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过程 ,无疑是积极推进西部地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但鉴于各种具体条件 ,当前的主要着力点不是扩大大城市规模 ,而是集中力量发展小城镇 ,有条件的地方进而使城镇转为中等城市 ,借以增加中等城市的数量。西部地区幅员辽阔 ,地广人稀 ,城市与城市之间空间距离一般都比较远 ,这就决定了大中城市难以有效地形成交叉辐射网带 ,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小城镇 ,投入少 ,见效快 ,也能够较好地起到经济聚集作用 ,对于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结构 ,提高城镇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 ,刺激建筑业、地区工业、交通运输业、商…  相似文献   

2.
城市和城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按本文把城市和城镇两个概念区别使用,如果要合称城市和城镇,则使用“市镇”字样)。建国以来,我省市镇不仅数量上有所发展、规模上有所扩大,而且市镇的职能有了根本改变。但是,1958年以后,在“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市镇建设工作受到干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方针指导下,市镇建设又有了新发展,特别是由于农业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农业结构起了很大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使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大大增加了。城镇已成为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中心,使更大多数脱离土地的劳动者“离土不离乡”,有效地发展城乡经济,避免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就是说,要合理地建设大中小市镇,以改善工业布局,加快我省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显然,一个社会要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总是要求当时当地的市镇功能和市镇布局体系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城镇与周围农村如何结合,中型城市与外围城镇如何配合,大型城市与中小城市如何分工协作,整个大地域(全省、全国)的大中小市镇组合成什么样的地区结构才最为经济合理等,都要结合具体区域进行具体的分析。本文拟结合我省的市镇建设(特别是城镇建设)现状,浅谈几点不成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经济主导了国家的经济,城市化的进程、速度、水平是国家经济现代化发展进程、速度、水平的标志。城市化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是城市化的主要功能,城市化的聚集效应以一定的人口和地域为基础聚集社会、经济、政治、科技、人才、信息等各种资源和优势,形成高效低成本强扩张的产业群。聚集效应主要有规模效应、近邻效应、分工效应、结构效应、城市"场效应"。城市与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必然伴随着社会经济辐射效应的发挥,辐射效应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链的延长、产业规模的扩张来实现,产业规模、产业结构的发展必然推动社会文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甘肃省的城市数量、经济规模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和经济实力的现状为依据 ,较为深刻地论述了我省城市区域分布、大中城市发展 ,省辖市发展和创建兰州经济圈等问题 ,旨在进一步加快甘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促进城市经济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口迁移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化和城市化将成为主导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两大最主要的趋势,而城市化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口在不同空间区位上的重新聚集和分布,即城镇体系中规模结构的变化。分析人口迁移对城市规模结构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看出,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只是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要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优化城镇体系的职能组合结构。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突破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 ,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特殊的意义。滞后的城市化水平严重制约了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以甘肃为例 ,在对城市的经济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遵循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提出符合西部实际的城市化道路是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7.
城市作为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区域内经济中心的职能作用不断增强 ,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是当代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新疆地处西北边陲 ,地域辽阔 ,绿洲经济特征显著 ,社会经济发展与内地沿海省区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之中 ,而城市化进程对推进新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新疆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及城镇规模状况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中城镇体系的点 (城市与城市 )、线 (城市与联系通道 ,主要是交通线 )和面 (城市…  相似文献   

8.
南京城市化发展战略和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薇  张涵 《南京社会科学》2002,(Z1):299-303
城市化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南京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苏省省会,需要认真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南京的城市化发展主要途径在于提升城市功能,奠定城市化的经济基础;以城市空间优化为支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带动城乡一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不仅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也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和集约化。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山东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四个层次城市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城市化已步入高速发展期;农村蕴藏着强大的城市化推动力;非农产业的发展形成很强的城市化拉动力。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弱;城建资金投入不足。加快山东省城市化进程的建议是:把握城市化阶段规律,确立山东省城市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建立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严格城市用地管理;加大投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投融资改革力度,多方筹集城建资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城镇体系的演变特点与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中等城市数量增加明显,城市在四大区域的分布格局基本未变;城市人口以特大城市为主,城市增加的人口以巨型城市和中等城市为主;城市群发展迅速,城市职能明显增强。但城镇体系发育不完善,特大型都市集聚效应有待提高;城市建成区扩张过快;建制镇集聚效应弱。"十二五"时期,应充分发挥城市聚集效益,保持全国城市建成区基本稳定,建设好国际化大都市和全国中心城市;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城镇体系优化政策;促使一批中等城市尽快成长为大城市,一批大城市尽快成长为超大城市;加快县城发展,建设一批重点镇。  相似文献   

