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在端木蕻良看来,一件艺术品是否伟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学的深度。他的全部创作,都表现出一定的深度感。可以说,“深度”是他小说创作的一个突出特征。这种深度感是靠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多种努力实现的,也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作家通过明确的理性介人来实现作品的深度.他认为“文章的深度就是思想的深度”,一个作家如果“没有一个精纯的思想系统,而想写出了不起的作品,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①。因为只有以精纯的明晰的思想为指引,才能深刻地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没有思想的人绝不会体验身受的生活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基希与中国报告文学李光荣对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外国作家有三个:高尔基、基希、斯诺。高尔基*没有到过中国,基希和斯诺不仅到过中国,而且*写出了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报告文学,作品又*都在中国和世界广泛流行。所不同的是基希在*中国的时间没有斯...  相似文献   

3.
阶级社会的作家,哪怕是不掌握阶级社会规律的古代作家,都不免要将当时社会诸阶级的生活状貌、风习,以及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反映到他的作品中去。有些杰出的古代作家还能凭对生活的感受,捕捉到合于科学法则的阶级关系的内容,尽管他们在认识中并无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概念。因此,在评价艺术作品的社会内容时,绝不可忽略形象中所蕴含的这一方面;更由于作品的社会内容是艺术地表述出来的,因此,探寻作品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普罗文学和朝鲜新倾向派文学的代表作家蒋光慈与崔曙海的早期小说作品有着相似的社会内容和精神追求,但同时又有差异.崔的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抵抗精神是体验化的,而蒋的则是观念化的;崔的作品倾向于现实主义,笔触自然,而蒋的作品则趋向于浪漫主义,过于观念化.两者因生活实践的局限性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缺乏,在创作上都有公式化、概念化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毛泽东论文艺”第64页)社会生活既然要通过人们的头脑反映出来,就要受到人们的立场、世界观的制约,作家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然会反映出自己的主观世界。作家的世界观与创作是一致的,正确的世界观有助于正确地反映生活,谬误的世界观就会妨碍对生活的正确反映。因此,探讨作家的世界观对于理解他的作品,评定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分清精华与糟粕,决定吸取什么、扬弃什么,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徐訏的都市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在徐讠于小说中已不仅仅是表现的文学符号,而是作为一种血脉,流贯在系列作品之中。同时,作品通过对都市人多种欲望的审视和反映,表露出作家敢于接纳都市而又不为都市所囿的知识分子精英意识。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十分悲观暗淡的年代.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入,美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全面爆发.工人大量失业,物质生活贫困,精神极端匮乏,随之而生的空虚感和失落感困扰着几乎所有的人,同时也成为当时文学作品的基本基调.而诞生在这样一个时代的作家们虽然也在分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并试图寻求解脱的出路,但他们的作品却更多地反映了当时沉闷绝望的时代气息.站在劳工大众的立场上,以平淡无奇的生活为原型,反映大众思想和要求的作品日益增多.在三十年代卓有成就的众多作家中,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  相似文献   

8.
评《驼峰上的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以形象反映生活,读者也是通过形象得到启发和教育,对于一部小说来说,文学形象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文学形象又主要不外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物形象和与之有关的生活场景形象。因此说如果没有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不能正确表现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那么这部作品是很难有什么典型意义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形象实际上决定着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 《驼峰上的爱》(以下简称《驼峰》)是一部以少数民族生活为创作题材的作品,那么,《驼峰》究竟有没有能够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蒙古族牧民形象,给人以精神的感染和陶冶;又有没有正确刻画祖国北部边疆的草原,紧扣时代的脉搏,深刻反映草原的时代精神和风貌呢?本文想提出一些商榷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都市在徐讦小说中已不仅仅是表现的文学符号,而是作为一种血脉,流贯在系列作品之中。同时,作品通过对都市人多种欲望的审视和反映,表露出作家敢于接纳都市而又不为期市所囿的知识分子精英意识。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文学史研究工作中,存在着一种特异的自相矛盾的倾向:当人们述及某个作家的创作情况时,总不会忘记联系他的生活道路和人生态度,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一旦试图对整个时期的文学现象进行概括时,却往往忽略了这个时期的作家——文人的共同的生活方式及其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联。我们通常是就一时期的总体社会背景(经济、政治、文化等)加以一般性介绍之后,立即转入一个具体作家作品的论析。而由于中间缺少了当时代文人生活这一环,整个社会背景的介绍就好象套在具体作家作品外面的一个镜框,给人以浮泛的感觉。文学艺术作品当然是一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文人生活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眼文学创作结合最紧密的一部分。社会生活总是通过文人的生活实践而进入作品的,文人生活的宽广和狭窄、深入和浅表、文雅和粗俗,直接影响到创作过程中社会生活层面的发掘、选择与表现。因此,考察一时代的文人生活,是认识这个时代文学风貌的必要条件。鲁迅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写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正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范例,它给予我们的兴味至今不衰,是完全可理解的。我们应该追踪先人的遗迹,把这条路子充分开辟出来。本文尝试就学术界比较关心的唐代诗歌与文人生活的关系,作一点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11.
张晓云 《殷都学刊》2009,30(3):99-102
师陀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大陆一位个性鲜明且执著坚守着独立的艺术创作立场的重要作家.他始终严格地面向生活,反映生活,无意去追随流派,也难以界定他属于哪派.他的作品沉实而不高亢,描摹世态人情,刻画社会风习,虽然缺乏强烈的时代精神,但对于社会黑暗现象的揭露与憎恶,对卑微小人物的同情,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2.
绪论第一节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文学是通过作家头脑对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映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家创作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就是人的意识。就存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大领域来讲,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它是人类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客观现实在作家头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为文学艺术家提供创作素材,文学艺术家为社会塑造典范。文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给生活以积极影响。 文学艺术是客观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文学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可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和客观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却历来众说纷纭。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命题,几十年来已经成了左右我国社会主义文坛的定论。然而,前几年,又有人“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所谓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4.
作家创作的寂寞感是一种复杂的心境。它往往是优秀作家在找求美、追求美、探索美中间,为美的毁灭或者是为美被损害、侮辱、蹂躏而发出心底的呼喊和忧患情绪。而且往往是在动乱的年代,或者是社会变革时期表现得更为突出。作家常常对生活中的真、善、美遭到假丑恶的包围而发出愤慨与不平。这种美学情愫,反映在作品中,又常常是深沉而迂回的,在艺术上呈现出激愤中蕴藏着沉郁,奋发中包含着深沉的特色。 各个时代作家创作的寂寞感包含着一个时代的使命。由于作家对生活爱得深沉,而现实生活又无法满足作家的这种爱,于是他们感到苦闷,发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叹!甚至“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也因他们“爱别人胜过自己”,心才“储满痛苦。”(蔡其矫语)便以沉郁寂寞的感情,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结构的嬗变陈辽文学的一般发展规律是这样:先有诗歌,后有散文,而后才有小说。而小说则先有短篇、中篇,到后来才有长篇。这既和作家对生活的反映由简单而复杂有关,也和社会生活本身由简单而复杂相一致。只有当社会生活本身日益复杂,而作家反映生活...  相似文献   

