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创意产业与新经济密不可分,没有文化创意产业,就没有新经济,没有新经济也没有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与一个国的发展紧密相连,甚至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深山区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在实施这一伟大战略中。要高度重视在农村中占相当比重的深山区的发展.采取得力措施发展深山区经济。逐步缩小深山区和其它地区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文化在现代化的语境中遭遇到严重的生存威胁,“原汁原味”的保留是不可能的,简单地为经济服务同样是对民族文化的危害。只有结合民族现实的发展,在寻求合乎民族实际的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才有民族文化的生长点。现代化并没有统一的模式,生活方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正是在多样性的世界图景中,民族文化显示出它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邓小平中国社会现代化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使中国这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迈开了向现代化强国奋进的步伐,也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代化思想,不仅指导了并继续指导着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为发展中国家探讨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经验,并且也引起了发达国家的密切注视。其主要内容是: 1.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社会现代化,这是历史做出的不容动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然而农村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基本动力在于农牧民群众,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近几年学术界关于“西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一专题的学术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并就西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及特点,西藏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西藏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的构想及西藏传统文化与西藏社会经济现代化和西藏教育现代化等问题进行分析评述,指出这一专题的研究对西藏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些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人口现代化抓起。一、人口现代化的特征人口现代化着眼于人口发展全方位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包括人口增长模式的现代化,人口分布态势的现代化,人口结构的现代化,人口素质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现代化等。生育现代化是人口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生育现代化就没有现代人口转变的完成及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现代化,也就不会出现建立…  相似文献   

8.
从目前宗教的发展趋势来看,宗教世俗化已成为各宗教目前所面临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藏传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文化也不例外。面对当今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复杂形势,藏传佛教要想保护自身传统文化,并且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必须做出历史性变革与发展,走世俗化、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论多层面的文化建设与再造广东经济优势徐乐雄,余少波经济和文化之间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的现代化必须包括经济和文化两翼,这已是人们的共识。因而,要再造广东的经济优势,就必须加强文化的建设,本文拟就多层面的文化建设及其在再造广东经济优势中的...  相似文献   

10.
雷淑媛 《理论界》2005,(5):38-3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这深刻地说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  相似文献   

11.
<正>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政治、经济上的现代化,也包括文化上的现代化。经济的现代化是社会走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而文化上的现代化则是社会迈向现代与文明的精神力量;政治上的现代化则是社会现代化的制度保证,三者互为依托,互为促进,同时代表了社会现代化的三个主要方面。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只顾经济建设,而忽视文化建设,认为经济建设上去了,文化建设也会自发地上去,我以为这是一种偏颇的观点。经济现代化诚然重要,舍此就等于舍弃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但文化现代化也是需要人们自觉地,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建设,文化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谈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素质、能力、知识的现代化,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类型和行为模式的现代化。很难想象一个文盲充斥的社会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社会。本文将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冲突与融合二个方面具体地阐明我对文化建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试论古希腊文化发展的背景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关于古希腊文化的问题也成为世界古代史和文化史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就古希腊文化发展的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作一粗浅的论述,以求正于史学界同仁。古希腊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它生存的土壤,即繁荣的奴隶制经济。恩格斯指出,“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奴隶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1]在希腊,奴隶们的劳动创造了繁荣的的奴隶制经济,从而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3.
论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而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农业现代化的程度最低,压力最大。并且实...  相似文献   

14.
广东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教育现代化问题研究江海燕20世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证明了一个基本的历史结论: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在“科教兴国”成为我们党和政府重要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广东经济发展进程中,教育现代化的课题,无论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全党同志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对县域文化这个事关县域经济和社会的重大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一时间不少地方消极腐败的文化现象滋生蔓延,给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县委从战略的高度,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全面推进县域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文化馆在新时期的定位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的现代化进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文化科学发展和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文化的作用越来越显现,这对文化馆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改革创新”求生存求发展已成文化馆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文化形式和文化内涵都要有所变化,有所创新。本文就新时期如何定位文化馆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的文化维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仲崇东 《东南学术》2003,(3):102-106
21世纪 ,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并行的局面 ,置身于全球化的大背景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更多、更复杂的新任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 ,文化因素在全球化中的地位正逐步得以突显 ,伴随着经济强权而来的文化渗透和文化霸权也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所不得不面对的最重大的问题 ,所以 ,在这种形式下 ,对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梳理也就具有了特别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在选择传统,传统也在选择现代出路。  每一个民族都要借助传统走入现代社会,割断传统是徒劳的。千年更替,社会转型,中国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也需要接受传统文化。  人必须承受传统,又要转换它,解析、评价、选择、转换,最终是要为它找到现代的生长点:传统文化“是重实践力行的学问”,“应当透过现代化方式的解析和教化,使儒家成为大众的儒家,活现在大众之中。”①——出路在于实现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实用化。  一、传统文化的科学选择——面临的挑战和价值转换  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的价值选择,就永远不会有文化的…  相似文献   

19.
文化建设是建成社会主义非常艰苦而又意义巨大的工作。如果说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躯干和灵魂的话,那么,文化建设则是使社会主义的躯干和灵魂连接成有机系统的神经网络。可以说,没有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就没有了社会主义最终确立并且世世代代保持下去的根据,也没有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在人民群众中扎根的土壤。所以,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历来把文化建设当作实现社会主义经济任务和政治任务的根本保证,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文化建设上的一系列思考和实践,为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与经济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两翼。文化与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经济发展就缺乏动力和持久力;没有经济发展作为基础,文化也难以创新和发展。两者并举,社会才能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