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地区环境污染状况受到财政分权程度和城镇化水平的影响.采用中国30个省域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及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和城镇化对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的财政分权体制易于刺激地方政府发展高污染、高经济效益的工业产业,因而不利于环境污染的减少;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以城乡均等化为标尺的门槛效应,城乡均等化水平较低时城镇化会导致环境污染增加,而城乡均等化水平较高时城镇化不存在这种负面效应;财政分权易于导致城乡差距扩大,进而会加剧城镇化的环境污染效应.应合理设置财政分权度,改革晋升考核体制;加强城乡均等化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一般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而中国的特殊国情使得收入分配也是城镇化发展中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运用中国2001—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1)从总体上看,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受教育水平提高对中国城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具体从收入分配内部来看,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农民收入结构变化均对城镇化进程产生了正向效应,尤其是农民务工、务农收入的差异显著推进了城镇化发展。3)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存在差异的背景下,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对城镇化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与东中部相比,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对其城镇化发展的促进动力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3.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同时也对城乡管理创新和区域治理提出更高要求。镇改街道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益探索,文章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和总结。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镇改街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镇改街道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同时总结了镇改街道后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旨在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与发展理念促进镇改街道的稳步发展,推进城市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4.
关于推进西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乡一体化发展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推进西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西北地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具有来自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诸多制约因素.推进西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应当加强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打造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另一方面,应当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城乡资源的互动,发挥组合效应,走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逻辑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战略和城镇化战略是当前中国发展的两大战略,是文明转型的内生性需求与新动力机制,两者的协调发展可能解决一个系统性问题——文明的城乡一体化。文化产业的城乡分化是传统/现代两种文化价值和诉求的现代境遇,以及市场机制、政策机制的合力作用。两种文化价值内在的互补性,以及中国多种文明形态长期共存的现实,需要两种文化的协调发展。城镇化即是当前二者协调发展具有中间性质的时空场域,而政策在当前城镇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推动力。如何有效降低其对文化空间、产业和市场的负面影响,在重视文化发展的经济型动力机制基础上,从价值理性的高度对城乡文化的一体化实践展开方向性预设。以多层级多空间的产业结构,多元评价的指标体系,重构网络化的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交互空间,从而推动城乡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城乡文明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城乡一体化是一种社会变迁过程,其目标在于通过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发展结构下乡村社会的地位痛苦问题,建立起平等、互荣、共促的新型城乡一体发展场域。建构城乡一体化发展场域是一个多资本综合动员的过程,文化资本是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人的现代化发展是推进民族地区文化资本积累和实现更好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城乡差距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差距大,城镇化滞后是制约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因素。探寻适合中部地区的城乡差距及成因,促进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快速健康发展,对于推进中部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述了中部地区城乡发展现状,分析了中部地区城乡关系及城乡差距,并在城乡发展现状和城乡差距的基础上,探讨了中部地区城乡差距产生的原因及缩小城乡差距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困惑和方向困惑与城乡一体化之间存在着并非人们通常认为的或然关联。 目前新型城镇化推进中面临的“承载力有限、凝聚力不足和带动力弱”等诸多困境与城乡一体化诉求紧密相关。由于忽视对城乡一体化作用的深刻认知,缺失对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之间辩证关系的科学把握,增添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和理论困惑;而实践中一些错误的行为理念和施策,导致新型城镇化陷入困境。探索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有助于突破新型城镇化困境,提升发展成效,更攸关新时代新型城镇化的行为方向和中国特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全面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二者不但在社会主义本质体现和城乡资源要素协同方面存在共同质态属性,而且客观存在“共生演进”和“互动演进”的规律关系。这种“共生互动”的内在关系决定了二者之间相互依赖、互为目标的手段关系。以新型城镇化为动力引领,形成双螺旋式共同发展模式当作为未来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由于城乡差异的存在,互联网发展和普及带来的数字红利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和时变性,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非线性影响,且这种影响受到城镇化水平的制约并表现出地区和群体异质性.采用2003—2018年中国31个样本省区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倒"U"型非线性影响;互联网与城镇化融合发展可以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更强的抑制效应,且互联网发展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促进效应大于城镇居民;互联网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受到城镇化水平的制约,且大部分省区市的城镇化水平还未达到最优临界值,具有一定提升空间.因此,应注重互联网发展的整体推进和区域差异,致力于多维度降低城乡数字鸿沟,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以制度创新促进城乡要素合理双向流动和要素红利释放,通过互联网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疑难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具有关联性,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实现城乡一体化需要解决四个难题:一是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二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三是实现城乡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四是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平等权利.