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徐静莉 《兰州学刊》2009,(7):122-125
1926年国民党通过的《妇女运动决议案》赋予女性与男性平等的财产继承权,但当时的最高法院在解释女性这一用语时,进行了狭窄的解释,从而对女性财产继承权进行了很大的限制。从民初独特的社会背景来看,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倒退并非单纯是司法保守性的体现,事实上,从1926--1928年期间,在女性财产继承权变化的表象背后,更多地体现了政治、法律、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力量相互之间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2.
近代湖湘女校是湖南妇女运动的滥觞和旗帜。她们既传承传统湖湘文化的精髓,又传播先进性别文化的理念:既培养了近代妇女运动诸多的先驱,又展现了近代湖湘女性特有的品性,从而在湖南乃至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发展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之笔。  相似文献   

3.
抗战前期江西妇女运动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前期江西妇女运动的发展□殷丽萍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的苦难,家园的破碎,亲人的受凌辱和死亡,极大地激怒了广大江西妇女,造成妇女运动的从未有的广泛的社会基础。本文仅就抗战前期江西妇女运动作一初步探索。抗战前期江西妇女运动空前活跃,其抗日救亡宣传和组织工...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给女性地位带来了一系列冲击和影响.在全球资本、政法体制及家庭男权的重压下,女性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反全球化等新的社会运动正在与妇女运动一起成为女性抗议贫困和不公、争取自身权益的新形式,女性在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明显建树,走在了时代前列.  相似文献   

5.
“合群”这一核心概念是立足于近代中国本土语境阐释妇女运动进路的文化向度。“合群”意识的积蓄与勃发逐渐成为推动妇女解放的重要思潮,随着“合群”对象的不断调整与充实,形成了妇女运动中独特的革命实践话语与社会动员机制。晚清时期妇女解放最初从属于男性启蒙者救亡图存的诉求,继而从“自发”走向“自觉”,创办妇女报刊、组织妇女团体,形成“群言合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引介及实践,使得妇女运动具有了明确的阶级指向。知识女性与劳动妇女的结合,“姐妹情”与“阶级情”的变奏,“妇女主义”与“阶级革命”的调适,展现了妇女地位从客体向主体身份转换的历史风貌,建构了妇女解放与民族社会革命相互交织的文化图谱。  相似文献   

6.
肖霞 《山东社会科学》2007,1(12):114-117
平塚雷鸟是日本明治后期成长起来的女性评论家、思想家、作家。她创建了日本女性团体"青鞜社",及《青鞜》杂志。她提出,元始,女性其实是太阳。是真正的人。女性必须作为一个人而觉醒,这样才能发动全面解放自我的精神革命。她一生致力于日本的妇女运动,是日本妇女运动的先驱和推动者。  相似文献   

7.
晚清女生留日与辛亥革命李兰萍中国社会在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也迎来了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妇女运动的勃兴。以女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国近代妇女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晚清留日女生,则是当时女知识分子的精英。没有这批留日女生,中国近代妇女运动...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时期女性报刊的舆论宣传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亥革命时期出版了大量的报刊,据有关方面统计,辛亥革命前后(1898~1917年)出版的各类报刊约千余种。这其中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刊物,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学、历史、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这些报刊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女性报刊。这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思想史、文化史、妇女运动史及报刊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史料。本文拟对这一期间女性报刊进行研究,探寻它的起源、特点及意义。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我国广大妇女在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压迫统治下,成了任人宰割、玩弄、摧残的对象,一直生活在社会最…  相似文献   