11.
当前,理论界针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争论颇多,我国城市化政策也几经演变及实践。本文通过评析当前理论界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争论和我国城市化政策的演变及其实践,阐述了中国城市化发展必须在城市内涵发展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结构体系。并结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政策导向,认为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政策选择应该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城市发展市场化为主要手段,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从全局出发,规划城市生长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城镇结构体系;立足现有各级城市潜力挖掘,增强城市功能和吸纳能力,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人口城市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前长期形成的相对较为雄厚的工业化基础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人口城市化进程;同时,人口城市化对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东北人口城市化进程逐渐趋缓。其主要问题是城市化质量指标与其较高的人口城市化数量表征不相符合;人口城市化的工业化动力不足;小城镇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缓慢。因此,要以东北振兴为契机,在提高城市化质量、完善城市体系和优化城市发展软环境过程中,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现代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城市发展存在一些特点:设市城市数量逐年减少,小城市增加停滞;城市发展不均衡,西部城市明显落后;城市界定不清晰,行政体制混乱,统计口径不统一;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作用愈来愈明显。城市现代化的战略思考:一是加速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质量;二是增加城市数量,特别是中小城市数量;三是重视城市个性,制定特色战略;四是增加经济实力,促进城市全面发展;五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一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的聚集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城市的出现,是和大工业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数量在日益增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市的发展本身也包含着人口数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聚集,从而使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这是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 ,要以城市为中心 ,积极推进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要发展西部的大中小各种不同类型的城市 ,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明确的城市体系 ,在西部城市化过程中还必须注意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问题,现有观点多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就业、规模效益等角度进行分析,但普遍忽视了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最根本的制约因素是自然生态的限制,从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应是在自然生态可持续的条件下,有选择地发展,而不是按照城市规模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具体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质量都有极大的提高 ,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多 ,城市规模的扩大与升级 ,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经济欣欣向荣。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我国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 ,滞后于工业化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有限吸纳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城市化质量不高 ;城市外延式扩展占用大量耕地 ,城市土地利用粗放 ;等等。本文就此提出了城市化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模式的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服务经济时代,城市化概念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构成了城市化的新内容.因此,城市化战略并不只是人口规模的城市化,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城市化.探讨服务业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试图从服务业的视角来探索城市化发展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中国特色城市发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消费中心城市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城市化背景下的升级版,其规划、建设和发展遵从消费中心城市的一般规律。从历史逻辑来说,中国古代社会的消费城市具有明显的阶级特征,消费中心城市的产生与城市结构、功能以及城市的消费文化基础有关。从理论逻辑来说,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的理论是构建消费中心城市理论的逻辑起点,构建消费中心城市理论是格莱泽、克拉克为代表的消费城市理论在中国的现实演化。从现实逻辑来说,消费中心城市是遵循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产物,是我国引领消费结构转型、助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设计。  相似文献   

20.
清代民国时期是西藏城市发展的时期。清代,西藏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动荡,在清王朝的统一管辖下,与内地加强了多方面的联系,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因而城市数量较前有较大的增加,城市规模也有所扩大。民国延续清代的发展,但与民国时期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发展仍然滞后,明显地表现为数量少、规模小。清代民国时期,西藏城市一方面沿袭了元明以来的城市发展格局,另一方面由于内地与西藏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西藏城市发展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城市,日喀则和昌都等城市为副中心,康定、江孜、亚东、噶大克等城市为区域次中心,包括各宗治所在内的城市发展体系。但因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宗教、民族等因素,西藏城市的发展演变极具突出的个性,充满了民族性、宗教性以及高原封闭性。此一时期的西藏城市的发展、变迁,也为新中国建立后西藏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