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释“幽默”     
《辞海》、《辞源》等辞书把“幽默”解释为“深静”、“寂静无声”。此种解释,乃系承袭《史记注》而来。《史记·屈原列传》:“《怀沙赋》曰:‘眴兮窈窕,孔静幽墨。’”王逸注:“孔,甚也;墨,无声也。”《史记》作者及后代词书编纂者显系将“幽默”一词看作同义连属词。“幽”取“幽静”义;“默”取“默然无声”义;“幽默”合解为“寂静无  相似文献   

2.
范兆飞 《兰州学刊》2005,(6):238-240
晋文帝司马昭存废长立幼之心,埋下晋武帝与齐王攸斗争的祸根.西晋开国之初就酝酿着晋武帝维护血脉传承与齐王攸觊觎皇权的激烈斗争,这是西晋政治发展的暗流,若隐若现.齐王攸之死存在可疑之处,极有可能是晋武帝所为.文章同时指出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校勘记所没校出的一处错误.  相似文献   

3.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群冰从西下 ,极目高兀。”句中“兀”之“”(“危高”义 )音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版 ) 6 1页注为“c敶” ;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 ) 4 0 7页此字“按”云 :“当依《广韵》读慈切” ,不为无据。然而查阅现行各大辞书 ,并无此音。一、《说文·山部》(中华书局 196 3年版 190页下 ) :“ ,危高也。从山 ,卒声。”二、《康熙字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 2 13页 :“《广韵》慈切 ,《集韵》《韵会》《正韵》昨律切 ,并音谇(z挷)。”三、《中文…  相似文献   

4.
张俊成 《殷都学刊》2009,30(4):9-12
爻族为殷商重要的族氏,文章通过分析古文字材料及传世文献认为爻族和攸族分属商代不同的族氏,非一族一地.山东滕州一地和爻族地望有很大联系,滕州地区很有可能就是商代爻族居住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5.
“绩”字是古清入声字,变读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情况比较复杂。属于异读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曾两次对异读字进行审音,把“绩”字先后定为阴平和去声,引起字典和辞书对“绩”字注音的混乱。本文从“绩”字历史来源的角度进行探索,提出自己对“绩”字读音问题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古代汉语中,复合词的词根义以成词词根义居多,不成词的词根义较少。古成词根义在现代不同地域的汉语系统一部分仍保持旧有的成词性质,另一部分则变成了不成词词根义。不能明确区分词根义的成词与否往往会导致把不成词义当作成词义单用的错误和单字义释注的欠缺。词根义进入具体的复合词结构时,有的仍保持原本的状态,有的却会发生一些类似音位的条件交体一样的变化。对词根的固定义和变义性质认识的不足导致同一部辞书内义项建立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晋书》记载的影响,学者一般都将太康元年视为晋武帝时代政治的转折点,但是这一看法实际上反映了唐人的观念,并不契合历史事实。从西晋政治演变的内在脉络而言,咸宁二年是更值得注意的年份。该年晋武帝病危时拥立齐王攸的密谋以及杨骏封侯这两件事虽然不太为学者所注意,但都对西晋政治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前者彻底激化了武帝与齐王攸的矛盾,成为武帝后期一系列政治纷争的源头;后者标志着外戚势力在西晋政治中的崛起。武帝为了巩固皇权,抑制宗室、功臣势力,重用在曹魏时代默默无闻的外戚杨氏,将其作为一种异质力量引入西晋政治,改变了西晋政治的权力结构。因此,咸宁二年对于晋武帝一朝的政局具有转折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未央宫是汉代著名宫阙,史籍多有记述。然而此宫何以命名“未央”?似有探究必要。 据字典:“未”字数义中一作“没有”、“不曾”解;“央”字也有数义,一义为“尽”、“完了”。“未央”一词,古籍常见,意犹“未尽”、“未已”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第三册《口技》小“会宾客大宴”的“会”字课本与《教学用书》均以“集会”作注。“教学建议”又说“会”的“适逢”又与今义略有差别,则又与注释不一致。笔者认为在此应是“恰巧、适逢”之义。原注脱离h言环境,把多义词“会”单义化是不妥当的;且把古词本身具有的含义说成是占今义略行差别,也是不准确的。《辞海》中对“会”什11)的注释有问个义项。其中第一个义项是“合,聚合;会合”,这是基本义。与之们近的是“集合”义。但《目技》的“会”是口技表演者的行为动态,据上正文意,应是“正好碰上”或”恰巧遇上”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清代科举制义的“经学”书写,可以从制义的经学属性溯源、经学书写的多途经学面向、清代经学生态等三方面作综合分析。制义是经学注疏外化的表现形式,经学则是制义最基本的属性。以注疏、考据、公羊学为制义,不仅使制义出现了否定自身的动向,而且反哺经学,两者源流同贯,孳乳相生。制义话语融于经学语境,淡化与消解了“代圣贤立言”的立场,由纯粹的文学性转变为经学创作,改变了以经作传,以传作注,以注作疏的学究式书写,凸显出经学嬗变过程中的自我创新和自我肯定,为传统经学注入了新的时代因素,推动了经学的顺畅传播,是科举取士时代背景下经学研究新的形态,昭示了清代经学之所以鼎盛的另一个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11.
“再拜”释义零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拜”本来是一个动词,表示一种礼貌的行为;“再拜”还是一个敬词,表示一种礼貌的态度,其用法由来已久。古代文献的整理者们常常忽略这一点,导致“再拜”的“注释”和“译文”辞不逮义;参与辞书编纂的学者们有时也会忽略这一点,其结果是“再拜”条目的“释义”不能尽如人意———即使是经典辞书,也不能例外。  相似文献   

