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人类用器之进化,由石器时代,而銅器时代,而鉄器时代。吾国于殷、周之际,通行銅器,其种类之丰富,鑄冶之精美,有非后代所能及者。秦、汉以还,乃日即苦窳。而当时遺制,后世极少流传,偶有所获,視为至宝。其对于古器之观念,可分三类: 一、以为祥瑞者:如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26年),得鼎汾水上,因是改元(《汉书·武帝紀》应劭注)。四年六月,汾阴后土营旁得鼎,鼎大异于众鼎,文縷无款識。至长安,公卿大夫皆議請尊宝鼎,謂宜见于祖祢,藏于帝廷,以合明应(《史記·封禅书》)。宣帝时,美阳得鼎献之。下有司議,多以为宜荐见宗庙,如元鼎时故事,以张敞上議而止(《汉书·郊祀志》)。  相似文献   

2.
小臣缶方鼎与箕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臣缶方鼎是一件很重要的晚商青铜器。五十年代以来,我们讨论过四次,略有进益。最近,《甲骨文合集》第十二册出版,又看到有关材料,觉得应该对这件器物作一次较详细的讨论。 方鼎系清宫旧藏,原在颐和园,现由故宫博物院收藏陈列。铭文最早见于《贞松堂集古遗文》,为摹本。拓本见《三代吉金文存》3,53,2。器形和纹饰都接近《劫掠》63方鼎,惟腹部饕餮纹更似同书61舌方鼎,其大小则比两鼎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3.
“”与殷末周初之管地李民《宰角》是商代晚期铭文较多的一件青铜器,其铭文在研究殷商史方面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特别是它直接关系到郑州商城的定性问题。关于《牢角》铭文可见于以下著录:钱坫:《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1796年)1卷9页,阮元:《积古斋钟鼎器...  相似文献   

4.
旷娟 《文史哲》2006,(1):70-72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词的“题记”,完整保存于现存的南宋有关文献当中。这一新发现的完整“题记”,不但恢复了“题记”的原貌,可补黄庭坚词集诸本之阙,更能证明《容斋随笔》中所记黄庭坚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修改并非孤证,而且此修改本只是黄庭坚个人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发表十五年后的一个私人修改稿。  相似文献   

5.
<正> (一) 《(纟见)斋诗谈》系清初诗人张谦宜所撰,被郭绍虞先生认为有“真知灼见”而收入《清诗话续编》一书。张谦宦生于明末崇祯十二年(1639),卒年不详,但据他“年八十二自作传”一事来看,当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以后,张谦宜字稚松,号山农,自称“山南书隐老人”,山东胶州(今胶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中进士。张氏“少落拓,以诗名”,晚年中进士后不仕,闭门撰述,有《(纟见)斋诗选》被收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诗出入于香山、剑南之间”。《(纟见)斋诗谈》是张谦宜的一部诗歌理论与批评的专著。全书共八卷:卷一《统论(上)——大旨》,  相似文献   

6.
《新唐书·礼乐志》云: 文收既定乐,复铸铜律三百六十、铜斛二、铜秤二、铜瓯十四、秤尺一。斛左右耳与臀皆方,积十而登,以至于斛,与古玉尺、玉斗同。皆藏于太乐署。(中华书局版一册461页)《通典》所载张文收铜律为三百五十六加所亡之九管,共三百六十五管,合周天之数。《新唐书》作“三百六十”,疑误。但从二段文字中,皆可明确看出:张文收律及斛,与古玉斗、玉尺皆相符同。  相似文献   

7.
我区最近出版的《壮族历史人物传》、《广西历史人物传》,各有一篇介绍黄鼎凤的文章,两篇文章同为饶任坤同志所作。笔者是贵县人,原就业余所涉猎的有关黄鼎凤资料,提出十个问题,与作者商榷,并向史学界的同志请教。(一)黄鼎凤何年起义?同治《浔州府志》载:“咸丰三年十一月,贵县贼黄鼎凤倡乱。”光绪《贵县志》说,咸丰二年鼎凤从湖北逃回黄练圩,“故放大言,谓有彼在,谭特养等当不敢侵犯(覃塘)。遂招回覃塘圩开设壮丁馆。特养两次带匪入境,鼎凤俱身先团练打退。”民国《贵县志》说,“(咸丰三年)鼎凤回据覃塘,”“设壮丁馆练民团。”从上引三份资料考察,结合太平军1852年12月挺进湖北的史实,可知1852年冬黄鼎凤回到黄练,  相似文献   

