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长期以来江南社会经济这一课题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其中关于江南商业的研究因为关系到对明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估计,讨论更是一度热闹非凡。范金民先生关注这个热门课题,但并不热衷于概念之争,而是潜心于江南商业实态的研究。他的新著《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是对江南商业进行全面研究的第一部专著。该书的特色有四:其一是系统性,全书5章,在对江南商品的生产、流通、市场、以及江南的商人商帮作扎实研究的基础上,为我们描述了明清江南商业发展的概貌,理清了江南经济发展的线索,回答了商业兴盛与江南社会社会经济相互关系的一些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正在进行一项伟大的事业:要在一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推动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变迁。这一历史变迁是人类文明的重大变革、发展和飞跃。无疑,在这一历史变革中,物质的、经济的、技术的甚至制度的变革,都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以至于当我们说“发展是硬道理”时,实际上主要是说经济发展。但是对于现代化变迁而言,更重要、更根  相似文献   

3.
明宣德五年,嘉兴府因人多赋繁,由三县析为七县.面对地域内存在的水潦旱魃及海溢,平湖、嘉善、海盐三县及所在省、府承袭历史传统,重视河海整治及筑堰修埭,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并通过种种途径发展城乡商品经济,大量兼具新旧质素于一体的的社会公益组织也由此而萌生,使区域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变迁,至清代中叶嘉兴府下民间有"金平湖、银嘉善、铁海盐"之谣,喻指三县的富庶及其差异.三县在地理环境上属于典型的江南地域,其"金银铁"铸造过程及内涵,折射出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变迁的雏形.  相似文献   

4.
老问题与新方法:与时俱进的明清江南经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对20世纪以来国内明清江南经济史研究中几次大的“范式转换”过程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主张运用环境史方法,以一种不断变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人口压力、环境变化、市场变迁、阶级分化等诸多因素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进一步揭示明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化和转变,努力建立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5.
唐宋之际,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从社会发展来讲,这一变革即指唐宋江南的崛起,至迟到北宋末期江南已经超过北方成为全国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本文认为,这一经济景观的出现与江南自然环境的根本性改观及北方自然环境的残破有关,南北自然环境的变迁导致了宋代江南的崛起。  相似文献   

6.
宁坚 《西部观察》2004,(10):54-57
他们的语言历经600多年变迁未被周围方言同化,他们的衣着历经600多年的发展仍然沿袭明清江南汉民族服饰的特征,他们的信仰与中原汉民族文化信仰如出一辙,他们的戏剧曲调至今还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重要的是,他们的文化既有独立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有中原、江南文化的遗存,在长期的征战给养和征战耕读的生活中,他们创造了自己独有的、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化,这就是贵州大山里的屯堡文化.……  相似文献   

7.
郑国 《兰州学刊》2006,(8):49-51
“鬼神救国”论是近代各种救国言论之一,其荒谬性不言而喻。考察“鬼神救国”论对于更深入地剖析救亡局势下不同群体的心态与命运,更全面地叙述近代中国思想变迁的历程,具有一定的意义。以灵学为例,“鬼神救国”论者认为“鬼神之说不昌,国家之命遂促”,主张“藉神道之糟粕,挽末流之颓靡”,而反对者则针锋相对地认为“鬼神之势大张,国家之运告终”。“鬼神救国”论的泛滥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背景。  相似文献   

8.
论明清江南社会的结构性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明清江南社会的结构性变迁王翔中国历史上充满着旧王朝的衰败与新王朝的重建这种循环模式,因此,一个王朝的衰落以及随之而来的一些社会弊端的矫治,并不一定就是整个旧秩序的瓦解。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应是一个把中国历史不可逆转地导离它的老路,并在社会和思想的构成...  相似文献   

