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有关秋瑾的研究中,有几个问题很值得探讨。一、秋瑾与光复会和同盟会的关系1905年在东京成立的同盟会,是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三个组织两个方面(同盟会和光复会作为当时中国革命力量的两个方面)结成的思想上的联盟,而不是一个统一行动的组织,只能算是反帝力量的初步联合。秋瑾是先参加同盟会,后参加光复会的①。  相似文献   

2.
论秋瑾与光复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雷鸣  金燕 《船山学刊》2008,(1):171-173
秋瑾是辛亥革命时期最杰出的女革命家.察其革命行迹,她主要以光复会相号召,以大通学堂为中枢,运动会党,联络新军,促进光复会的组织发展,建立光复军,策划浙皖起义,推动了光复会武装斗争的开展.继陶成章、徐锡麟之后,成为光复会的主要领导人,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徐锡麟赴安庆后,官运亨通,而暗中开展革命工作却不为陶成章所知,陶成章怀疑徐锡麟迷恋功名,徐锡麟也曾作过解释.但徐锡麟之所以提前发动安庆起义,主要是因浙江起义消息泄露,秋瑾提议将皖浙起义的日期提前,而徐锡麟的"光汉子"代号被叶仰高出卖,其身份随时可能暴露.蒋介石在自述中谈到徐锡麟仓促发难,以至于被捕遇难,完全是陶成章的"逼迫"所致,纯属诬蔑.  相似文献   

4.
关于秋瑾加入光复会和加入同盟会何者在先的问题,学术界一直存有分歧。一说秋瑾先入同盟会,后入光复会。林增平主编的《辛亥革命史》、冯自由《鉴湖女侠秋瑾》、沈瓞民《记光复会二三事》(《辛亥革命回忆录》四,第137页)均持此说。另一说秋瑾先入光复会,后入同盟会。李新、孙思白主编的《民国人物传·秋瑾传》、徐双韵《记秋瑾》、郑云山编《秋瑾》,均主后说。何者为是呢?实有考辨的必要。为什么会造成如此的分歧呢?我以为其源盖出于陶成章的《浙案纪略》。《浙案纪略》上卷第二章《党会原始》云:秋瑾“始于某某等十人,在横滨相结为三合会。至同盟会成立,即又入同盟会。……比返绍兴,复由徐锡麟之介绍,乃又入光复会。”照此看,秋瑾是先入同盟会,后入光复会。但同书中卷《秋瑾传》又云:“瑾(自日本)既返沪,即谒元培于爱国女学校……由沪旋绍,见锡麟于热诚小学校,锡麟即绍介瑾入‘光复会’,是为乙巳六月间事。”按,同盟会的成立,在这之后的是年八月,由此看秋瑾入光复会  相似文献   

5.
一九一○年广州“新军之役”失败以后,同盟会领导集团在发动起义的方略上产生了分歧。黄兴等人仍主张继续经营两广,而宋教仁、谭人凤、赵声力主开辞长江流域,“就沿江各省,同时并举,先立政府,然后北伐” (张相文:《宋教仁传》)。以后,宋教仁等更将“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以谋长江革命”的主张付诸实行,于一九一一年七月在上海成立“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致力于皖、鄂、湘等省的起义组织工作。黄兴也逐渐意识到应当重视长江流域。然而,他毕竟没有亲临华中;即使是  相似文献   

6.
一九○六年十二月爆发于江西和湖南交界地区的萍(乡)、浏(阳)、礼(陵)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立后,由同盟会会员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正如起义军檄文所宣布的,这次起义的目的是:推翻清朝政府,结束千年帝制,建立共和民国。史称六千安源工人参加这次起义。这是目前所见中国工人阶级参加大规模武装起义的最早记录。这次起义虽然最后惨遭失败,但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朝政府,教育和鼓舞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人民群众。它同武昌起义以前各次重大起义一样,是辛亥革命的一次演习。值  相似文献   

7.
光复会和上海光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同盟会成立一百周年,光复会是同盟会的组成部分之一。上海光复是同盟会中部总会和光复会共同策划,举行武装起义的;“复浙江,下金陵”,光复会也有劳绩。不久,陶成章被刺,光复会解体。本文根据史实,对此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正>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亚洲国家接连爆发了两次革命风暴。第一次在十九世纪中期,主要有一八四八——一八五二年的伊朗巴布教起义,一八五一——一八六四年的中国太平天国革命,一八五七——一八五九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等等。越南比较晚,在一八八七年爆发了安世农民起义。第二次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主要有一八九四年的朝鲜甲午农民战争,一八九六一——一九○二年的菲律宾独立战争,中国一九○○年的义和团运动和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一九○五到一九一一年的伊朗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一九○八——一九○九年的士耳其资产阶级革命,一九一二年的越南光复会资产阶级革命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  相似文献   