8.
从楚人尚钟看钟氏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每每将钟鼎并称对举。在周朝,钟是音乐的表率,鼎是王权的象征。在楚国,钟既是音乐的表率,又同鼎一样是王权的象征,尚钟之风,于楚为烈。其证甚多,择举如次。(一)从出土文物看。楚之王公贵族,以随葬钟乐来显示自己的显赫声势和文化素养。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传世和零星出土之楚钟主要有楚公钟(吴大徵《(?)斋集古录》卷二),楚王媵邛仲(?)南(?)(《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165页),楚公逆钟(同上),楚王领钟(同上),楚惠王钟(《七国考》卷七引赵明诚《金石录》)等。出土成套编钟的墓,主要有楚令尹子庚墓、信阳长台关大墓、临澧一号墓、楚幽王墓等。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出土  相似文献   

9.
在荻生徂徕的“古文辞学”视域内,他的“管仲论”并不是简单地评价管仲,而是在批判中国宋儒朱熹和日本江户古义学派创始人伊藤仁斋的“管仲论”基础上形成的新论。在他看来,孔子在《论语》中对管仲“器小”“仁人”等评价实是富含深意,前者是孔子对管仲报以“惋惜之情”,认为管仲只施政于齐国而未能施政于天下,后者则从事功层面肯定“管仲是仁人”,由此凸显出徂徕重视“政治事功”而轻视“道德说教”的“古文辞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古玺六得     
这六方古玺印,是天津著名古玺收藏家和鉴赏家周叔弢先生捐献给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近千方古玺中的几颗珍品。 图一 (竹慮)鈢 战国玺。铜质,鼻钮。长、宽各2.4厘米。(竹慮)字从竹(竹慮)声。竹旁作“(?)”,是战国文字特有的写法。慮之(?)与河南信阳战国竹简膚字作梦相似。心旁作(?),与战国玺文志字作(?)(《陈簠斋手拓古印集》43上)相同。《集韵》:“(竹慮),良据切,音慮,舟中箦(竹慮)。”(竹慮)鈢可能私鈢。  相似文献   

11.
西周军法判例——《师旅鼎》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文中的军法判例,目前能见到的仅周初成王时器《师旅鼎》和康王时器《小盂鼎》二件。《小盂鼎》审讯的是敌酋敌兵,对研究战俘审判和刑罚种类价值颇高。《师旅鼎》则是对西周军队内部违犯军令行为的审判。铭文虽只有七十九字,但对审判方式、诉讼程序及其相应的刑罚原则等重要司法制度,都有较详细的记载,是一篇难得的历史文献。该鼎全铭如下:  相似文献   

12.
商■鼎介绍     
此鼎陕西扶風出土,解放后归陕西省博物館。通高九三·八公分,口徑六四公分,腹圍二○七公分,重一九三市斤又一○兩,除近年河南发現之司母戊鼎外,此为近数十年来出土青銅器中最大之鼎。(現陈陝西省博物館周秦陈列室。) 鼎铭文在口內,凡兩段,第一段原鑄文:(?)乍父庚鼐(?)册。第二段刻文,以書体研究似为西周晚期所刻,惜被铜繡所掩,不能貫讀。(?)字、不可識,为鑄器人,初釋妇字,(  相似文献   

13.
<正> 西周前期文献资料遗留下来的不多,其中有关莱国的则更少.自宋代至令,各地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与莱国有关的,有些学者已做过不少研究.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启发下,结合新发现的有关资料,对某些铭文试作些训释,并以此探索与之有关的问题.一据山东黄县王道新所撰《黄县志稿·金石目》载,光绪二十二年,在黄县归城鲁家沟古墓中发现青铜器十余件,其中六件有铭文,即莱伯鼎、旅鼎、?鼎、(辶禹)?、朿卣和戈盉.萊伯鼎:" ?伯作旅鼎:.关于"?"字,释者意见不一.柯昌济先生释"?",即古族名(《(韦华)华间集古录跋尾》);王献唐先生释"华",并谓华是不见经传的小国,华伯乃归城的主  相似文献   

