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形态虽然没有发生质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理论环境的更替,其具体运动形态却出现了新的情况,进入了新的历史进程,实现了从原生形态向次生形态的转换,当前正经历着从次生形态向再生形态的转变。透过这种转换,可以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关于西方财富观念的历时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经济学语境转换为切入点,考察自古希腊至20世纪末西方财富观念的变迁,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财富观念作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并首次把它们归结为以"实物形态"、"货币形态"、"价值形态"和"知识形态"为主导的四种类型.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探讨上述四种财富观念类型彼此之间的渊源关系及其变化的轨迹.在此基础上,简要概括了西方财富观念变迁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工和交换去考察所有制历史演进的线索,认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两大基本图式不适合说明所有制的历史演进;提出所有制的历史演进可划分为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发展形态三大阶段,并对各形态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勾画出一幅所有制多线发展的历史长卷。  相似文献   

4.
在"多"与"变"的时代,伦理道德何处是家园?必须寻找"多"中之"一"、"变"中之"不变"。其关键词有二:"精神"与"形态";理念是"回归‘精神’","皈依‘形态’";理论假设是建构"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现代伦理学理论,不外三种形态,伦—理形态,道—德形态,伦理—道德形态,其理想类型是"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的精神哲学形态。20世纪的文明觉悟的本质,不是"伦理觉悟",道德觉悟,而是在伦理回归中的"伦理—道德觉悟"。个体生命世界、社会生活世界、伦理学理论内在"精神哲学"的"形态"同一性。现代理论体系中"伦理学"与"道德哲学"不只是两种话语表达,而且代表着两种不同传统和"伦理"与"道德"的两种不同"形态"取向,应当在"精神哲学"的理念和理论中加以统摄和整合。人类文明的终极问题,包括"我们如何在一起"的伦理问题,与"人应当如何生活"的道德问题,其中"我们如何在一起"的伦理问题历史与逻辑地具有优先地位。"精神"及其"形态",具体地说,伦理形态,道德形态,伦理—道德形态,就是精神世界、生活世界和现代伦理学理论中的"多"中之"一","变"中之"不变",是伦理道德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谢晖 《社会科学》2003,(4):59-66
诠释法律的多样性是一个复杂的法理学问题。作者对诠释法律的表现方式、方法、目的、效力和结果等进行了概念梳理和问题反省,对其中涉及的理论法学和实践法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信仰的主观客观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天策 《东岳论丛》2003,24(2):68-72
信仰是人类最古老、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现象和社会文化活动。就其主观形态而言 ,它是人类意识对自身生存条件的全面审视 ,它也是人类对终极性人生目的确认和追求 ,表现为高度的理性思维、浓厚的感情色彩、明确的人生目的以及坚定顽强的意志行为。就其客观形态而言 ,它是人类一切信仰活动的成果和遗存。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经济法文化园地中存在着四种形态的经济法。它们是观念形态的经济法、制度形态的经济法、现实形态的经济法和理论形态的经济法。这四种生存状态的经济法相互影响、互相作用,共同演绎和书写着中国的经济法史,构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经济法文化。  相似文献   

8.
石弘 《江西社会科学》2007,3(7):248-252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确实提出过五形态理论,但这一社会形态理论仅只适用于欧洲社会演进的模式,而不能把这一模式推广到整个人类社会,不能说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三者之间是前后依次递进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因为,此时的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已发生变化,已把它区分为原生形态和次生形态,即在狭义和广义两种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原生形态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被看作是人类社会早期普遍经历的历史阶段。除了提出适合于欧洲社会演进模式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外,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还提出了真正适合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三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9.
正义是人类理性的提升或提纯,它同时具备三种形态:价值形态、制度形态和日常形态。正义的价值形态为人类的社会理性确立形而上的终极坐标;正义的制度形态体现实现正义诉求的社会基本结构及其制度安排;正义的日常形态是人们社会化的心理感受,它通过效率与公平、民主与法制、多样与包容、和谐与幸福等概念范畴加以诠释。无论是正义的价值形态还是正义的制度形态抑或是正义的日常形态,其实践旨趣都应在于满足正义主体的生存、发展、安全、自由、机会等方面的需求,这样正义才不会在现实生活世界沦为"乌托邦"。  相似文献   

10.
犯罪形态是犯罪构成要件的具体表现形式,任何犯罪现象都呈现出一定的犯罪形态。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信用卡诈骗罪也呈现出不同的犯罪形态即未完成形态、罪数形态、共犯形态和错误形态。  相似文献   