16.
情趣,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情感在作品中的反映。不同的作家都是以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情感取舍生活,反映生活,并因而形成不同的格调和情趣。有的激昂,有的悲壮,有的恬淡,有的高雅,有的明朗,有的晦涩……翻开冰心的作品,就有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雨后放睛的田野,微风吹拂的草原,朝华欢笑的山谷,旭日初升的海边,那样清朗,那样澄澈,那样飘逸,顿觉神清气爽,杂念烟消,心弦策策而动。这种艺术效果的产生,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17.
<正> 怎样正确对待现代外国资产阶级文学作家作品,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代欧美文学,特别是现代美国文学,无庸置疑,是充斥着大量色情、凶杀的下流作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品有的很快就被淘汰,有的将来也会被淘汰,如“垮掉的一代”的作品,前些年还盛极一时,近来却已销声匿迹,最有名的凯鲁阿克不是已经吸毒过分,潦倒而死了吗?至于那些作品所反映的一些问题,可供社会学家参考,那就另当别论了。然而欧美也有一些严肃的作家,尽管他们的世界观是资产阶级的,但也能够写出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他们生活在西方社会中,  相似文献   

18.
文学到底是什么?传统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这是从一般认识论考察作家对生活的能动反映得出的必然结论。然而,生生不息的文学现象却又越来越向我们证明,在作家与生活之间的主客体互动关系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虽然都不可避免地留下了生活的映象,但其中的优秀之作大多并不以反映生活为其终极目的,反映生活只是为了表现“主观的合目的性”,只是为了“寻求全人类有关问题的答案”;在感性形式中探求如何实现对人的自由自觉本质的积极肯定,才是作  相似文献   

19.
<正> 他们对自己自觉的创作经验感到荣幸,然而往往正是那些他们不愿谈论的部分反映或折射了他们的本质.潜意识提供了排遣不去的谵妄、苦难和死亡的主题,而意识则将之发展成文学.—韦勒克·沃伦聂华苓是一位蜚声海外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不多,但艺术造诣颇高.她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中篇小说《葛藤》,短篇小说集《一朵小白花》、《翡翠猫》.她生长在祖国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创作生涯始于台湾、大陆分裂对峙的时期.她的创作风格不仅迥异于大陆的作家,在台湾作家群中也傲然独立.她的作品没有于梨华作品中的书卷气、学生味,没有白先勇作品中的贵族派头;她是台湾、海外作家群中唯一一个被战乱、国破家亡的厄运死死纠缠住的作家,直到创作的晚年她还不能完全摆脱一九四九年以前发生在祖国的动乱对她的影响,还对那段不能忘怀的生活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探讨聂华苓创作中的这种独特现象无疑会给我们的理论研究增加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0.
<正> 列宁在一九○八年发表的评论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章中,提出了“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这个著名论点,同时指出:“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末他就一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列宁论文学与艺术》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81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原则。列宁在一系列评论作家作品的文章中,在哲学著作中,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原则作了充分的论述。本文试图探讨一下列宁关于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