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龙建 《天府新论》2008,13(2):60-63
日本的主银行制度在促进融资效率和加强公司治理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谁来监督主银行".研究表明,交叉持股和持债削弱了利益相关者控制风险的动机,存款人作为仅存的约束主体,很难有效约束银行.中国银行体系和监管体系与日本案例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国有银行公司治理和银行监管都是当前改革的侧重点,提高市场约束仍然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对做为其进行侵略战争主要帮凶的银行界,按照经济复兴和经济民主文化方针进行了整顿和民主改革。到1954年日本基本上已建立起一个以大藏省为统帅、日本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骨干,以其他政府和民间金融机关为补充的较健全而完善的银行体系。探讨银行体系的特点及其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我国银行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本主办银行制度是以主银行为中心、维系银企之间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的行为方式和规则。这种长期关系的维系依赖于隐性市场契约 ,属于半企业半市场性质 ,具有不稳定性。主办银行制度的有效性依赖于相对封闭的经济、金融发展环境 ,它对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日本企业融资空间拓展 ,使主办银行制走向瓦解 ,由此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的发育和崩溃。主办银行制成为开放条件下日本经济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日本主银行体制与建立我国主办银行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建辉 《天府新论》1998,(6):14-16,85
日本主银行体制分析在日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主银行深深涉足于其关联公司的经营事务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主银行体制”。所谓“主银行”就是指与公司保持长期而密切联系的一两家主要银行,它对公司拥有互惠的股本所有权,并提供债务资本,双方长期保持密切的综合往来关系。“主银行体制融合了银行与企业、企业之间,以及银行与监管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几乎每一个日本企业都与某一定银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包括贷款,但也涉及债券发行支持、股权投资、支付结算帐户以及各种不同的信息和管理方面的服务。”[1]谈到兰银行体制,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 2 0 0 2年日元贬值的原因以及日元贬值度对于日本经济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日元贬值主要是由于小泉政府推行结构性改革不利导致投资者丧失对于日本经济信心以及日本政府市场干预。日元贬值可能在推动净出口增加和增强央行解决银行体系坏账能力方面对日本经济复苏起到积极作用。但是 ,考虑到净出口在日本GDP比重的较小比例、日元贬值对于亚洲经济的负面影响和日本与亚洲周边国家形成的独特国际分工体系 ,日元贬值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将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的经济增长依赖于货币供给量的持续增加,货币供给的大小与银行体系的性质及其健全程度成反比,因此较不健全的银行体系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最终却一定会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健全的银行体系与较快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社会的两难选择。银行体系性质的设计不是任意的,是经济发展和国家利益竞争需要的结果。尽管是金融危机的策源地,但从国家利益竞争的角度出发,相比于西欧和日本等国的银行体系来说,美国仍然会保持健全程度较弱的银行体系。我国也须保持现有性质的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朝鲜战争后,因特需订单高涨,日本经济再次面临经济危机的危险,而朝战后的东亚冷战拯救并复兴了日本经济。朝鲜战争后为实施东亚冷战战略,华盛顿向日本开放美国市场,对日本产品实施零关税。美国支持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加入科伦坡计划,通过与欧洲多国签订三边协定,帮助日本重返国际经济体系。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获取特别是美国、东南亚、欧洲市场的进入为日本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创造了条件。东亚冷战背景和美国的远东战略为日本实施"经济立国"和"经济外交"创造了绝佳条件,美国的东亚冷战思维也希望日本能够成为一个地区强国协助美国实现远东冷战的目的。美国东亚冷战的历史性"恩赐"使日本能够幸运地搭上美国的东亚冷战战车,日本也在1967年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起飞。  相似文献   

8.
论日本科技发展战略的转换——从吸收到创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对其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即要从“吸收型科技发展战略”走向“创造型科技发展战略”。日本在科技战略转换的过程中,通过实施制度创新、人才制度创新、科技评价体系创新等政策,已经初见成效。日本科技战略的转换将对提升它在世界科技领域里的地位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日本是否能够彻底实现转换,即彻底摆脱“吸收与改良”,成为真正的原始“创造、创新”国家,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验证。  相似文献   