14.
刚肠侠诗话刘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叉,这是一位很少被人论及的唐代诗人。据《直斋书录题解》著录他有诗二卷。现存刘叉诗仅27首,《全唐诗》收辑为一卷,另在《续补遗》中又辑得《落叶》一首。据刘叉自云:“生涩有百篇”(《答孟东野》),那么,至少应在百首以上。  相似文献   

15.
陆游的词,据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有《放翁词》一卷。明毛晋所刊《放翁全集》载《放翁长短句》二卷。陶湘《影刊宋金元明本词》据嘉定三年陆游子子遹刻《渭南居士文集》(五十卷),辑出《渭南词》二卷(第四十九至第五十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放翁词》一卷。此本实将毛晋所刊本又并为一卷。唐圭璋  相似文献   

16.
《诚斋杂志》(署元林坤撰)、《瑯嬛记》(署元伊世珍撰)是两部著名的文言小说杂抄(见《四库提要》等),其中含有较多的研究资料.但所谓林坤、伊世珍实为作者化名.因而长期以来便引起人们的怀疑,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所以,要想研究此二书.必须首先理清其时代及作者.此条先说《诚斋杂志》的作者究竟是谁?明代大学者杨慎曾发现古人著书有一种“书末隐语藏名法”.如《越绝书》、《周易参同契》等书均是如此.《诚斋杂志》书未有隐语云:“地出桐梓,伪失其众.邪去立言,灌手获诵.于古有文.乍得斯人.慈心勿用,笔冠日轮.”据笔者初步猜测,此隐语的谜底,大致是“浙人周达观故作兹书”.这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一、出土及流传经过王孙遗者钟,最早著录在周懋琦、刘瀚合编的刊布于光绪二十年(1894)的《荆南萃古编》。说该器“得之宜都山中”。书中对其图形的描绘,文字的摹写,与后来著录该器的书籍中采用摄影的图象和铭文原拓本相比较,差别甚微。我们查阅有关材料,知道王孙遗者钟大约是在1876~1894(即《荆南萃古编》刊布之时)十余年间,出土于湖北宜都,最先由曹彝卿搜访所得,不久即被潘祖荫以重金购去。潘氏殁后又转入端方手中,其后归歙县程氏(疑即程洪溥)。又不知几经转手,流入海外,李学勤先生告诉我说:“王孙遗者钟今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按  相似文献   

18.
曶鼎王年考     
已见有历日铭文的西周铜器中,唯曶鼎王年说多纷繁,实有深究的必要。铭文分三段。首段记王命曶司卜事及作器,次段记小臣允的讼事,三段记匡偿所寇禾事。前两段分别记有历日,后一段用一“昔”字交代,明确是追忆往事。二三两段又是两个独自的讼案。作鼎者为曶,三段的文字都与他有关。关于曶鼎铭文的最新考释,可参阅李学勤同志《论曶鼎及其反映的西周制度》。(注1)曶鼎铭文载有王年、月日干支、月相,作器的年月日似不难推求,但仅前段历日“惟王元年六月,既望乙亥”与次段历日“惟王四月既生霸、辰在丁酉”,就有许多不好解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鲁迅创作《铸剑》这篇小说的时间,据拙作《鲁迅在厦门》(作家出版社一九五四年十月出版) 一书所说是:“《故事新编》中《铸剑》和《奔月》两篇,一写于十月,一写于十二月,都是在集美楼上写的。其中《铸剑》一篇原名《眉间尺》,首先登在厦门大学学生所创办的《波艇》月刊上。”其后,收到某师范学院同志来函洵问:一九二七年四月三日,《鲁迅日记》记云:“作《眉间赤》讫”。究竟这篇小说是一九二六年十月作于厦门大学,还是一九二七年四月作于中山大学?其后,又看到《鲁迅与<波艇>》一文说:《铸剑》作  相似文献   

20.
《愙斋集古录》二一·十六有《丙申角》,其铭云:“丙申,王锡箙亚器奚具,在■,用作父癸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