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与语言的关系最为密切,诗歌在观念、形式、技巧方面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台湾诗歌自光复以来经历了"战斗诗歌"、现代诗、乡土现实主义和多元化时期几个阶段,在诗歌观念与艺术上几经变革,而所有这些变革也都首先在语言中体现出来。可以说,台湾当代诗歌史就是在诗歌语言方面不断实验探索的历史。从语言出发应当能够窥见台湾当代诗歌演变的主要秘密。  相似文献   

2.
张晓平 《学术界》2007,(1):204-208
台湾现代主义诗歌是在独特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生存时空下产生的现代艺术。诗人们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时空意识。透过台湾现代主义诗歌的生成和其中表现出来的时空意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台湾现代主义诗人的审美经验和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3.
林耀德论     
本文对台湾青年作家林耀德的小说、散文、诗歌以碇文学评论作了比较全面的评述,并分别揭示了它们的各自特征及其在台湾文学界的反响与地位。作者认为,林耀德现象的出现,预告着台湾新生代作家的茁壮成长,表明严肃文学在消费文化的狂潮中仍能继续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4.
诗性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性智慧,铸成了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诗歌的诗性特点,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性思维的整体观决定了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总是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视为一个具有普遍联系的整体,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视为一种既相互冲突、相互矛盾又相互包容、相互统一的辩证性关系。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性思维的想象性类概念决定了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诗歌用现代诗性隐喻表现出了对作为整体象征的理想的精神家园的中国大陆以及作为具体象征的中国大陆的自然世界的向往与追寻。三是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诗意性和审美性决定了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对汉语中的象形性、暗示性、模糊性三个方面的诗性因子的激活与强化。  相似文献   

5.
从修辞学、诗学视角出发,以隐喻为切入点,对台湾“现代诗派”诗歌文本中的隐喻模式、隐喻的生成机制、隐喻类型、隐喻意象以及隐喻的本体与喻体双重视野之间的距离等因素进行的综合分析显示:台湾“现代诗派”对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习染和反思过程大致经历了技法移植、西化质疑和传统内转等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诗歌中的隐喻在共时层面上分别有着相对稳定的深层结构模式,即替代式、范畴错置式和虚实结合式,而在历时层面上则呈现出隐喻风格从夸饰性到抽象性最后向明喻化演变的轨迹.在这一演变历程中,隐喻以“纯粹语言学的否定性策略”,不但实现了台湾现代主义诗歌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一脉相承的“先锋精神”,而且在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观念进行反思的同时,推进了台湾“现代诗派”不断走向艺术自律的过程.以此为基础,重新发掘出了杨炽昌及其所倡导的风车诗社对台湾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先锋性实验价值与贡献.  相似文献   

6.
论余光中的乡愁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银廷 《东岳论丛》2002,23(3):123-125
乡愁是台湾社会独特历史条件下民族感情的一种体现 ,而乡愁思亲是台湾诗坛 5 0年来最流行的主题之一。余光中的乡愁诗在他的诗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 ,格外引人注目。余光中个人的人生体验 ,就是游子的生活 ,因此他的诗歌中表现出了离开母体的思念故园的痛苦情绪及民族的自尊心 ,而且包含了古典的、传统的意识与乡土的、民族的观念。因此可以说 ,余光中诗中的乡愁意识是传统意识及民族意识的反映 ,而且是诗人选择的两岸沟通的文化角色和相应的文化使命与艺术追求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吕进 《江汉论坛》2007,10(3):121-123
世界的艺术思潮有一个东西方的逆向展开的现象.就中国新诗而言,大陆和台湾诗歌也在逆向展开,其中心轴在守常和先锋,这是一个民族诗歌历史的分化.去掉诗的守常倾向,就会重复台湾诗歌走过的弯路;去掉诗的先锋倾向,就会重复大陆诗歌走过的弯路.  相似文献   

