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以广西工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管理改革为背景,介绍了构建适合于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管理的信息系统设计的方法.以及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学分制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对实行学分制的成人高等学校或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分制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学科基础广泛的新兴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脱节,其人才培养模式亟待研究。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探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影响因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引入学分制,要正确处理好存在的影响因素,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教学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3.
班级管理随着学分制的实行,原有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高校管理和培养社会化人才的需要,探讨学分制下的班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实际,从六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一种以教育思想转变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因材施教为原则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在全国许多高校正开始推行。学分制要求扩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学分反映学生学习的量,以学分绩点反映学生学习的质,这与以前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很大区别。那么,为适应学分制要求,如何进行学生管理体制改革,从而建立一种与学分制相配套的新的学生管理模式呢?本文结合改革实践,对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作了初步的尝试和探讨。一、原有的学生管理…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教务员工作的定位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越平 《南方论刊》2006,(6):45-45,37
高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管理制度是协调和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系统正常运转的依据;教务管理是日常管理的核心。教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大学生素质及质量如何。当今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主要有两种:一是学年制;二是学分制。目前以学分制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深入展开,我校目前正由学年制逐步向学分制过渡,以学年制为基础又包含有学分制的一些管理模式。本文结合个人几年来教务管理的实践,试就如何做好教务管理工作作一探讨。一、普通高校二级学院教务员工作定位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校…  相似文献   

6.
结合中国国情建立和完善高校学分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长运 《理论界》2003,(1):93-94
学分制是以目标管理为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学分作为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学分和每个学生必须获得的总学分,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自主选修课程,以取得所选课程的总学分作为毕业及授予学位的标准,采用多样的教育规格和较灵活的过程管理方式。究其实质这是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弹性教学计划。通过课程结构的组合、优化,达到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学分制的实质和灵魂是选课制,选课制是产生和实施学分制的前提条件,又是学分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学籍管理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办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很多民办普通高校依据校本的特点,逐步从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在学年制与学分制共存的情况下,研究如何更好地加强学籍管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在提升教职员工对成人学生的服务意识的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对成人学生进行深入、细致、有效的管理与服务,探索适应完全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新型学生管理服务模式,对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成人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将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学分制的推行,而高校收费管理的主要方式仍是按学年制收费,学分制教学与学年制收费的矛盾日益突出,实行学分制收费势在必行,但实行学分制收费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从学分制教学与学年制收费的矛盾、实行学费收费好处阐述了实行学分制收费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推行学分制收费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许莉娜 《南方论刊》2014,(3):73-74,58
学分制是我国高校正在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与管理制度,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比较侧重于目标管理,是一种科学的人才管理培养模式,但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变化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本文从学分制下高校考试的特点出发,浅谈现存的一些不足,提出加强学分制管理模式下高校考试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功能由环境、结构、要素三者共同决定.将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引入到陪审员制度当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陪而不审现象产生的原因.在系统环境难以改变的情况下,要缓解陪而不审现象,只能对系统结构和要素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2.
水权制度变迁的动因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权因水资源的短缺而产生,因水资源短缺加剧而变迁。人类对水资源的消费初始并不存在水权,只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水资源从丰沛到短缺及水资源显现经济商品禀性的过程中水权才得以产生与变迁。世界各国适用了各不相同但符合本国实际的水权制度,但是大多数国家普遍适用的还是优先权制度。与其他水权制度相比较,优先权制度因其具备排他性、让与性、可执行性,不但能兼顾各方用水的利益和需要,而且能很便捷地进行水权的初始配置,进而可以建立水权市场,使弥足珍贵的水资源流向最需要之处。但是,优先权制度对水权的转让和交易进行限制,降低了可让渡的程度,降低了使边际净收益相等的市场压力,带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无效率,也存在进一步市场化的趋势和演进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户籍制度变迁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试图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的户籍制度变迁作出自己的理解。文章利用外在制度和内在制度的关系,解释了我国户籍制度产生的合理性,认为户籍制度的产生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它适应了时代要求。然而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它又阻碍了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的实现,也有悖于经济个体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这种制度日益成为社会进步的桎梏,从而变迁也就在所难免。但是户籍制度改革也面临着诸多困难,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古代东亚国际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特殊的人文地理与政治地理观念,华夏先民确立的古代东亚国际体系的基本框架是:将与周边民族或地区的关系视为国内各地区间关系的延伸,用解决国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处理和其他地区间的关系。中国曾试图将方国、郡县、羁縻等国内的地方统治模式推广到全东亚,至明清才最终形成了宗藩体系。古代东亚国际体系的演进分为方国体系、郡县体系、羁縻体系与宗藩体系四种类型,标志着四个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5.
整个世界可分为两大系统 ,即人类系统和自然系统 ,双方互动、嬗变 ,各自受着对方的扰动 ,不断产生熵值又不断形成负熵 ,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大系统。如何从系统整体角度来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对自然的作用 ,必须要避免三种思维方式 :单向思维、强势思维和短期思维 ;要树立两种科学思维方式 :整体开放思维方式和逆向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方式即“整体———部分”的思维方式 ,强调为了整体功能要抑制人类系统中某些个体功能的发挥 ,促使人类从根深蒂固的重占有的片面的生存观念 ,提升到在与整个世界全面协调中生存与发展 ,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投资秩序理解为特定企业体制下的企业投资活动所必须遵循的运行规则和实施程序。文章认为 ,企业体制与投资秩序之间存在着同构关系 ,企业体制变动会改变企业原有的投资秩序 ,而投资秩序的改变会影响企业的投资选择行为。以投资活动而言 ,企业体制的市场化程度不同 ,经理阶层的有限理性发挥程度、处理信息和环境不确定性的程度也不相同。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以制度安排和路径依赖为分析框架 ,针对我国现阶段具有典型意义的股份制 ,分析了企业体制与投资秩序在总体格局上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健全科技信用制度,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要推进科技信用制度建设,应着重采取以下措施:界定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基金信用的对象,形成契约制度与道德伦理相结合的信用约束机制,创设科技人员信用安全保障号码制度,建立科技人员信用信息评价指标体系,改进科技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完善科技人员信用数据库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系统,构建科技成果承诺保证制度。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对当前国际体系的描述大体不外乎单极体系、多极体系、多极化趋势、多行为体体系或所谓“一超多强”,然而这些概括未免流于简单化。本文认为:当前国际体系现状并非可以用单个体系可以概括,而是表现为多元共存,这些体系包括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霸权体系和帝国体系。而且,每个体系基于自身发展逻辑正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社会的前途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当前多元体系间的竞争和每个体系自身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论文化体制改革的分析框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体制改革的本质是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权责关系与职能边界在文化领域的重大调整与重新建构。必须超越"过分国家化""、偏重社会性""、迷信市场化"的三种理论思路与实践倾向,构建起"文化管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文化体制改革分析框架,从而使文化体制改革更具系统性、全面性和均衡性,最终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发展格局,实现国家引导、市场配置、社会参与的良性互动与有效合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具有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形成,是否仅仅靠技术?本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进行探索,提出了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技术,而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