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与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它在经济上表现为:(1)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社会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和广大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这一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由这一矛盾的总体运动趋势所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相似文献   

2.
一、为什么说经济危机既缓和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同时又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发展到对抗程度的产物,它根源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这一固有矛盾,一方面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广大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另一方面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这使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间的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产生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  相似文献   

3.
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他们基于市场经济的经济现象,创立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后果。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都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的消灭则意味着经济危机的消失。斯大林就曾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根源和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这个基本矛盾的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千百万劳动群众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长期起作用的矛盾,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由其对抗性质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它直接导致经济危机并具有对抗的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建立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因而使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性质并以  相似文献   

5.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十四章"经济危机",是关于垄断前资本主义的最后一章.从前面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将会了解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必然产生周期性经济危机,而危机又促使资本主义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化.我们将会进一步理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以及必然灭亡的规律.下面我们谈谈学习"经济危机"这一章应该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一什么是经济危机它产生的基础和必然性在哪里首先要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群众的购买力被局限在极狭小的范围内.资  相似文献   

6.
一场二次大战以来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危机,正在猛烈地冲击着资本帝国主义各国和苏修社会帝国主义。这是帝国主义各种固有矛盾更加激化的表现,也是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更加腐朽没落的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这种过剩不是社会产品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的购买力来说,生产确实是过剩了。例如,1974年7  相似文献   

7.
资本家阶级的状况怎么样?这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最近,我们对兰州市原资本主义工商业者进行的调查表明,作为阶级的资本家阶级已经不再存在,他们中间有劳动能力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8.
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新鲜事物。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并不存在着按劳分配。工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银行家是在平均利润率的条件下,按资本量获得收入的,这就是“按资分配”。劳动群  相似文献   

9.
关于本次世界经济危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原因有二:一是认为这场危机是“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二是将其当作由生产过剩引发的资本主义循环性危机去理解。但是,观点二并没有解释这场经济危机为何成为了“百年不遇”的事件;而观点一也没有解释自由主义的失败是资本主义的失败。笔者认为,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衰落的必然结果,所以,新自由主义的失败就是资本主义的失败。为此,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了否定,认为这次危机的本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想适应“零增长”的新的经济社会制度。另外,反对金融资本主义,认为应该重视马克思的生产性劳动理论。  相似文献   

10.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也就是说,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它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劳动。这是马克思经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考察、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然而,我们则认为:剩余价值不仅是工人劳动的产物,而且也是资本家劳动的产物。对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产生和实现的全部生产经营过程的分析,可以充分地证明这一点。一、从筹备建厂阶段来看工业资本家要想攫取剩余价值就必须开办工厂。开办一个什么工厂,生产什么产品才能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呢?这是资本家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为了开办工厂,资本家必须对原料来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史学界有个说法:太平天国革命沉重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缩小了世界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市场,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对此,笔者试就管见所及,提出粗浅的看法。(一) 持上述看法的同志,往往是引用经典作家的两段话来论证这个问题。一、《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一文中曾写道:“中国革命大概将给大不列颠的社会经济状况以一个致命的影响”,因为“据最近从广州传来的消息说:‘起义逐渐普及全国,使商业有全部消灭的危险’”;二、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写道:“……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即将爆炸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在这两篇文章中明确讲的是:中国革命将破坏正常的商业贸易,使英国在中国的市场缩小,从而促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述马克思的“比较复杂的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这一观点时,批判了杜林的“一切劳动时间都是完全等价的”错误观点,并提出和回答了“对复杂劳动支付较高工资的全部重要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致认为,尽管资本主义社会复杂劳动者与简单劳动者工资上出现差别的原因不在于他们在产品价值上的差别(一定时间内复杂劳动  相似文献   