11.
在防卫错误基本形态的基础之上,对防卫错误基本形态之间的竞合形态进行研究,将其在理论上分为双重竞合的防卫错误与多重竞合的防卫错误,并进一步对双重竞合的防卫错误划分为:过当竞合中的防卫错误与对象竞合中的防卫错误,将多重竞合的防卫错误划分为:假想防卫对象错误过当与防卫时间对象错误过当.对每种错误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界定和辨析.  相似文献   

12.
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资本社会化嬗变的基础是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它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发展密切相关.资本社会化经历了资本的个人所有形态、资本的集体所有形态、资本的国家所有形态、资本的国际所有形态等阶段,其演变的趋势显示出资本的开放性、社会性.正确认识这一嬗变过程,对我国企业组织制度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的小说创作起到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桥梁作用。这种小说观念的形成与过渡表现在:一、从“小道”到“大道”;二、从教诲劝戒到描摹人生百相;三、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专为下等社会写照”;四、从传统笔法到中西合璧;五、从文言到白话。  相似文献   

14.
伦理道德必须有“精神”;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基础必须是“哲学”的,这是隐含于“道德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命题中的两个逻辑预设。“精神哲学基础”为道德形而上学体系提供精神哲学意义上的概念本质、结构原素和体系形态。“精神”的对立物是“自然”;“精神”概念的本质是自由,由此在概念规定中与伦理道德合一;“精神”是“坚定的正当的自身同一性”,是伦理道德的客观形态;“精神”自我运动、自我复归,因而只能“哲学地”予以把握。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包括三个方面:逻辑基础、历史基础、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基础。与之相应,便有三种形态:概念形态、民族形态、体系形态。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修辞形态繁复,喜用多种特殊修辞,并将其放置于阶级关系体系中完成修辞的言说功能。通过特殊修辞,给对立阶级以足够的强词夺理的话语空间,并以此为基础强力揭示他们被社会淘汰的不可更改的历史命数。《共产党宣言》 的结构形态是全景敞视主义的,共产党人观察他者的视角是全知全能的,这可从共时性全景敞视和历时性全景敞视两个维度加以解释,它映射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历史体验、精神结构和思维方式。《共产党宣言》的言语形态是压制性的,共产党人和他者建构的是对话关系,而不是对等关系。它把话语权力变成一种民主的、节制的、自律的权力运用,但其言说本质是封闭的、完成的。它看似在多声共语中建构协商的机制,实则在开阔的话语空间里强力达成话语的论定性和权威性,以此承担意识形态统摄和政治纲领化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陈国灿 《中州学刊》2001,(1):148-152
历史学归根到底无非是人类社会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形式,故其功能本质上也是一种合精神性、中介性和传播性于一体的文化性功能.它首先表现为文化形态,即由史学的文化特性所决定的对人类文化意识领域所具有潜在作用与影响,包括促进人类的自我认识和把握,进行人类文化知识的保存和增殖,提供将历史、现实和未来统一起来的双向思维模式等.在此基础上,进而转化为社会表现形态,即史学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所起的具体作用.在史学功能由文化形态向社会表现形态的转化过程中,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史学研究者的思想观念和史学受众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某种程度上的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7.
二人台的唱腔音乐主要来源于内蒙古西部农村“社火“中的民歌,地方小调、爬山调以及蒙古族民歌,同时也吸收了晋西北、陕北的某些音调,它遵循着民歌旋律形态的一般规律,同时又由于它与内蒙古西部方言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8.
论孔子德性幸福的三种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颜之乐"是儒家幸福的典范,但却不是孔子德性幸福的唯一形式.孔子的德性幸福观涵盖纯粹德性幸福、抽象德性幸福、现实德性幸福三种形态,始终坚持了德性至上的原则,纯粹德性幸福摒弃功利幸福,抽象德性幸福超越功利幸福,现实德性幸福把功利幸福作为德性完善的副产品.三种形态德性幸福的统一体就是孔子完整形态的德性幸福,既有作为理想追求的幸福境界,也有现实可及的幸福生活,从而奠定了儒家德性幸福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9.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遗存、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红色资源的构成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即红色资源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按时限划分,红色资源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资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红色资源以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红色资源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李建平 《学术论坛》2007,(3):147-152
文学桂军在为当下中国文学提供文学佳作和作家成长的新鲜经验的同时,提供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文学、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的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文章通过对文学桂军文化经济实践的论述,论证当今时代文学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应具的三种形态及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