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表明,立足于民族村寨的特色经济发展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以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为表征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既是民族乡村特色经济构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民族区域社会经济和谐互动发展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2.
贫困和发展是21世纪中国西北乃至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面临的极为严峻的生存挑战和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是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的突出难点,本文利用对民族贫困社区的调查和访谈数据,从民族社区农户基本情况、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社会生活等方面,对民族贫困地区社区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发现造成民族地区贫困的基本根源,从而为全面制定新时期民族贫困地区扶贫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民族经济法是我国法律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民族经济法制建设,有助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本文就此谈一点浅陋着法。一众所周知,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经济发展如何,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主义制度下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程度和社会的安定团结。然而,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分布  相似文献   

4.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和居民收入等方面.这种滞后对西部地区和全国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的和谐、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等都带来不容低估的负面影响.保证在制度、政策和法律上的有效供给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摆脱滞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从宏观上看,民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协调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决定了经济法将在民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经济法要从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两方面入手:在经济立法中充分考虑民族经济利益;建立合理的民族区域财税调控制度;加快循环经济立法;同步建立起市场培育法律制度、规制法协调制度和区域经济协同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6.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贫困程度深重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少数民族人口和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重合.要充分认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长期性、艰巨性,必须分两阶段实施贫困地区发展目标.转移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转型加速使西部地区的社会结构、民族关系和民众的政治参与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矛盾和冲突空前激烈,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构成了极大威胁。应整合西部地区的社会结构,进一步推进西部开发,解决各宗教之间、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政治制度文明建设,为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奠定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人力资本及其制度的契合为切入点 ,就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供给、制度绩效和对策建议进行了论述。人力资本积累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得以实施的关键和突破口 ,但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受制于制度的约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供给是相对丰富的 ,但正式制度短缺与非正式制度短缺仍然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瓶颈 ,实证调查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也证实了这一点。为此西部民族地区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增强教育法律制度供给 ,创新经济制度 ,加大教育投资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形成人力资本开发的多元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等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的功能逐步弱化,需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理论上来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反贫困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度模式、制度设计、制度实施等环节中。民族地区积极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在预防和缓解农村老年贫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与制约因素。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加快实现人群全覆盖,建立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加大中央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了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的成就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西部反贫困的几个制度创新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1)按照新时期的特点对反贫困战略作新的调整;(2)建立覆盖广泛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3)调整宏观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对西部农村反贫困的财政投入;(4)以农户能力开发为重点,实施教育扶贫计划;(5)改革劳动就业制度,为西部农民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6)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生产组织结构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民族法律资源可以促进和保障西部及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国家对西部及民族地区投入的兑现,保障国内外资金和技术进入方的合法权益,为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要克服我国现有民族法制体系不够完善、民族地区一些落后的风俗习惯和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的不利因素,借鉴外国立法经验,充实我国民族法律资源,贯彻自治法、用活自治权,严格执法、强化监督,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民族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2.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努力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民族区域自治法》则为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法律保障。当前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除了做好与一般地区相同的工作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增强依法办事意识,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工作,是当前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两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法治社会的背景下,适用刑事和解制度不能简单地进行法律移植。在遵循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以及刑罚谦抑化价值理念的基础上,摆脱民族地区刑事和解本土化的现实困境,建构适应民族地区本土化的刑事和解路径,以期实现民族地区刑事司法制度的一体多元化格局。  相似文献   

14.
作为后进的经济转型国家,我国的行业协会存在诸多法律问题,对行业协会的经济法确认与规制是必要的。行业协会的功能和特征决定其是经济法主体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确认其经济法的独立主体地位。行业协会的经济法规制应系统化,包括完善经济法主体制度、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和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在内的各项经济法制度。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4,(6):205-211
经济法作为适应法律的社会化诉求而诞生的新型法律部门,市民社会是其赖以存在的社会根基,社会本位是经济法的基本立场和归宿。中国经济法的社会观应该立足中国,借鉴并整合现代和当代市民社会的特点。经济法的价值目标为社会整体利益,这一命题是在社会本位观的基础之上,通过正常的逻辑推演得出的结论,是对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超越与反思,也是经济法得以存在与发展的要件之一。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相互渗透与相互联动过程中,社会整体利益作为一个独立的利益单元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确认和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也成为法律制度安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济法天然地担负着全面确认和实现社会本位的法律功能和作用,实质正义是经济法的价值目标——社会整体利益的存在理由和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6.
反贫困模式不仅仅是方法的集合也是各种再分配关系的集合;反贫困模式以致贫因素为依据可以分为环境治理模式、经济开发模式、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和公共产品保障模式;通过对反贫困模式研究发现,无论在贫困产生的链条上还是在反贫困实践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制度性的根源和法律的缺失;针对此现状,必须加快反贫困立法构建、反贫困模式创新以及深化相关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制度创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动力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制度是制约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关键性因素.在一定的技术和社会条件下,制度的改进与创新,往往可以在短期内极大地改变社会的面貌.西部民族地区属于中国总体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型地区",当前,能否顺利实现制度创新,建立起既能容纳和促进社会现代化变迁、同时又切合民族地区实际的现代制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民族地区社会现代化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四川民族地区农村发展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加强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既是社会公正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健全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济制度,是推进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反贫困机制的效率可以从流程管理和运行结果两个方面加以衡量.我们强调流程管理,实质上就是考察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运行结果也可以从政府主导的以获取社会效益为主导的效果和既产生社会效益又会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市场机制效率两个角度加以分析.本文从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中提高反贫困机制运行效率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提升其运行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集中论述了西部大开发与我国的民族宗教问题的关系。认为西部大开发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我国的民族宗教问题 ,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 ,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要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可能引发的涉及民族问题的各种社会矛盾 ;强化民族经济立法和执法工作 ,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提供法律保障 ;对西部地区的宗教问题要加以妥善解决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要坚决打击分裂祖国的境内外敌对势力 ,确保西部大开发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最后指出 ,要完成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历史任务 ,解决好我国的民族宗教问题 ,关键是干部。所以 ,必须切实加强对西部地区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