只有促进城乡的深度融合,才能使它们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发展需要遵循“政府主导、城镇联动、全员参与”的建设规律.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所采取的“田园城市”“工业化与城镇化并重”和“城市农村一体化”等发展模式具有可借鉴与复制性.有鉴于此,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及城乡一体化经验可以“镜鉴”到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中,并立体化绘就出“科学发展先行、社会需要导向和多元成本分担”的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建设蓝图,并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新时代意涵.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和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实现区域内部统筹城乡均衡发展.从长远来看,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佳契合点.青岛市近年来创造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当前,青岛市推进农村城镇化,就要在制度创新上做文章,创新协调发展机制,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体现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全面性、协调性、融合性、互补性;制定城乡一体化规划,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城镇网络,引导城镇集约化发展;推进"二元经济结构"改革有实质性突破,扫除农村城镇化的体制性障碍;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铸造城市之魂,探讨符合建设国内著名中心城市、国际知名城市要求的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中心(重点)镇--一般镇--中心村的多元化、多层次城市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将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分解为对外开放程度、教育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采用2005—2015年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进行夏普利值分解,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市场化和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较大,而对外开放、教育发展和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较小.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快经济和金融发展以及推进城镇化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采用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模型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呈现倒U形曲线,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教育发展、金融发展、经济发展、市场化和城镇化等因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越大.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金融发展以及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推进城镇化,在诸多矛盾中,资金问题仍是主要矛盾之一。结合大庆市实际,就金融如何支持城镇化建设,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郊经济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萍 《天府新论》2004,(3):60-62
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郊经济发展对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城郊经济发展既有利于增长城市经济实力,完善城市功能,又有利于带动农村城镇化进程,是推动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要扭转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就要重视发挥城郊经济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的功能定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由极化效应向扩散效应调整的过程,实现了由“农村服务城市”向“城市带动农村”的转变。强化扩散效应,对于扎实推动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阐析城乡共同富裕理论意蕴的基础上,梳理了城市对农村扩散效应的微观要素、中观产业、宏观发展三重路径,要素扩散与产业扩散是发展扩散的基础,城乡发展扩散表现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城乡扩散效应的驱动体现在要素价格机制、产业链条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及政府调节机制等方面,且受到主体因素、客体因素、渠道因素与制度因素的影响。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需要强化城市扩散强度,提升农村承接能力,促进产业链条衔接与城乡融合,优化城乡制度安排协同供给。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路径。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活动最基本单元和主要载体的村域,正发生着从经济、社会、文化到人全方位深刻的变化,处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对于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以综合信息服务站为纽带,整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综合性、交互性、及时准确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综合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打破村域相对封闭、自我积累式的发展轨迹,加快农民成为现代社会主体,加速村域文化重构,推动村域经济和社会转型,推进村域融入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青海藏区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起步晚、进程慢,对新型城镇化秉持科学的认识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处理好既要新型城镇化发展,又要保护和利用好传统文化,使二者不但不矛盾,而且在实施过程中相得益彰。为此,应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加快工业化进程、强化传统文化保护与促进其产业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以福建省作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测度的实证分析对象,从空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四个维度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1年,各维度指数得分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城乡空间一体化对福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推动作用最大,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城乡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财政支农比、城乡教育服务均等化与人均绿地面积。  相似文献   

20.
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城乡基础教育、城乡医疗卫生、城乡社会保障、城乡就业与住房保障、城乡社会管理与文化共享)、12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基础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两步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省域2012年城乡社会一体化指数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中等水平阵营"已经形成;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部与东北水平较高,中、西部水平较低的状态。基于我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的现状,建议我国城乡社会一体化过程中:一要抓住"人的一体化"这个核心;二要制定政策既要统一也要体现区域、省域差异性;三各省要注意做到全面发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