常艰巨。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又由于农民交费能力低、方案设计不完善、政府投入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其有效性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从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出发,建构家庭、社区、社会相结合的综合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8.
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与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老人口的激增,农村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快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大组成部分.当前,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面临一系列困境.要破解难题、突围困境,应加强制度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增强服务能力、做好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9.
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是一种“家庭供养 居住在家 社区服务”的局部社会化养老方式。其中,家庭供养是核心,居住在家是表现形式,社区服务是关键。在农村,发展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不仅具有现实基础,而且有利于形成农村社区管理和农村养老相互促进的机制,因而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养老需求和供给矛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赵茜 《西部论坛》2016,(5):34-41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家庭代际分离现象日益凸显,传统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出现危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广,为农村居民养老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支持,也建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其保障水平不高、保障范围有限,也进一步弱化了农村家庭养老。对新疆M村的田野调查显示,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其中维吾尔族居民的家庭养老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养老正式制度还不能完全有效发挥其保障功能时,应重视家庭养老这一非正式制度的功能。不但要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拓展保障范围;还应基于一定程度代际分离的现实重建农村家庭养老制度,使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成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两个支柱”。  相似文献   

11.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面临着养老意识淡漠、赡养权利保障不力以及孝道伦理弱化等方面的严峻挑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构建以国家养老保障为主导、以家庭养老保障为主体、以社区养老保障为补充的多层次保障体系。从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完善法律、养老保险制度、探索社区养老模式以及和谐家庭关系等方面人手,综合治理,提高农村养老质量。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农村养老保障一直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最薄弱环节.在我国经济的转型时期,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发达国家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实施的经验,本文认为,在目前国家财政比较困难的条件下,我国农村养老可采取自下而上的内敛型养老模式,这一模式是转型期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人口城市化与人口老龄化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家庭养老面临危机,家庭主导养老和社会主导养老都不能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基层农村创造性探索的家庭——合作养老,作为一种过渡性养老方式,其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动员了乡村的养老资源,通过变通的方式既保持了乡村养老传统,又满足了老人离家不离村、继续感受家庭亲情、乡情和子女照顾的需要。这一方式的乡村社会环境支持,还面临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乡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传统养老文化的自身现代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因此构建农村养老服务长效机制尤为紧迫。但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影响、政府在养老服务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存在偏差、政府财政投入不足以及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农村现有养老服务资源的创新利用不足等,构建农村养老服务长效机制面临挑战,主要是农村的老龄工作基础薄弱、养老保障水平低、机构养老发展缓慢、多层次以及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贫困老年人养老服务严重缺失等。鉴于此,构建农村养老服务长效机制,必须优化政府职能定位并制定科学规划、提高农村基础养老金和医疗保障水平、制定农村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支持措施、探索和创新农村适宜的机构养老模式、积极打造农村区域性日间照料和服务中心、做好农村养老服务顶层设计并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探索农村以地养老以及以房养老新举措,从而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中国农村现有养老模式的分析,提出居家养老是今后农村养老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6.
提高农村社区的组织化程度是推动农村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解决农村养老困境的有效途径。基于对全国农村互助养老案例的扎根理论研究,探索农村互助养老社区组织化的实践逻辑。研究发现,农村互助养老组织化是组织化的过程、结构和基础的有机统一。农村互助养老可持续运行依赖“熟人社会”环境、集体经济和基层自治的底层逻辑,政府和社会推动组织化需建立于其上。促进互助养老的可持续运行的关键在于建立互惠均衡、权责明确的契约关系,提高个体与组织的关联程度,激发个体的参与动机。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结构松散、基层自组织薄弱、服务存在单向性、治理主体的权责分配失衡制约着农村互助养老的可持续运行。农村互助养老应当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与村庄的资源禀赋相结合;重视底层逻辑建构,培育老年人自治组织;优化治理主体间的合作结构;创新互助养老运作模式,提高社会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备受关注,而中国的老年人大多在农村,所以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尤为重要。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从家庭规模和农村人口劳动力外流两方面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谭利龙 《南方论刊》2023,(3):47-48+59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自我养老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应有之义。研究通过回顾农村不同时期的养老模式,理顺农村养老的发展历程,然后指出现阶段农村养老的发展方向,探讨自我养老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继而分析目前农村自我养老所遇到的困境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养老模式比较及中国农村养老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养老问题的重点、难点也在农村!古今中外的养老方式总体上不外乎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这两种养老方式各有其深厚的文化价值根源、特定的社会物质技术条件及经济基础、相应的社会政治制度为保障,与一个国家特定的国情、社情适应。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为前提,充分发挥两种养老方式的优势,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妥善地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养老文化因素是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的重要因素.由于文化是制度的基础、土壤,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及其功能的充分发挥从根本上依赖于文化创新;而且,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的累积和沉淀下来的精神要素,相对于社会变革和制度变迁的客观要求来说,往往具有滞后性.因此,探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契合,必须从文化层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