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有学者否定夏、商、周三代国家广大疆域的存在,认为早期中国只是邑的聚合体,其疆域是不连贯的,尚未形成“面”的疆域观念。这种看法缺乏坚实的证据。夏王国应已大体确立了广域国家的疆域形态,商周时期又拓展而充实之。商王不只关注具体的邑,也关注邑间成片的领土。周王将土地和民众赐予贵族并根据需要对侯伯进行册封或徙封,均显示了周代疆域之广大。早期国家疆域的边界虽具有模糊性,但并非不存在。商代“内服”“外服”均是王廷设官以治理的区域,而周人对何处属其领域、何处非其领域亦有相对清晰的认知。夏商周三代与秦汉在疆域形态与观念方面并无本质不同,只是统治方式与强度有别。相较不连贯性,早期中国“疆”“略”有别的特征更具代表性。“疆”是王国设官征赋、实施稳定统治之区;“略”则是王国影响所及之区,其地通常不置常设机构,暂不属王国疆域,不过却属于其势力范围,也是其疆域的盈缩区。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代的诸侯国中,莒国是一个疆域较大、经历复杂、有一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兼并战争中曾崭露头角的国家。然而由于司马迁的《十二诸侯年表》没有把它列入,《史记》中无一《世家》记载其事迹,故历来史学界很少提及。近二十年来,随着东夷古国史研究和当地文物考古工作的开展,莒国史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莒国的时代、姓氏、疆域、盛衰、结局和地位,作一综合的考察,以求对莒国的历史有比较全面的、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是一部专门研究十六国地理的著作,但该作谬误甚多。本文分误入境外郡县、州郡县统属错误、部分郡县失载、同一地前后重出、引证史料错误和史料所系郡县错误等方面举例述其谬误所在,以便于更好地参考利用此书。十六国疆域研究的难度较大和洪亮吉对史料缺乏考辨,是《十六国疆域志》中舛误甚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1931—1945年14年间,东北三省(包括东蒙地区)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之地。日本侵略者利用其扶植的伪满政府通过其控制的文化机构与报刊,对东北沦陷区实施了文化再疆域的殖民手段。在这样的再疆域时空中,文学形态呈现出两种维度:一是通过隐忍、委婉的方式表达抗争的精神;二是在殖民者操控中以“服务战争”、宣扬“东亚共荣”与“中日亲善”为目的的献纳之作。通过对《盛京时报》文艺副刊,以及沦陷区的文化形态、诗人气质与旧体诗创作的考察,旨在说明东北沦陷区的爱国知识分子们在被压迫与被殖民的境遇中,并没有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脉失去生命的气息,在殖民与反殖民、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中,日本侵略者意欲对东北沦陷区的文化再疆域企图并没有取得其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西汉长沙国建于高祖五年(前202年),废于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其疆域主要在今湖南地区。 高祖五年,“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1],始建长沙国。吴氏传五代,历46年,至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以无嗣国除。景帝二年(前155年),封庶子发为长沙王,复置长沙国。刘氏七代八传,历164年(其中绝嗣2年),至新莽始建国元年废。长沙国与西汉王朝同始终,是西汉历史上重要的诸侯国之一。 由于年代久远,文献资料对长沙国的记载很少,因此,对长沙国历史的认识和研究更多地依据考古资料。自1951年长沙发…  相似文献   

6.
王健 《殷都学刊》2002,(4):12-19
古代国家的政治疆域是统一王朝中央权力控制下的、具有大致范围的政治统治区域。夏商周三代文化的“平行并进式”特点 ,决定了夏商周三代政治疆域的传承与包容关系。三代政治疆域有四个显著的特征 :一、政治疆域的模糊性和多变性 ;二、早期国家政治疆域中的数都并存意义 ;三、政治疆域中的“点”、“面”与“虚”、“实”关系 ;四、三代政治疆域统治传承的法理性。  相似文献   

7.
孤竹国作为我国北方最早建立的方国,传国千年,其经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华夏文明影响甚深。孤竹时期的农业经历了由萌芽到规模生产的过程,主要从学界对孤竹农业经济的观点、孤竹国农耕环境以及主要的农业生产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揭示其对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做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论古代边疆民族与疆域研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国家与疆域,应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一体结构大小及所管辖的民族、疆域的实际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论述为依据,树立在民族、国家与疆域研究中的同一性史观。在研究中应分清一体内的中外与一体外的中外的不同,在认识上力求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与民族、疆域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孤竹国是商代北方重要侯国(今河北卢龙及毗邻地区为孤竹古国的核心区),是中国孤竹文化的发源地。以夷齐精神为代表的孤竹文化对燕文化乃至中国儒家文化的形成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也对朝鲜、日本等国思想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孤竹文化是冀东文化之始祖,中国儒家思想之源泉,东方道德文化之滥觞。  相似文献   