9.
一、引论:魏源——超越龚自珍,林则徐的大里程碑式的人物 当我们探讨封闭的、中世纪的中国,究竟怎样走向世界、走向近代,与“近代世界”建立联系,成为“近代世界的中国”这个历程时,我们不难发现:发生在1840——1842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不仅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而且成为这个时期的“中外古今”的汇合点;就在这个“中外古今”的汇合点上,有一位标志着古老的中国,力图以独立的地位,开始走向世界,走向近代与“近代世界”建立正常联系的大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就是魏源。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发展中,社会变迁主导着教育的变迁是一大主流,教育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商人则是传统教育贬抑的对象,社会地位很低.三者关系在近代发生剧变.近代中国内外交困,教育变革成为社会改革的突破口,教育变迁引发社会变迁,商人在近代经济力量增强、社会地位上升,成为连接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经济的中介.由此,近代商人推动了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成为社会改革的先声,教育变迁推动了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系统联系 ,具有指引、导向、规范、制约和教育的效应 ,对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一种法律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共云南省委开展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既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思想发动,又是一次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活动。在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中,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解放思想,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的突破;要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解放思想,在转变政府职能上实现新的突破;要围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来解放思想,在激活社会力量和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要围绕扩大对外开放来解放思想,在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要围绕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来解放思想,在干部作风上实现新的突破;要围绕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旋律来解放思想,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上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寻求哲学合理的存在方式,是今天困扰人们的重大课题之一。在此问题上,最为根本的是如何理解哲学与生活的真实关系,即回答哲学究竟应成为人的幸福生活的"主人"还是"仆人"。在哲学史上,以传统形而上学为代表的哲学形态长期以来把成为人"幸福生活的主宰"作为哲学的使命,其结果导致了人的思想和生活的抽象化。这是哲学陷入深层困境、人的思想和生活陷入深重灾难的重要根源。抛弃和摆脱成为人"幸福生活的主人"的欲望,甘心成为"幸福生活的仆人",这是哲学的重大觉醒,也是兑现它为人类服务诺言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4.
袁盛勇 《河北学刊》2003,23(1):118-121
大众化是周文文艺思想与实践的精髓。要想全面而透彻地把握左翼文艺特别是延安文艺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不了解他的文艺大众化思想是不可能的。它主要由以下四个层面构成:1.文艺家“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要写出真正的大众生活;2.要运用跟反映大众生活相一致的大众化形式;3.大众化“不是迎合大众,而是提高大众”;4.大众通讯网的建立,“使大众化文化运动,真正成为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15.
潘涌 《南京社会科学》2012,(8):114-118,108
教师教育的关注重点已从职前向职后延伸,而教师在职培训的根本蜕变取决于范式转型,即从"专家中心"到"教师个人中心"。师本培训关注每个具体、生动和特殊的教师"个人主体"而不是抽象、集合、概念化的"类主体",师本培训符合国内外教师培训的变革走向。它尊重教师个人建立在自己意愿和兴趣、特色和潜能基础上的特殊发展需求,将教师个体本身视为一种重要的培训资源而不仅仅是培训对象,评价重点则是"后培训时期"教师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唐华全 《河北学刊》2002,22(1):137-141
唐肃宗朝的宰相政治具有人数多且更替频繁的显著特点。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肃宗即位前曾遭受权相的政治迫害 ,故即位后便始终抱有防止宰相专权的指导思想 ,并采取了种种限制和削弱相权的措施。而这些措施的实行 ,虽然杜绝了宰相专权 ,但客观上又导致了宰相内部纷争不断、行政效率低下以及宦官专权乱政等新的政治弊端 ,从而给当时“安史之乱”的平定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邓阳  关俊 《阴山学刊》2007,20(3):17-20
重“理论”与重“实用”体现了中西传统思维差异的一个方面,这一差异使中西学术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同时也证实了理论学科强大的生命力。对这一差异及其产生的结果的研究为美学发展应采取的学术态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晚清时期 ,重商思想已成为广泛的社会思潮 ,并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清政府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规 ,刺激了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同时 ,重商思想对资产阶级的形成和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直接影响到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围绕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深入思考和积极实践,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董丽敏 《社会科学》2007,1(3):174-183
近年来的文学期刊研究常常和“公共空间”理论结合在一起。在这样的思路下,像《现代》杂志这样的文学期刊其倾向总是被简单归结为“去政治化”,从而被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空间”。但是,通过对刊物宗旨、编辑方针、作家群落、批评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可知,在左翼与右翼之外建构文化场域是《现代》的现实生存策略,在“去政治化”的表层之下隐藏着的“文化政治”才是《现代》杂志基本立场所在,从而认为《现代》杂志摸索出了政治与文学潜在的曲折的结合这一不发达国家特有的文学范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