9.
站在新世纪的开端,回顾自台湾光复以来台湾文学的历程,发觉它自始至终都是以摒弃父权宰制、追求女性独立自主为宗旨,并且伴随着台湾的社会进步和都市化进程,以及妇女运动的进展,不断发展、演变,愈益深化、成熟。特别是自1950年代开始,虽然海峡两岸隔海分治,但绵延于斯的台湾乡土作家,他们一代又一代,面对所处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0.
女性学论纲     
女性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女性学的研究成果,应以科学的方法加以认识和审视;应从多学科的角度,科学地研究女性本身的特殊禀赋和潜在能力;世界各国女性与文化的差异最本质地展示出女性的真实面貌;女性对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的占有与支配状况是决定妇女社会地位的关键。女性学的研究方法是多样化的。作为课程开设,女性学应有自己独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女性学作为一门年轻的现代学科,逐步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取得显著成绩。从提高大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角度来看,女性学的教育必须正视大学生的传统性别角色要求。女性学的教学对象并不仅仅是具有独立平等意识的现代女性,而且男性也应在当代社会逐步建立起科学的性别文化观念。通过引入性别视角,帮助大学生增长新的知识与经验,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是女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的湖南妇女运动凸现了社交公开、教育平等、婚姻自由等思想主张的深化;从追求自身解放上升为追求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革以及妇女解放运动的阵营有所扩大三个方面的进步,走在全国的前列,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形象的解读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笔者也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认为玛蒂尔德其实就是男权社会中的一个普通妇女,作者塑造她只是为了以她的际遇来反映19世纪后期法国广大小资产阶级妇女的处境:她们看似有所改观的生存状况和有所觉醒的女性意识背后依然是独立人格、平等夫妻关系、婚姻自主权、外出就业权、财产支配权的缺失,女性原本低下的地位并没有因为妇女运动的风起云涌而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女权主义与建立在女性个体基础上的西方女权主义在时代国情的悬殊、文化背景的异质、理论核心的分歧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的妇女运动是社会革命的一部分,中国女权主义处处体现出男性特色,被称为父系的女权主义。要发展中国女权主义,就必须正视其和西方女权主义之间的差异,在差异中挖掘本土资源养分,找到中西方女权主义的契合点,把握差异中体现出来的中国女权主义发展的独特道路。  相似文献   

15.
冯永朝 《阴山学刊》2009,22(2):18-22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成熟的女性意识的女作家之一。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女性情味,书写着从自然存在到社会存在到精神存在均受到男权社会的压迫、歧视、侮辱和摧残的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农村妇女的历史和命运,展示了她们在严酷的自然条件和恶劣的社会环境中为了活下去所遭遇的痛苦不幸,所付出的惨重的身心代价。  相似文献   

16.
金蓓 《中州学刊》2001,(2):65-68
近30年来国外女性学对男女平等的追求,已从外在有形深入到内在无形,以自己的立场、观点、方法重新研究既有学问,形成了跨学科的大文化现象.本文认为"社会性别制度”是女性学的理论基石,它直指父权制的非理性;要消灭性别歧视还很遥远;从"男女平等”到"性别公正”的演进正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要超越二元对立,寻求和而不同、阴阳互补、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中国女子开始进入男子一统天下的大学,这无论是对大学的发展还是为妇女解放都带来了全新的意义。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却大多着力于描述初创期的女子高等教育机构以及起始期的男女同校对女性而言的森严的管理制度、男女有别的课程设置以及培养目标,对大学在妇女解放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则重视不够。事实上,在女子进入大学的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大学在引领妇女运动发展,催生女性服务社会的精神,点燃女性革命热情,开拓女性智慧等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8.
女性运用自己的身体救国救民 ,这是男权社会制造的让女性自我沉醉、自我欺骗的政治神话 ,是让女性放弃自身的真实需求而世代仿效、复制的毒素。女性要确立自我的主体位置 ,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必须戳穿这种篡改、利用女性的叙述话语的假面 ,建立女性自己的身体叙述学。然而 ,建立女性身体叙事是一条布满迷雾与陷阱的道路。从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到铁凝的《麦秸垛》、毕淑敏的《女人之约》 ,这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女性文本清晰地展示了建构女性自主权身体叙事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9.
《琼州学院学报》2017,(1):78-85
1936年初,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成立,下设妇女运动指导委员会,作为妇女新生活运动的领导结构。时值内外交困,国民政府对新运女性的定位有着"国家人"和"家庭人"双重角色期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各路女界精英加入妇女指导委员会,在妇指会的领导下,广大女性在基层服务、保育难童、生产指导等工作中都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在扩展职业空间、追逐政治角色等层面也激起相当的波澜。女性角色在社会文化的塑造中形成,作为新生活运动乃至抗战时期最重要的妇女团体,妇女指导委员会是研究战争文化下女性角色定位、国民意识,以及女性社会参与与角色生成、角色自致之间内在关系的一个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0.
“类思维学”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思维学”刍议丛大川十几年来在钱学森同志的倡导下,我国的思维学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从传统的狭隘的抽象逻辑思维推进到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的立体综合研究,这是思维学研究的第一次重大拓展;从个体综合思维又推进到集体思维、社会思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