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系统总结当前校企合作中经实践证明可行的培养模式,并对其实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发展校企合作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教育也逐渐实现了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高职院校在不断增多,高职毕业生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压力大问题,以及为了帮助学生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都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了创新和改革,特别是在"双高"建设背景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就是当前高职院校创新与改革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所在.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在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发展方面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产教融合已经成为了高职教育的主要发展路径,为了实现产教融合,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高职院校就必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及加强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在校企合作下更加精准、有效的培养人才.基于此,本文就目前"双高"建设背景下,产教融合视域中高职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2018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打造"双创"升级版。企业新型学徒制度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重要手段,在我国产业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韶关市智汇小镇和韶关学院·创亿谷大学生创客空间等两大韶关市校企合作典型创业孵化基地的实地调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打造多方受益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今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从校企合作的现状谈我国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办学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石,有利于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能够促进教师深入一线,提高"双师"素质;能够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办学层次;可以有效地摆脱目前高等职业学校普遍面临着的办学经费不足的困扰。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不容乐观,建立我国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最理想的模式就是实施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成功需要多方积极参与和大力配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寻求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健康机制,开辟校企合作教育的创新之路,是关系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校企合作来培养人才是促进高等教育发挥自身职能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有助于减少高校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促进校企之间的共赢,等等。而高校自身合理的专业设置和务实的战略发展决策、政府的制度创新以及制定完善的第三方评估机制是促进适应校企合作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办学模式,如何从法律层面加强对该办学模式的保护,已经成为当代中国职业教育立法保护研究的重点。对校企合作的立法保护,不仅关系到中国未来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顺利转型与发展。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美、日、德三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实践,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立法保障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前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保障构想。  相似文献   

8.
高校与企业由于所追求的目标和考核指标的不同,因而为校企合作带来困难。破解校企合作难题,除了靠政策扶持外,还要从制度设计上做文章。本文提出的以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培养定向硕士研究生新模式,就是打破校企合作难题的一种制度设计。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不仅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而且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与企业之间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和发展空间,合作优势越来越明显。校企合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重点阐述了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对我国当前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系列合理化建议,旨在提升对校企合作的关注与认识。  相似文献   

10.
高校理科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势必要求原有的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生相应的变革.校企合作是一种利用学校、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尤具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此必须更新观念,树立“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一体化”理念;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实训平台.当然,在在合作培养中,高校不能盲从企业需求而丧失自己的传承创新功能,不能弱化课堂教育而矮化育人功能,企业应关注大学生的个人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了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制约机制以及激励机制,认为校企合作过程实质为寻求"多赢"结果的双主体协同创新过程,是双方优势的融合。合作过程中各方角色定位不同,企业的作用则因其参与的程度不同而不同。校企深度合作要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做到以"企业需求"为中心,做好"合作需求分析"与"合作效果追踪"两项基本工作,并将"校企合作"相关评价指标融入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指标体系,激发一线教师群体的合作热情与动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校企联合办学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突破,中等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学校的大事,也关乎国家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政府从政策上、制度上、法律上、社会上加大扶持力度,建立企业与学校联系的顺畅渠道,同时校企双方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校企联动、合作共赢的联合办学局面,全面促进校企联合办学的顺利实施.未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技术教育校企联合教模式需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3.
黄晶晶 《中文信息》2013,(10):113-113
当前高职专业建设中,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对于专业优势的提升、人才培养规格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双赢互补的系统工程,积极深入探索校企合作的最佳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与学校合作的优势和潜能,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朱丹宁 《南方论刊》2010,(10):98-99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发展,学院出现了新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学院新的办学模式下,需要拟定新的班主任工作思路与方法。作为校企合作班级的班主任老师,不仅是引导者,而且应是鼓动者。密切配合教学,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多下功夫,让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企业所需,使校企合作达到其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向岭 《南方论刊》2010,(1):74-75,53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的任务。在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富有创新意识的实践,探索出主动适应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新思路。是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培育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高职院校服务社会需求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潮流。校企合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驱动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一种有效机制。本文分析了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创新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我国高校交通运输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校企合作是交通运输类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方式,当下交通运输类高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企业参与度不高、产学研融合不足、学生综合能力薄弱等问题。探索出新的交通运输类校企合作模式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以上问题,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需求特性,探索校企联动下的“四共一体”联合培养模式及推进路径,为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以粮食行业机电一体化专业为对象,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分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实施措施,评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第三方机构参与校企合作是破解传统校企合作模式瓶颈的有效途径。从结构洞理论视角,以校企合作网络中"结构洞"的存在为依据,分析当前第三方机构在校企合作中的缺位,角色定位偏差,服务指导能力弱以及该模式下的监督管理不善等问题。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为例,探索以第三方机构为中介的校企合作模式,促进校企之间形成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过程共管的良好局面,提交校企合作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竞争力,而校企合作则是向该产业提供技术、资金、人才与管理等资源,促进其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选择校企合作这一视角,首先分析了邯郸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的现状与主要形式,然后着重分析了邯郸市高新技术产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各种缺陷,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邯郸市高新技术产业校企合作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政府部门推动邯郸市高新技术产业校企合作,进而推动邯郸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