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民族和睦是我们这样由众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块重要基石。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打击民族分裂势力、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巩固民族和睦、创造社会和谐的政治前提。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永久民族和睦的经济保障。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强化民族凝聚力,是巩固民族和睦的重要心理条件。  相似文献   

2.
国民素质不仅是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公民意识和道德素质。国民素质的提升将会增强社会凝聚力,增加社会认同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实现。我们要对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管理模式进行合理吸收,为我所用,吸收他们的精华,提升和增强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一致共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需要民族凝聚力提供精神支撑,而社会和谐可以为全面提升民族凝聚力提供可靠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确立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新起点 ,指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遵循的原则 ,提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战略措施、战略步骤和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方针。  相似文献   

5.
民族服饰符号与民族认同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立 《殷都学刊》2013,34(2):110-114
民族服饰是民族的“徽记”,记述着民族的历史、阐释着民族的故事,被誉为承载民族文化、传递民族信息的“动态化石、鲜活历史”.辨族别异的区分功能、恪守礼仪的规范功能、凝聚情感的整合功能,是服饰符号典型的文化功能.民族服饰潜在价值的极大彰显,有助于激发民族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凝聚民族共识,有助于增强民族成员对群体的依附感、归属感,有助于增强民族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继而对民族认同感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戴小江 《理论界》2006,(3):157-158
中华文化将中华民族联成一体,形成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当代中国,弘扬和创新民族文化,有助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振兴民族精神,创建具有鲜活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研究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创新,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说明在新世纪大力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性、紧迫性 ,说明中华民族凝聚力对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和途径。论文首先从新中国综合国力的变化、从时代特点和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 ,强调要把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从保障我国的政治安全与现代化的顺利进行来考察增强综合国力问题。其次 ,论述民族凝聚力的含义、结构 ,说明它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它是综合国力的发展动力和精神支柱 ,起着价值导向、鼓舞和激励、协同和整合、抗拒外侮与外部压力等作用。最后说明民族凝聚力推动综合国力发展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伏羲氏既是中国古史系统中原始渔猎时代的一位英雄,也是中华统一文化的缔造者。有关其传说和文化创造活动对于促进海外华人的民族认同具有独特的价值: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文化",这种本源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伏羲文化中的龙图腾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象征;伏羲文化是一种"和"文化,其融合性能很好地阐释海外华人心中的民族情结和中国理念。深入研究伏羲文化中的统一思想,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是国家维系自身统一性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提高中国各族人民对当代中国社会基本制度的认同,强化中华民族共享的文化价值观念,增强各民族人民共属一体的归属感,最终提升人们的国家认同感起到巨大作用。美国在强化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特别是在维护联邦统一方面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仕民 《社会科学家》2006,3(2):200-202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建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的原动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克服文化糟粕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的形象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深刻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单关系到我们的诗文的美学特征,而且也关系到我们文学的民族特色。从表层看,文学批评中的这种说法更多地表现了技术性问题亦即语言的运用功能问题。其次,表明了不同的人格修养,不同的生活阅历,如画的境界是不一样的。第三层的意蕴是,真正的艺术必须有真正的艺术鉴赏者才能实现其价值。“诗”和“画”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诗”不一定就是一般的诗,“画”也不必是一般的画,这两个词的运用实际表达了一种美学上辩证的境界,这也是本文所特别强调并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家经济安全理论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价值体系的内容之一,在本质上是一个在规避风险条件下实现更高的对外开放效益的问题.是关于在开放条件下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否继续有效实现对本国经济的管理,国家经济命脉是否会被外国资本所控制,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是否会中断,国民经济作为整体能否有效抵御来自外部的冲击,尤其是如何防范长期积累的国民财富免遭在顷刻之间大量流失的问题.本文将就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理论起源和国家经济安全维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软权力在当今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稳步提升“软权力”。公共外交是世界各国塑造本国形象,增强软权力的重要途径。文章试图探讨开展公共外交对提升国家软权力的具体作用,并提出中国发展公共外交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政权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社会的整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国家的建构是一个政治权力自下而上集中和自上而下渗透的双向过程.由不同层级的国家机构构成的政权组织体系则是实现权力集中和渗透的必要条件,由此开始了"政权下乡"的过程.传统社会实行"县官治县,乡绅治乡",国家治理是"无根的统治".20世纪下半期,由于底层经济社会的变革,使国家政权在乡土社会扎根.但国家政权对乡土社会的渗透也面临基层官员自我利益扩张造成政治阻隔等新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的农业结构战略调整,不仅是适应加入WTO的市场导向调整,而且是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正在热烈讨论甚至有争议的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智 《学术探索》2004,(10):90-94
在国际政治领域 ,国际威望既是各国政府所追逐的战略目标 ,也是谋求国家战略利益的重要手段。国际威望的树立取决于良好的威望政策的实施。二战后 ,尤其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 ,在诸多威望政策中 ,从对外宣传发展出来的文化外交越来越成为关键的一环。作者从现实主义到建构主义的视角转换来阐明文化外交在国际威望树立中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危险性旅游项目安全保障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兴起的高危险性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随之而生的各种旅游安全问题也极其严重。本文分析了高危险性旅游项目的概况、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高危险性旅游项目安全保障系统,以期解决高危险性旅游项目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具有民族特色、实践性和自觉能动性的高层次的人类精神,是民族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集中体现,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标记。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系统的“以民为本”思想,此后绵延不断,传承至今。古往今来,它为中华民族的多数人民所信奉,为志士仁人所倡导,也为历朝历代统治阶级程度不同地接受,由此推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因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观念。当代共产党人提出“以人为本”观念,是对“以民为本”思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李萍 《齐鲁学刊》2006,(1):18-22
社会信任建设可以构成社会资本并制约一个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华民族由众多民族构成,民族传统精神可以为社会信任建设提供思想资源,而且民族间的信任精神本身又可以丰富今日中国社会信任建设。要发挥民族传统精神的作用,还需着力解决一些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WTO,将通过经济、文化对教育的间接作用和对教育服务市场本身的直接开发两个层面影响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与变革。由于民办高校有着与公办高校不同的特点,中国加入WTO,后民办高校将表现出自己机制上的优势,同时也面临更大的生源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