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过刚刚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9月版),颇为兴奋,感触良多。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历史,就是一部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以"富国裕民"为核心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宝典,《道德情操论》是以实现"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思想之典范。但对这两部著作,后世始终存在争议,这个争议后来衍生为经典的"亚当·斯密问题"。实际上,这两本著作的思想本质是高度统一的,所谓"亚当·斯密问题"是由于误解其著作而产生的。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亚当·斯密问题"以及"自爱"原则仍富含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哲学反思价值,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在迎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改革杂志社、重庆大学出版社联袂推出《中国经济改革30年》丛书,以兹纪念,以兹献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刚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整个经济实际上是处于停滞状态,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  相似文献   

4.
《文史哲》2011,(4):120
<正>经过历时近半年的严格评选,《文史哲》2009年"年度名篇奖"揭晓。郭延礼《20世纪初中国女性文学四大作家群体考论》(第4期)、李治安《两个南北朝与中古以来的历史发展线索》(第6期)、杜保瑞《中国哲学的基本哲学问题与概念范畴》(第4期)三篇佳作入选。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模式”俨然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关注“中国模式”,首先得系统地研究中国的经济改革。那么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前三十年的政治、经济建设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性?解答该问题,必须要具有宏观的研究视角。在这方面,谢淑丽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逻辑》(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cform in China)一书中做了部分解答: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得益于毛泽东时代就已开始的“分权化”。此外,前三十年的国家政权建设、意识形态、基本经济结构的建设等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改革成本。  相似文献   

6.
2000年已经过去,总结回顾去年和预测展望今年又成了经济研究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对 2000年的经济形势和 2001年的经济走势所做的分析预测中,各种看法和思路无非是这样几条:一是继续发挥财政力量;一是发挥金融力量,适当调整融资政策;三是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四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那么, 2000年的中国经济状况到底怎样? 2001年的中国经济趋势是否继续向好呢?   一、当前中国经济的特点   首先要从政治经济学方面看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进入了国家拉动经济发展的历史时期,即计划力量与市场力量共同驱…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6,(2):28-37
中国经济转型与改革的大趋势是纳入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体系,而针对"中国特色"经济现象的理论研究成果也逐步纳入国际学术界,这需要国内学者对中国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时,尽量能够运用国际学术界常用的研究范式分析和论证各种经济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以及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论述,本文试图把这些作者的思想和看法进一步引申和细化到金融学领域,提出并论证主流经济学方法与演化经济理论方法的有机结合,是能够对中国金融问题进行解释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的结论主要针对中国金融现实情况提出了理论界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有关课题之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转型后期的中国经济改革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改革模式是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以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宗旨的经济转型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经济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制度、国情和历史阶段的要求。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经济转型的后期,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在这一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的经济转型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第一,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仍然是一种处在工业化、市场化过程中的初级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第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既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又要注重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把市场机制的长处和社会主义的优点结合起来。第三,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改革与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学术史的内在理路:以中国法律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忠明 《云梦学刊》2008,29(4):33-34
我觉得,学术史研究似乎存在两种理路:一是"外缘"研究,旨在考察某一问题或学科研究的外部关系,诸如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一是"内缘"研究,旨在回顾某一问题或学科研究的内在脉络,这与材料发现、问题意识、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有关;但是,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变迁.有时也会成为"内缘"研究的前提,这是因为.上述变迁本身也会成为学术研究的课题.有时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就是得自上述诸多变迁.这里.我想以最近三十年来的中国法律史为例,来简单回顾一下"内缘"研究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重大论断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即将进入新阶段。2013年12月,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王彦林博士的力作——《当代中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研究》,该著作从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的视角,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始于20世纪初叶。近百年来,这一研究领域固然出现了众多学术大师和研究成果,但《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九卷本)问世之前,中国政治思想史未有以"通史"命名者。刘泽华先生带领诸弟子在这一领域耕耘了三十余年,或可以九卷本《通史》为标志,回应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规训1的主要问题。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源起与流派20世纪20年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得以创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有两个影响很大的历史拐角,一是"一五"计划的完成本应进入"二五"计划却转化为"大跃进";二是上世纪60年代调整成功后本应顺利进入"三五"计划,却转化为"文化大革命".两大历史拐角的经济成因: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的确立,是形成这一转化的基本条件;计划经济下的高度集权体制;没有处理好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几点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化市场的调节功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由四川省价格学会会长经荣生同志主编的《中国价格改革新思路》一书,已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国内发行。这本书深入浅出地对我国价格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近十年价格改革的进程及今后改革的目标、任务,模式,途径、基本政策等问题,进行了分阶段的研究和论述,使读者能总览改革的全过程及最终目标,增强改革的信念;特别是对“七五”计划后两年和“八五”计划期间,价格改革面临的环境、矛盾与对策,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4.
明清易代与中国近代化的迟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佩琦 《河北学刊》2008,28(1):72-75
[主持人语]中国古代社会是缓慢发展的还是停滞不前,中国封建社会晚期自身能否滋生近代因素,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在哪里?这些都是中外学者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些争论,不仅关系到对中国古代历史面貌、发展走向的认识,而且关系到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和革命历史必然性的认识。而争论的实质,归根结底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不同理解和认识。明清之际的人们常说,晚明是一个"乾坤迸裂"的"极乱世界"。晚明社会发生了巨变,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那么,晚明社会都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性质是什么,走向哪里,究竟遇到了什么障碍,它是不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这些都是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和讨论的。为此,《河北学刊》与中国明史学会组织了这次《晚明社会变迁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专题讨论,以期通过学术争鸣和互相切磋,将这一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5.
新阶段的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认清改革的"地位"。"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这"四个是"充分表明我们党对于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展的战略意义的深刻认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依  相似文献   