13.
当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陷入一场深刻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正在猛烈地冲击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伴侣,是资本主义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通过周期性地毁灭大批物质财富,毁灭生产力本身,以至酿成整个社会的动荡来实现。这种荒谬现象最鲜明不过地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痼疾,最鲜明不过地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一方面,他认为:“资产阶级生产的一切矛盾,在普遍的世界市场危机中集中地暴露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第610页) “使实际的资产者最深切地感到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矛盾的运动的,是现代工业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变动,而这种变动的顶点就是普遍危机。”(《资本论》第1卷,第24—25页)即是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包含的一切矛盾的焦点和总爆发。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把经济危机看成是无产阶级革命形势到来的前提。他指出:“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危机之后才有可能。但是新的革命的来临象新的危机的来临一样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514页)按照马克思最初写作政治经济学的计划,世界  相似文献   

15.
《学术论坛》1981年第1期刊登的《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称《论旅游业》)一文认为,“旅游业开发旅游资源,就象煤炭业开采煤矿,石油业开采石油、冶金业开采铁矿那样,增加了国家的财富,创造了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从而创造了价值。”“旅游业职工相当大部分劳动,实质上同工业劳动是没有多大区别的。……旅游业职工的这类劳动,也是生产劳动。”因此,“旅游业是一个生产部门”。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是不是生产劳动,不能作为划分是不是生产部门的标准。所谓生产劳动,从简单劳动过程的结果来考察,就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但这只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的,还必须包括一定的生产关系在内。马克思指出,“只有生产资本的雇佣劳动才是生产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第142页)“例如一个演员,哪怕是丑角,只要他被资本家(剧院老板)雇用,他偿还给资本家的劳动,多于他以工资形式从资本家那里取得的劳动,那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种体制转换成另一种体制,称作制度调整.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引起了西方各国人民对自由市场经济机制和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的新的思考.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的速度在经历了几十年间或快或慢的进展后,从现在起速度有可能逐渐加快,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的刚性或不可逆性也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可以作出如下的推测:在这次全球严重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的制度调整会以比以前更快的速度进行,而且制度调整的刚性或不可逆性也会比以前表现得更加突出.不管从2008年起西欧国家是转入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第三阶段的开始,还是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第二阶段的延续,资本主义制度调整都将持续下去.这就是对今后较长时期我们可以作出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早在战后初期,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曾经指出:“美国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增强起来的经济力量,遇着了不稳定的日趋缩小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这种市场的进一步缩小,就要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自从毛主席作出这一科学论断之后,美国已经接连爆发过五次经济危机,当前这次经济危机已经是战后第六次了。1973年12月开始的美国这场新的经济危机,几经波折之后,在前几个月中急剧恶化。直到今天,美国仍然深一脚浅一脚地挣扎在这场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那么,和以往相比,美国当前这场经济危机具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18.
朱奎 《学术月刊》2012,(9):87-91
传统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序状态,进而社会生产比例失调,爆发经济危机。然而,根据广义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学的理论,开放性和非平衡性是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同时,在复杂的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出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资本主义经济系统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具有系统内部各经济主体协同性的特征。资本主义经济系统的开放性、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满足自组织系统成立的必要条件。虽然生产决策由单个资本家作出,但是他们会受到利润率的支配,其行为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通过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和协作,资本主义经济系统的有序状态有可能自发形成,其关键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系统中支配各子系统行为的"序参量"能否形成,利润率便充当了资本主义经济系统"序参量"这一角色。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历史条件还未消失1 所谓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能运刚的体力和脑力总和。劳动力本身并不是商品,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才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历史条件,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摆脱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在法律上承认劳动者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可能性;二是劳动者一无所有,丧失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然性。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里,劳动者丧失一切生活来源,所以劳动者为了生存而被迫出卖劳动力。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这种商品,是因为劳动力商品在使用过程能发生价值增殖,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的价值。增殖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后,生产资料不再被资本家占有,而是由劳动者共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二九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曾使所有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几乎面临崩溃的危险。以后,这些国家经过复苏阶段,特别是在战后三十年来,经济又有了惊人的发展。有人看到今天资本主义的繁荣景象,不免要产生这样的问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规律过时了吗?今天应如何来认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我们有这样的看法:资本主义不管它如何的繁荣,那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总是伴随着它的,在战后二十几年中就爆发过六次经济危机。当然,这几次危机的深度都不能和一九二九年那次危机相比,以美国为例:这六次危机所造成的生产倒退,第一次为三十七个月;第二次为二十个月,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