12.
<正> 照抄旧注与随文生训,是编写字典、词书的大忌,但翻开旧的字典、词书,可以说随处都能发现。照抄旧注,就是说词书编者,并没有将文义真正弄懂,只是看到旧书上的注解或旧的字典、词典上的释文,就生拉硬扯地搬了来,写在词书上。编者自己不知是什么意思,广大读者就更莫名其妙。试举几例说明: 《广韵》之韵“孜”字下的释文为‘”处也力笃爱也”。后出的大型字典、词书,经常照  相似文献   

13.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它出自《战国策·齐策》,目前大学、中学语文教材均选有此篇,但是对其中一个词,历来未有确解,今特申述之。文章写到邹忌进谏之后,接着一段是“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其中“时时而间进”一句中的“时时”,历来注家大多未作注解,盖以常义对待。而作注者,又望文生训,以今义误解古义。如目前电大所用的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注为:“时时、经常、往往。间(jiàn)间断、间或。”这样一来,“时时而间进”就成了“经常地间或进谏”,岂非前后矛盾。其实,“时  相似文献   

14.
1985年沈有鼎先生在一次讲《墨经》的课程中指出:“‘攸,不可两不可也’,在‘不可’中间加‘两’字,‘不两可’是矛盾律,‘不两不可’是排中律.”并且认为:“《墨经》拿不常用的‘攸’用为逻辑术语,是说一对矛盾判断,过去把‘攸’完全改为‘彼’是没有脑子的.”沈先生还让我们把有的“彼”字改为“攸”.除了把“彼”改为“攸”,我们持相反意见外,其余我们认为沈先生的见解都是正确的.我们认为把“彼”都改为“攸”不一定合适的理由如下:一则张惠言据说校经,作“彼”.二则“攸”一般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所”,如“君子有攸往”(《周易·坤卦》).或者放在主语与动词或形容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如“风雨攸除”(《诗经小雅·斯干》).或者作处所讲,如“为韩结相攸”(《诗经·大雅·韩奕》).也就是说,“攸”字多用于动词前面或放在主谓之间,不如“彼”灵活,指代性更广泛.还有更主要的一点是,“攸”的古汉语涵义“所”、“就”、“处所”与辩似乎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而“彼”有“相对”的涵义,它可作指示代词,指代“那”与“此”相对,如“息壤在彼”(《战国策·秦策二》),又可指代“别人”、“对方”与“己”、“我”相对,如“知己知彼”(《孙子兵法,谋攻》),而辩不能一人去辩,  相似文献   

15.
谈"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辞书误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华 《学术研究》2007,(5):158-158
关于成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僵”,有的辞书注为“仆倒”(《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4页);有的则释作“僵硬”(《汉语大字典》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缩印本第94页)。究竟何解为确,我们先考察“僵”的词义演变过程再作讨论。  相似文献   

16.
说“尼”     
所联所尼"一语出自《山海经·大荒北经》,其全文为:"共工之臣,名曰相德,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统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想,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初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晋·郭噗注云:"邹,呕,犹喷阿;尼,止也。"又《尔雅注})中云:"尼者,止也,止亦定。"郭氏认为"尼"是"止"的意思,与"定"是同义词。这一解释来自《尔雅,释估》,以后的字典、辞书,皆把此义作为"尼"的常用义收录。对《山海经》中'尼"字的解释,历代各家皆祖《…  相似文献   

17.
杨之《洛阳伽蓝记》由正文与注文合体构成的撰述体例,虽说是直接受到六朝时“合本子注”佛书体例的影响,其实,它更是那个时代流行“合本子注”体式风气的产物,进一步追溯,渊源所自,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史官文化和经学训诂。六朝时名僧盛行“格义”之风,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本子注”现象步入佛学廊庑,并在其中不断升华,进而为如杨之等杰出作家和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照模式  相似文献   

18.
孟子自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当弟子问:“何谓浩然之气”时,孟子回答中有“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一语。“配义与道”当作何解释?自汉代至今,注家均无例外把“浩然之气”同“义”与“道”相配,赵歧、朱熹、毛奇龄等甚至干脆把“义”与“道”合而为“道义”一词,以与“浩然之气”相应,这似乎已成千年定论。然而问题正出在这千年定论上。“道”虽是道家学派的核心范畴,但并非是道家的专利,儒有儒道,墨有墨道,诸子百家莫不如此,只不过含义不同于道家之“道”而已,在儒家学  相似文献   

19.
宋明理学非儒家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至今,理论界都认为理学是儒学,以为其“义理”学说之“义”出于孟子,“理”是从《周易》中“体贴”出来的。作者认为欠妥。《孟子》没有与理学内涵相同或相近的“义”;“理”也不是从《周易》中“体贴”出来的,二者均源于术家韩非的“义理”学说。理学由“义理”学说具体化出的治国方针和基本哲学理论也源于术家韩非。且理学的经典《四书集注》不代表儒家思想。因为《四书)的重点在《大学》、《中庸》,二者均贯穿韩非术家的“义理”思想,而对《论语》、《孟子》的阐释和理解,既要参照《大学》、《中庸》,又要以理学家们所注的“义理”思想为根据。于是,《四书集注》就成了盗版的《韩非子》。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若将理学当做儒学,就不会走出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西厢记》杂剧第三本第三折中有段唱词:“自从那日初时想月华,捱一刻似一夏,看柳梢斜日迟迟下,早道‘好教贤圣打’。”这里“柳梢斜日迟迟下”,字面意义很明白,但“好教贤圣打”却颇为费解,历年各家注本均未得到文通义顺的确当解释。王季思先生《集评校注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注为:“贤圣,犹云圣贤”;第一本第一折注为:“贤圣,王伯良曰:‘北人称菩萨神,不曰圣贤,则曰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