8.
复义是狄金森诗歌中主要的艺术手法之一。狄金森诗歌中的复义主要包括词汇、修饰性短语和整首诗等。狄金森诗歌中的复义丰富了其诗歌的内涵和意蕴,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复义使狄金森的诗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效果,产生了一种朦胧美,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狄金森诗歌中的复义是构成狄金森之谜的一个主要原因,正是她诗歌的多重性吸引着众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9.
梁笑梅 《江汉论坛》2005,(3):100-104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在不同的文化空间广为传播,深受读者的喜爱,在大陆的传播也处于持续升温的状态,从各种选录和品评来看,我们发现余诗始终是选家和评家视野中的亮点。从文学传播的视角来考察和描述余光中诗歌的传播情况,认真研究余光中诗歌的传播技巧,总结其有效传播的成功经验,可以从一个新的维度来进一步观照和体认余光中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诗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后中国诗歌会诗人群是中国诗歌会所倡导的左翼诗歌运动在抗日民族战争中的继起和发展,经历了聚合、兴盛、转移和复兴的历史发展过程。民族解放意识是他们诗歌的思想特质、价值取向原则与审美意识的灵魂。他们紧紧抓住诗歌大众化这一核心问题,推进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其大众化探索主要集中在旧形式利用、方言诗创作和开展朗诵诗运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歌中的色彩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洁 《江汉论坛》2003,(2):115-117
本文从绘画艺术中的色彩学理论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威廉斯在其诗歌中如何借助于色彩丰富的表现力,注重色彩的视觉艺术效果,触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从而最大限度地释放诗的能量。威廉斯的诗歌是对日常生活中蕴涵意义的强烈观照和明晰展示,同时,其诗歌还体现出现代主义诗歌的巨大实验力量——诗歌与绘画这一对姊妹艺术的合作。他对现代主义诗歌的多元化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钟玲的系列性台湾女诗人、诗作评析,体现了女性批评的要求与精神。(1)执著于女性的视角,注重女性经验在诗歌创作、读者接受及批评思维中的作用,呈现出一种感受——描述型的思维特征。(2)在文学中尽力伸张女性的地位,并通过系统总结台湾女诗人的诗作,伸张正在文学中高涨的现代女性意识。(3)求实的批评态度,谨慎的批评方式。并充分肯定男诗人在女性主义诗歌的理论与创作方面所作的贡献。但是,钟玲的批评思维,在女性生理经验与艺术的审美特性交汇处,主观的理性抉择有时不够明晰。  相似文献   

13.
台湾现代派诗歌独特的文化内涵刘红林台湾现代派诗是追踪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发生发展起来的,具有西方现代派诗歌的一般特征:承袭其以个人主义和反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世界观,标榜自我,走向内心,强调表现潜意识,等等。但是,它毕竟是生长在台湾特殊的土壤里,无论怎样...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我国“诗教”的开创者。他十分重视诗歌在人的道德方面的教化作用以及“兴观群怨”等各种社会作用,但他却忽略了“诗教”中的极其重要的美学作用。受孔子的影响,后人对诗歌的美学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的环节。诗歌之所以千百年来流传不衰,主要是诗歌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美”是诗歌中一个极其活跃的因素,诗歌中的美学渗透作用同样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
周航 《云梦学刊》2014,(4):109-114
王学忠是河南安阳诗人。他的诗歌为底层民众立言,以愤怒、呐喊的姿态尽情揭露社会假丑恶现象,在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诗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王学忠诗歌现象”。他诗歌中的平民意识与抗争思想,以他最初儿童诗歌中的悲悯情怀为源头.在社会急剧的转型过程中,他的诗歌精神得到升华,最终形成了他“平民诗人”的特征。他的诗歌对当下诗歌创作具有一定的导引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穆旦诗歌中,“时间”既是一个核心意象,又是一个贯穿性的主题.穆旦诗歌对“二十世纪”、“八小时”等现代时间概念的书写,揭示了人在“现代”的困境和无奈,洞穿了“现代时间”中的生存黑洞;穆旦诗歌对“季节”的现代性透视,彰显了现代生命个体崭新的时间体验,并因而拓展了“季节”书写的审美维度和现代内涵.在对时间经验的多层面书写中,穆旦诗歌展示了“时间之流”中不断挣扎的现代自我,企图抵达时间密道中的灵魂拯救.  相似文献   

17.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中,爱国主义思想一直是重要内容之一。从汉代开始,内地有不少杰出人才远戍西域,他们中的一些人留下不少描绘西域山水风光及人事活动的诗歌。虽然个别作者在部分作品中曾流露出消极悲凉情绪,但不能否认爱国主义是这些诗歌的主要内容。因此描绘西域风情的诗歌是我们的一笔优秀的文学遗产,我们应该研究它,继承它,以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新文学。本文想就这些诗歌中的爱国主义内容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事象"是古代诗歌研究中的重要概念,相较于传统诗歌所提出的"意象"概念,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若"意象"的产生是针对于唐诗这种偏重抒情达意的诗歌类型,那么"事象"的提出则是针对宋诗这种偏重议论说理的诗歌.在宋代陆诗的众多事象中,"卧听"是一个特殊事象."卧听"在陆诗中的时间、位置,以及陆游卧听的对象和卧听时的心态,都是我们研究陆游诗歌的新方向.对陆诗中"卧听"事象的研究,是我们打开陆游诗歌内蕴的一把新钥匙.  相似文献   

19.
家的建构与认同是余光中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余光中诗中的家园意识表现出了中国此前诗歌中从未有过的复杂性与现代性.它不仅指涉着离家与思家之苦,而且也指涉着无数大陆人被集体放逐于台湾孤岛后再被放逐于异国的漂泊之苦.家对于余光中诗中的漂泊者而言,不仅意味着一个安身立命的避风港.而且也意味着它能为漂泊者的身份找到意义上的确切地位与归宿.  相似文献   

20.
唐代诗序是表述诗歌理论的重要载体,空前繁荣的诗歌创作总以独特的文学观念为理论支撑。唐代诗序阐述诗歌创作的价值取向,追溯诗歌体裁的历史演变,总结诗歌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确定未来诗歌发展的格局或憧憬未来诗歌的总体艺术风貌,形成一种唐代独特的诗史现象,因而对推进文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