9.
李燮和是辛亥革命时期光复会重要领袖之一,是上海光复的重要人物,然而由于其后来被莫名其妙拉进了筹安会,因而在同盟会—国民党一系革命话语体系中不再被重视,其领导革命党人光复上海的事迹也渐渐被陈其美所掩盖。过去若干年,出现一批纠偏文章,重新肯定李燮和在辛亥大潮中的历史作用,但似乎也有矫枉过正的嫌疑,过分夸大了陈其美与李燮和的冲突、光复会与同盟会冲突,甚者怀疑李燮和长江下游招讨使的名号也是子虚乌有、兵不厌诈。本文依据相关史料梳理李燮和光复会与陈其美同盟会在上海光复过程中的合作及其后来不同的政治选择,强调他们更多的是合作,是各人政治追求不同,而不是倾轧、冲突与火并。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 ,辛亥上海光复是同盟会和光复会联合发动并取得成功的。陈其美与李燮和是上海光复的主要领导人。解放前的研究 ,由于受同盟会正统史观的影响 ,往往扬陈抑李。这种遗韵甚至在目前台湾出版的若干著述中 ,还时有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 ,大陆方面的史学家都已对李燮和与光复会在上海光复中的活动及其作用作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其实 ,李燮和在上海光复中起的作用 ,无论在程度上、影响上不仅不比陈其美逊色 ,而且在关键问题和关键时刻的作用远远超过陈其美。所谓关键问题 ,一是对淞沪军警的策反。上海响应武昌起义 ,有两个难题必需解决…  相似文献   

11.
1911年同盟会发动的黄花岗起义,极大地震撼了腐朽的清王朝。陈其美虽然没赶上这次起义,但他在起义失败后所进行的各种努力在辛亥革命史上起了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处活动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政府向国联提出申诉,控告违背国联盟约,侵占中国领土。国联在受理中日争端的17个月里,确曾做了大量工作,举行过多次会议,作出过数次决议,并派遣李顿调查团进行实地调查。在国联大会通过的最终报告书里,彻底否认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恶果-伪满洲国。国联由于内外诸多因素,虽没有从根本制止日本侵略,但在国际舆论和法律及道义上对日本构成了巨大的外交压力,迫使日本退出国联,日本在这场外交战争中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3.
王天根 《学术月刊》2012,(3):131-143
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治舆论动员涉及"革命"学理论证。《民报》作为话语系统,其对革命的表述策略在政治宣传中有集中的表现。《民报》被查禁本属媒介事件,引发巨大反响,并迅速演化成政治事件。查禁前后的政治语境及其相联系的舆论氛围尤其值得重视。章太炎主持下的《民报》逐步改变了早期激进与和缓的折中的办报路线,益发地偏左。这涉及革命阵营内部老同盟会与原光复会之间的分野,特别是孙中山与章太炎之间的矛盾。后来者常据此将《民报》停刊完全归结革命思想分歧的产物,实际上,《民报》的停刊有着更为广阔的政治背景,它关联世界范围内远东政治格局的变迁。面对中美、中日、美日关系联动中的利益抉择,为避免将清廷推向美国的怀抱,日本对清廷及革命者采取了均势外交策略。这亦是《民报》第二十四号暂时停刊的重要原委。《民报》被查禁事件发生在辛亥革命前夕,《民报》被查禁的历程及局内、局外人解读,反映出革命元首与政治资源获取、日本外交策略及其对华政治舆论控制等种种联动关系造成复杂纠结的历史变数。  相似文献   

14.
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否定之否定人生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兰守亭 《学术探索》2008,(1):111-113
司汤达小说《红与黑》中的于连,在法国王朝复辟时期不甘平庸,努力从社会底层向上流社会攀登。他向上爬的过程一波三折,最后幡然悔悟,拒绝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于连的人生道路,深刻地演绎了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规律。  相似文献   

15.
宋效峰  石彩霞 《学术探索》2006,2(1):103-106
英日同盟是20世纪初英日两国为了与其它列强在远东进行竞争而结成的帝国主义政治军事同盟,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和促进各自的在华侵略利益。英日同盟条约先后经过了两次修订,反映了英日两国与俄、美、德等国在中国问题上的复杂关系。可以说,英日同盟存在的二十年是列强按照实力逻辑进行一系列博弈的“丛林时期”。  相似文献   

16.
代小 《阴山学刊》2020,(1):33-36
同治年间西北回民起义直接导致了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人口减少。伊克昭盟作为清廷镇压西北回民起义的主要战场,战事持续十余年,人口损失十分严重,伊克昭盟蒙古人在战争中伤亡,或躲避战乱背井离乡,导致伊克昭盟的人口大幅度下降。直到新中国成立,伊克昭盟人口(蒙古族)也未能恢复到西北回民起义前的规模。此外,此次起义改变了各旗人口的分布格局和人口密度,中断了移民在伊克昭盟地区的发展。我们应切记这次起义的教训,拥护民族团结,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这个大家庭里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日美同盟与东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美同盟是冷战时代的产物。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增强,日美同盟在国际社会的角色转型、性质定位正逐步发生变化。日美同盟作为冷战的衍生物,在国际社会尤其在东亚地区的作用并没有削弱,相反却日益强化,这对于当前方兴未艾的东亚区域合作具有双重性的影响。虽然日美同盟对东亚区域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平衡器”的杠杆作用,但从整个东亚区域合作的整体布局来看,日美同盟的消极作用日益明显,严重阻碍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因此,要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必须正确处理好与日美同盟的关系,积极引导日美同盟发挥建设性作用,规避其消极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林平乔 《学术探索》2009,(5):131-137
第三代诗人虽然不曾对道家文化作过专门的研究,也不曾树起"复兴道家"的旗帜,但道家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却是潜隐而又深刻的,他们对道家的价值观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接受与认同,这突出地表现在对本真的执着、对虚静的沉溺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指导党的建设的理论,也是指导团的建设的理论。学生干部的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团的工作的重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团学干部队伍建设,可以推动高校团学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