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际交往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公共关系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人际交往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思想感情交流的过程.期间心理效应无疑是制约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从现代人际关系心理学角度出发探寻影响公共关系中人际交往的几大心理效应,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理论.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时代正处于人生转折的重要时期,大学生活中良好的人际交往,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上、情感上、素质上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大学生如何把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尺度,克服交往中的障碍,学会并掌握运用语言艺术进行交流,在集体生活中努力营造和谐氛围,这对走向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3.
王辰 《理论界》2010,(6):197-198
本文在对人际冲突进行阐述基础上,探讨了如何运用心理疗法和人际交往技巧,缓解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压力.心理疗法包括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理性情绪疗法、患者中心疗法、森田疗法和箱庭疗法等系统的理论原理和可操作的实用方法,人际交往技巧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的灵活运用.寄希望对提高人们管理冲突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缓解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压力提供心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社会关系形态中客观存在的公共关系运行形态,包含并体现出一种非对称、非平衡的关系形态以及非对称、非平衡的关系运行过程。公共关系非对称运行形态是由公众的特定属性决定的。公共关系的非对称特征是公关与诸多关系形态,其中包括人际关系、生产管理关系等关系及其运行形态的重要区别;非对称与对称的相互交织是公共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法则;不同形态非对称与对称性传播对组织形象产生不同影响;非对称中的对称性追求促进着组织和谐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人际关系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更是将来生存和发展的障碍。团体咨询在帮助大学生处理人际矛盾、促进心理健康、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浅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因素大学生在校园会遇到各种困扰因素。人际关系问题在所有困扰因素中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有专家统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主要表现是自卑、胆小、害羞、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际、不善于言谈、怀疑他人、不喜欢参与社交活动、对人冷淡等。这些障碍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并不一致。大学生同学之间的关系问题较师生关系问题更突出,而同寝室同学关系又是最突出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完全不能解决交往中产生的问题,视人际关系为畏途。“不善于与人交往”是这…  相似文献   

7.
城市新型社区的人际交往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的人际关系对于促进城市新型社区的社会整合乃至实现城市的社会和谐,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当代中国,城市人际交往不仅具有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特点,同时还蕴涵着传统文化的心理积淀,城市居民的人际关系形成多取向和多层面.我们应克服城市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障碍因素,寻求构建城市社区的新型人际文明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8.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应该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人际交往,是每个大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周建国 《天府新论》2014,(6):109-115
在传统中国社会里,儒家道德伦理体系是按照主-从关系来设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由此形成了中国人人际交往中的偏正人际关系结构,它使得中国人人际交往面临着巨大的结构性压力.为了化解这种结构性压力,中国人既采取替代、强迫或暴力、减少需求或放弃等多种多样的普适性策略,更发展出了人格屈从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行为策略.在所有这些策略中,人格屈从最具中国特色,也被中国人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国社会里一种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现代意识的逐渐深入人心,代表传统社会的偏正人际关系结构将会逐渐被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结构所取代,人际关系和交往将会逐渐变得更加平等和谐.  相似文献   

10.
高素萍  张翌 《中文信息》2013,(10):126-126
为探讨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有效途径。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50名本校学生进行了为期6周的改善人际关系的训练。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统计被试训练前后心理自评的7个项目得分差异。结果是被试在自我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诸方面训练后的自我评分增加,有显著和极显著意义。通过纠正认知偏差,同时辅以行为训练、团体心理辅导,在短期内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手机媒介互动性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效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学生处于渴望交往与被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保持个性健康和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依托情感、信息、物质、社交的互动成为其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手机媒介以其快捷、便携、互动等众多优势,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有效工具。为此,基于手机媒介互动性的分析,结合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质,探索性地分析了手机媒介的互动性对其人际关系维护起到的正效用和负效用。  相似文献   

12.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它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委婉语在社会交际中的功能,即:人际交往中的礼仪功能,言谈措辞的积极功能,使语言妙趣横生的幽默功能,掩盖事实真相的欺骗功能和鞭挞社会的讽刺功能。  相似文献   

13.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是以网络为中介进行的 ,它与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显然不同 ,开放、自主、平等、间接、匿名等是其突出特征。网络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 ,也带来诸如人际交往失范、人际情感疏远和人际信任危机等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重视网络人际关系的调适 ,从普遍交往伦理规范的确立、法规的建设、教育与监控、心理援助、个人自我调整等方面对网上交往行为加以约束和调整 ,以促进虚拟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 ,维护人际交往的秩序  相似文献   

14.
《家庭科技》2000,(5):35
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会因一些琐事而遭人嫉恨。在女性世界里尤为明显。 化解人际关系中的嫉恨情绪可用下列方法: 强调缺点:化解妒意 W小姐和女同事将要在同一时期结婚。两人谈起“他”来,无论收入还是学历、家境、容貌,都是W小姐的那一位优越。女同事心理失衡,情绪变得很坏。W小姐担心这会影响工作上的默契,便自己放出这样的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透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探寻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心理因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克服交往障碍、建立良好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人们已经越来越体会到,学校教育决不仅仅是一个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它实际上是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过程。人们还意识到,在学校环境中有许多社会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而且这些影响因素往往最终会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学校人际关系就是这样的因素之一。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制约着人们活动的效果。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学校人际关系状况会对学校教育目标产生直接的影响;不仅如此,它还为学生人际关系能力的…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大学校园的主体,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目前,在校大学生所产生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与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关.因此,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促进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对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顺利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及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职内涵发展的核心要求是教会学生"做事"与"做人",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学生"做人"的关键,也是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力量,高职内涵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高职内涵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蕴涵在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等人际关系文化中的心理活动对于凝聚民族心理、锻造强国心态、促进民族心理成长所具有的积极促进作用,是五缘文化心理对当代中国社会心理优化功能的重要体现。五缘文化心理要素所具有的重情、重义、强调群体与个体的一致性等本质属性,五缘文化心理场中客观存在的人际吸引力、群体向心力、文化辐射力和心理同化力等各种场力的正向作用,循环往复的五缘文化心理共鸣效应所引发的良性心理同构过程,是实现五缘文化心理对中国当代社会心理优化功能的内在机制和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儒家文化中所倡导的"忠恕"之道对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忠恕"之道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原理,充分体现了社会心理学中有关人际交往的对等律、利他主义、替代体验等普遍规律,为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