16.
李建先生《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研究相关问题探析》一文高屋建瓴,议论周密,对推进中国古代历史教育 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其中某些论述似乎意有未尽,因就所论略加引中和补充,提出"大历史教育"概念,包括狭 义的历史教育和史学教育两个方面。古代历史教育研究应该围绕此两大主题展开。  相似文献   

17.
刘志琴 《河北学刊》2008,28(1):67-70
[主持人语]中国古代社会是缓慢发展的还是停滞不前,中国封建社会晚期自身能否滋生近代因素,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在哪里?这些都是中外学者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些争论,不仅关系到对中国古代历史面貌、发展走向的认识,而且关系到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和革命历史必然性的认识。而争论的实质,归根结底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不同理解和认识。明清之际的人们常说,晚明是一个"乾坤迸裂"的"极乱世界"。晚明社会发生了巨变,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那么,晚明社会都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性质是什么,走向哪里,究竟遇到了什么障碍,它是不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这些都是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和讨论的。为此,《河北学刊》与中国明史学会组织了这次《晚明社会变迁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专题讨论,以期通过学术争鸣和互相切磋,将这一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陈支平 《河北学刊》2008,28(1):70-72
[主持人语]中国古代社会是缓慢发展的还是停滞不前,中国封建社会晚期自身能否滋生近代因素,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在哪里?这些都是中外学者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些争论,不仅关系到对中国古代历史面貌、发展走向的认识,而且关系到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和革命历史必然性的认识。而争论的实质,归根结底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不同理解和认识。明清之际的人们常说,晚明是一个"乾坤迸裂"的"极乱世界"。晚明社会发生了巨变,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那么,晚明社会都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性质是什么,走向哪里,究竟遇到了什么障碍,它是不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这些都是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和讨论的。为此,《河北学刊》与中国明史学会组织了这次《晚明社会变迁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专题讨论,以期通过学术争鸣和互相切磋,将这一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张显清 《河北学刊》2008,28(1):63-67
[主持人语]中国古代社会是缓慢发展的还是停滞不前,中国封建社会晚期自身能否滋生近代因素,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在哪里?这些都是中外学者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些争论,不仅关系到对中国古代历史面貌、发展走向的认识,而且关系到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和革命历史必然性的认识。而争论的实质,归根结底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不同理解和认识。明清之际的人们常说,晚明是一个"乾坤迸裂"的"极乱世界"。晚明社会发生了巨变,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那么,晚明社会都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性质是什么,走向哪里,究竟遇到了什么障碍,它是不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这些都是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和讨论的。为此,《河北学刊》与中国明史学会组织了这次《晚明社会变迁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专题讨论,以期通过学术争鸣和互相切磋,将这一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创意经济报告2013》是在国际、国家、地区以及地方政府的各个层面上影响政策制定的重要报告,是国际文化产业领域的重要文件。2013特别版的的主题是"拓展本土发展路径",这条路径是"鼓励创造和创新的发展新路径,力争实现包容、公平和可持续的增长与发展。"《创意经济报告》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而其中中国作为这一群体创意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报告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与前两本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叙述方式不同,这是一本带着浓厚教科文叙述色彩的创意经济研究报告。同时,它密切结合了教科文话语系统里的"文化多样性""创意城市"等理念,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