10.
孤竹国是商代北方重要侯国(今河北卢龙及毗邻地区为孤竹古国的核心区),是中国孤竹文化的发源地。以夷齐精神为代表的孤竹文化对燕文化乃至中国儒家文化的形成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也对朝鲜、日本等国思想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孤竹文化是冀东文化之始祖,中国儒家思想之源泉,东方道德文化之滥觞。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考证了孤竹文化的四个标记:首阳山、孤竹器皿、孤竹、孤竹语言。"首阳"意思是东山,不是专名。孤竹器皿中的"亚"只是个方框,"微"应是"微子"。"孤竹"指"天子",古代君王自称"孤"也来源于此。综合而言,孤竹国的民族语言应是匈奴语。  相似文献   

12.
许多专家沿用汉末学者观点,认为今山西闻喜乃古曲沃。但结合考古资料以及史籍人文地理资料分析,在晋国早期就出现的古曲沃应在晋国始封地内,即只能位于司马迁《史记》所记载的:“河、汾之东,方百里”的唐地,而闻喜并不在晋始封地之内。  相似文献   

13.
历史叙事实则体现了写作主体的精神动态,通过历史叙事呈现,我们可以洞察主体意识形态走向。鉴于台湾文学史的特性以及两岸相隔的现实,大陆的台湾文学史写作更突出了距离对视中包含的种种政治文化想象,通过考察历史叙事提供的言说疆域版图,一方面可以探掘这一想象空间的多面维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完善学科的发展建设。本文选择刘登翰、杨匡汉、黎湘萍以及朱立立等所撰写的几本台湾文学史著作为样本,试析大陆学者台湾文学史理论视野的位移及其背后意识形态的变动。  相似文献   

14.
胡适认为,白话是"活"的语言,言文一致,优美而适用。他从白话化和历史进化的双维同构视角,发掘、建构了一部中国白话文学谱系,并且指出它是中国文学的正宗。他认为大多数唐诗都是白话文学、或近于白话的作品,代表着文学演进的正确方向。这种新的阐释不仅是对唐诗遗产价值的肯定,也是对东方文化中具有普世意义成分价值的维护。胡适的"白话文学(唐诗)"观与他对祖国本土文学资源有较多的感性认识相关,但主要还是得益于世界文化史、科学史和学术史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日韩两国建交后,关注的焦点从"政治逻辑"转向"经济逻辑",并执意将历史问题与经济问题脱钩,努力发展和扩大政治经济关系和军事交流,以建立"新型伙伴关系".但是,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始终是横亘在日韩之间的最大障碍,两国在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上摩擦丛生、龃龉不断.每当两国出现历史纷争和领土争端,首当其冲的便是作为两国合作最为敏感的军事交流.  相似文献   

16.
林华东 《浙江社会科学》2012,(7):111-118,159
《史记·东越列传》记载中的西汉东瓯国内容简短,故其国都所在,至今仍是一大悬案。2006年9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温岭市大溪镇塘山村北发现了一座西汉之时平面呈"甲"字形的大型土坑木椁墓(M1),附近又有一座城址,发掘者遂宣称东瓯国都在温岭大溪,而塘山大墓则是东瓯王陵。本文从其古城方位与规模、塘山大墓及其随葬品特点,并通过对东瓯国史料、疆域和方言的全面剖析,以及温州的历史沿革,结合考古文物新发现,从而主张东瓯国都应在温州市区,温州建城实应始自公元前192年。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述了Soghd(粟特)一词在古波斯、希腊史料中的不同称谓,并根据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考辨了不同历史时期粟特地的范围。本文还甄别了中国史籍所记康居、康(国)、粟弋、粟特四个概念,认定今日学者所论魏晋至唐来华的"粟特人",实际上主要由粟特地区的月氏人和粟特土著人两种人构成。本文认为,应把隋唐昭武九姓之民称为"九姓胡",而不径称"粟特人"。  相似文献   

18.
马将伟 《兰州学刊》2007,(6):148-150
金圣叹在《水浒传》评点中对其结构予以了高度关注,认为"精严"是这部巨著结构上的一大特点.而这恰恰是讥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之结构为"缀段体"的西方文论家所忽视的.他的这一结构观念又是和中国传统文论中的结构观念一脉相承的,是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简牍帛书与文献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起简牍、帛书的重大考古发现 ,足以影响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 ,修正过去人们对古文献传播方式的观点。《周易》、《诗经》、《孙武兵法》等典籍的出土 ,结合某种文本自身存在的内证 ,以及其他文献的记载 ,我们可以认识到古文献流传的两种根本方式 :一是静态的 ,被埋入地下的文献出土了 ;二是动态的 ,在人间流传的文献 ,后来出现了差异。现在是建立科学文献学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