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商品流通体系正在快速形成,初步形成了遍布全省城乡的商品流通网络和商业网点.但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城市消费不旺盛;流通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不激烈;流通主体发育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组织化程度低;以满足初级交易为主的传统经营方式与业态形式大量存在;市场功能比较弱小等.为此,我们提出安徽省流通业的"12345"发展战略,即实现一个目标,围绕二个方向,着力三个重点,建设四大支撑和创新五大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流通问题已成为当下经济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面临着农产品流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但运行效率低下、农产品流通需求不足与专业化农产品流通供给匮乏并存、技术设备落后、流通体系一体化运作不畅等问题.文章在分析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基础上,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遵循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的5点原则,大力打造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充分发挥规模和技术这两大驱动力的作用.其中,规模驱动力是指要充分利用我国潜在的巨大农产品物流需求量,通过搭建全国连通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网络实现对农产品流通需求的整合,通过规模经济来快速实现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高效率、低成本运作;技术驱动力是指要通过充分发挥现代农产品流通作业技术和现代农产品流通信息技术的作用,提升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文章的分析为我国加快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认真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在刺激内需方面的一些基本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扩大内需具有一定的意义。西方发达国家刺激内需的主要举措是:适当提高居民购买力,鼓励企业扩大投资,保持适度的政府公共投资,重视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刺激内需的经验和做法,我国在扩大内需方面可采取如下措施:从货币、财政政策的组合来看,应实施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的整体扩张型货币财政、政策;从近期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来看,应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来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从内需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来看,应立足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来积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4.
苏文捷 《理论界》2007,(3):57-58
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辽宁商品流通产业发展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从制定商品流通产业发展战略、提升商品流通的总量和份额、调整商品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商品流通企业结构、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以全方位创新来促进辽宁流通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及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农产品流通不仅是实现农产品"惊险的跳跃"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及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由于目前广西农产品流通范围小,存在重国外市场,轻国内贸易;重局部交易,轻全局流通;重差异产品贸易,轻相似产品互通等贸易结构失衡问题,因此,要大力发展农产品贸易,保障农产品流通通畅,必须不断完善农产品国内外、区内外及产业内外贸易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国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与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变。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经济结构调整受国际化分工所导致的产业结构固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压力,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等制约因素影响。下一阶段我国经济调整战略选择主要应包括: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延续期,加快国内产业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创新制度培育;促进就业扩大内需,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强体制创新,建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流通效率是反映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是一个具有多元内涵的复合型概念,综合反映了流通业运行的节奏和价值实现的速度。流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包含市场、企业、资本、人员等4个层面的10个基础性指标。对我国31个省区市流通效率的实证分析显示:中国区域流通效率呈现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态势,流通效率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流通效率低的区域则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省份。  相似文献   

8.
农村流通产业自主创新是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改善农村流通环境,促进农村流通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我国农村流通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自主创新实践不足,并且相关的理论认知也不系统和深入的现象。借鉴企业创新相关理论,对农村流通产业自主创新内涵进行分析,界定农村流通产业自主创新的系统结构,并对其构成要素及隐含的动力机制进行剖析,目的是为农村流通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深化推动了流通业的发展与变革。现代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江苏,其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关键在培育一批强大的流通集团。  相似文献   

10.
连锁经营:实现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当前我国流通产业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 ,流通产业组织体系不合理。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低下。技术装备较差 ,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比较突出 ,严重影响了流通产业整体效率的提高和流通产业现代化的实现。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 ,提高流通生产力并实现流通产业现代化 ,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及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为分析手段 ,探讨了连锁经营与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之间的联系 ,提出连锁经营是实现我国流通产业组织体系现代化及流通企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流通国际化与中国流通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易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利益的推动促进了交换空间的扩大,从而形成了流通的国际化。在这种条件下,外资流通企业的进入直接加剧了一国流通业的竞争。通过模型分析,本文论证了外资流通企业进入数量与国内流通企业数量的U型关系。接着,本文通过概括我国流通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基于模型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型工业化是一个过程,既不是同时工业化,也不是立即工业化。每个地区应当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进步模式,设计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路径。以全面实现新型工业化为目标,立足于当前的优势产业和优势技术,保增量、扩存量、调结构,以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积聚资源,以资源的积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而不同地区创业、就业环境的优化则应当适应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节奏,逐步调整和建立适合新型工业化建设道路的创业、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3.
人口迁移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化和城市化将成为主导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两大最主要的趋势,而城市化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口在不同空间区位上的重新聚集和分布,即城镇体系中规模结构的变化。分析人口迁移对城市规模结构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看出,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只是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要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优化城镇体系的职能组合结构。  相似文献   