9.
网络空间治理和网络安全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治理与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IT立国战略"背景下,日本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建立了一整套颇具特色的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在对日本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和特点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网络安全战略观和国际化策略背后的实际动机,以及从中折射出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网络空间主权的态度,提出对于我国网络安全体系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日本亚太战略在其整体外交战略中占据绝大部分比重.近年来在美国"重返亚洲"的背景下,日本亚太战略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互为策应、高度共振,主要任务在于维持并强化美、日主导下的亚太体系和秩序,重点应对中国崛起对地区和全球政治格局带来的挑战,确保并增进自身呈相对下滑趋势的政治地位、经济繁荣和安全系数.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对华战略仍将居于日本亚太战略的核心位置,并给处于"复杂调整过渡期"的中日关系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银行制度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是近代信用制度的重要机构。在各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银行都是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而演进发展的。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银行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三十余年,在日本经济恢复和高速度发展当中银行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在日本,金融实际上起着产业活动动脉的作用。银行与企业紧密结合在一起,银行信贷为重、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在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银行对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积极作用,了解战后日本银行制度的特点以及它在高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情况,对于我国当前的银行改革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12.
丁扬 《理论界》2005,(11):191-192
20世纪末,日本经济陷入了战后最长时间的经济衰退,这一衰退既有日本经济自身的客观原因,也有日本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失误所导致或加深的原因。本文通过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次经济衰退,分析了日本政府在三次经济衰退中执行的战略,重点突出了经济战略失误与日本经济衰退深化间的内在联系。在总结日本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战略提出了必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日韩知识产权战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正式启动实施.至此,中国、日本和韩国这三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三个经济体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知识产权战略,然后对中日韩在专利领域的战略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FTA战略与东亚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对外贸易政策也随着全球FTA的迅速发展而做出了重大调整。2002年10月日本外务省在外交政策上正式制定了《日本FTA战略》,规定了日本发展FTA战略的具体目标和步骤。日本的FTA战略已经超过了其原有的经济意义,必将对东亚经济合作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以来,同日本和东南亚经济相比,美国经济之所以能持续高速发展,关键在美国确立了知识经济的国策,率先步入知识经济高速公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就是说,在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中,知识经济已成为主体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6.
金融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一个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金融发展理论及其跨国经验研究的一个基本结论是,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同时经历了经济增长和以银行中介为主体的金融发展过程。已有中国经验研究文献表明,加快银行体系改革、推动金融发展应该成为中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美国学派:推进美国经济崛起的国民经济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主义和内向型工业化道路是美国经济崛起的秘诀,美国学派为之提供了由生产率立国、保护性关税、国内市场、利益和谐与国民银行构成的一整套国民经济学说和政策方针。这是一种有关落后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大国如何实行经济赶超的经济学说,对德国和日本的崛起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美国保护主义抬头和全球化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重新发掘美国学派关于美国经济崛起的经济学逻辑,对于我国启动内需、重新审视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得失和研究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发生了演变。主要是减少法人之间的交叉持股 ,注重发挥机构投资者股东的作用 ;加强证券市场对公司的治理 ;削弱了主银行对公司的控制 ;改革董事会制度 ,引入外部董事 ,导入股票期权制度等。这种演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近十几年日本经济的持续萧条以及全球性市场竞争的加剧。  相似文献   

19.
日本跨国公司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本地化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日本制造业主要跨国公司对中国直接投资现状与特征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日本跨国公司在推进对中国直接投资本地化战略过程中,投资动机、生产体系、管理体系和技术转移方面的调整与转变,并分析了其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朱玛 《南方论刊》2005,(6):33-34
两个世纪以前,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被视为社会财富生产的主要要素;一个世纪以前,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一国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现在,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正在使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成为衡量一个社会能否快速进步与发展的关键。因此,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甚至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角度。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实行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日本2002年以政府知识产权战略会议的形式发布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口号,并在日本推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这份《战略大纲》提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四大战略(知识产权创新战略、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知识产权应用战略、知识产权人才战略),并明确提出要在海外实施全面取缔侵犯日本知识产权的行动。由此可见,日本已由“技术立国”到“知识产权立国”的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