14.
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当前我国农业结构 ,数量较合理 ,质量待提高 ;生产条件恶化 ;农产品缺乏竞争力。应以集约型发展为基础 ,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调整的内容不应局限于通过耕种面积的增减和规定粮食的比例的平面层次 ,更应包括品质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特别是人力资本结构等多层次的协调优化 ,加强农业与其他产业和国际市场的融合 ,将产业结构与发挥农业比较优势相结合 ,优化农业组织与技术进步相配套 ,加快建设农业信息体系 ,形成一种立体式的结构优化、复合型的目标选择 ,以此实现我国农业在新世纪的产业结构高级化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发展流通应该因地而异.流通业的弹性系数与地区经济总量之间存在一种类似边际生产率的曲线关系,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经济总量非常小的情况下,由于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工业化程度偏低,流通业弹性系数偏小;第二阶段:在经济总量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化程度开始逐步完善,流通业弹性系数能达到最大;第三阶段:在经济总量达到非常高水平时,流通业弹性系数开始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6.
公共数据流通是满足社会公众多元化需求、促进公共数据利用、发挥公共数据价值的重要方式。公共数据概念内涵不一、外延不清,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共数据流通不畅,同时也形成公共数据流通制度建构的桎梏。在厘清各地立法机关与学术界对公共数据概念不同界定的基础上,以行政权力运行为视角,可以将公共数据概念解构为三层逻辑结构:第一层是行政机关、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机构在履行公共管理职能过程中收集、产生的公共数据;第二层是与行政机关、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机构产生行政委托关系或行政合同关系的社会企业以及承担社会公共职能的社会组织收集、产生的公共数据;第三层是社会企业等产生、收集的以及由个人数据主体产生的公共数据。以公共数据概念三层逻辑结构为基础,通过行政权运行视角,可以分析各公共数据主体在三层结构中的定位,并描绘在公共数据三层结构中的行政权运行脉络。通过“政-政”数据共享、“政-企”数据开放、“企-政”数据汇集、“企-企”数据互通的公共数据流通模式,立足于我国公共数据流通现状,有利于建构横向与纵向上的“跨地区、跨机构、跨层级”公共数据共享、共用制度,建构分级分类的公共数据开放与管理制度以及公共数据行政许可...  相似文献   

17.
一个时期以来 ,内需不足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研究并解决继续扩大内需的诸多障碍已成为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高度关注的一大课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扩大消费内需和投资内需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外向型企业的订货急剧减少,一大批企业停产甚至倒闭,这种状况暴露出了我国经济的脆弱性。面对金融危机,我国的对策应是:立足自主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内需,逐步形成内需主导型经济。  相似文献   

19.
当前相对过剩主要表现在结构性需求不足与有效供给不足同时并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下一轮健康快速成长的客观要求。当前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注意发挥我国的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优势。结构调整的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结构、产权结构、城乡结构等,通过这些领域的升级、整合、转化,实现整体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此外,还要注意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准确判断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的量,是科学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表现、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2003—2020年全国层面流通业数据,从总资产、销售额和从业人数三个角度对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的量进行估算,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比较不同所有制类型流通企业的效率。研究发现,我国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在量的层面总体实现了适度平衡发展;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逐渐多样化,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重要的实现形式;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具备效率上的优势,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相对效率优势趋于稳定,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效率优势逐渐凸显。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流通体系进程中,要从质与量的辩证视角认识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和创新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推动其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