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三角地区产业一直专注于产品制造领域,珠三角地区也因此被世人称作“世界工厂”.但现实显示珠江三角洲的GDP总量是广东北部山区的5倍,东西两翼的4倍,地区发展极不平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大,珠三角已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2005年起,广东省政府实施了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该政策实施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产业发生了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第三产业结构比重开始加大,现代服务业、新兴技术产业等替代原来的传统产业的势头明显.但在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产业配套能力差;产业布局规划欠科学合理;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用地紧张、融资困难等等.因此,珠三角要有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利用政府在宏观信息上的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产业承接力、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丰富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作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珠三角经济正在经历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刻变化.佛山市南海都市型产业社区是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以产业链升级为主线,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基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水平提升、生态环境改善、土地增值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成功实践.它改变了珠三角传统的产业成长路径,显示出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转型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集群升级理论和实地参与式的调查方法,通过对东莞虎门服装产业集群升级经验的描述和分析,探讨珠三角传统产业面对经济困境的出路。作者认为,集群升级是珠三角传统产业面对经济困境的重要出路;成功的集群升级有赖于地方政府扮演集群经营者的角色,培育区域品牌、建构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生产配套和扶持行业协会等是地方政府推动集群升级重要和有效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外向型经济的产业转型并不是独立自由的,而是受到全球价值链(GVC)中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组织形式和关系安排(即治理)的统一约束的。只有从相应的GVC治理模式出发,并把握治理模式动态调整的趋势,才能找到外向型经济转型的适宜路径。珠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中的三类主体各自参与的GVC治理模式及其对产业转型的影响,揭示出珠三角转型困境形成的微观激励机制。因此,要破解转型困境不能依靠政府的舆论宣传或者行政命令,而应该通过改变外部因素为外向型经济主体提供转型与升级创造激励和相容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粤西地区经济崛起的"后发优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西地区是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粤西地区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粤西地区利用其存在的"后发优势机制",借助珠三角地区的"双转移"战略,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升级进程;粤西地区作为广东省挺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借助中国与东盟的紧密合作,推动粤西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三大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增长极,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呈现出相对优势。环渤海地区第一产业劳动力转出的压力最大,其次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最小;珠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最强,其次是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区域的产业政策调整要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的影响,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联动.在不同层次上的人力资源使用上,实现共享与互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增长极,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呈现出相对优势.环渤海地区第一产业劳动力转出的压力最大,其次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最小;珠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最强,其次是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区域的产业政策调整耍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的影响,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联动,在不同层次上的人力资源使用上,实现共享与互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珠三角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外向程嚏最高的地区之一,其经济发展,无论是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在全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珠三角地区,产业层次偏低、人均发展水平不高、资源与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珠三角进一步发展的羁绊。因此,统筹珠三角产业调整与转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成为破解科学发展的难题、实现新~轮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珠三角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立足未来20~30年太平洋西岸新月形经济带和中国崛起互动共进的战略背景,提出大珠三角地区应发展成为太平洋西岸新月形经济带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中心,并从思维转变、地缘拓展、产业升级、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给珠三角工业区的成长提供契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业区。珠三角工业区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珠三角工业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珠三角工业区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珠三角工业区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文从政府、工业区和社会服务体系三个层面给出合理的路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双转移”,即珠三角地区产业因优化升级的需要要求向经济欠发达的粤东西北地区转移,同时经济欠发达的粤东西北地区的富余劳动力要求向珠三角地区或者本地的第二、三产业转移。“双转移”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重构。粤西地区要想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双转移”的政策认识、定位好本地区的发展战略、引入科学发展决策程序和冲破资本性质界限的束缚。  相似文献   

12.
珠三角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文章描述了近10年来珠三角地区产业布局的事实,发现过去10年来珠三角的相对专业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在对珠三角产业布局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新经济地理理论所揭示的影响因素得到部分支持.同时,研究还发现,运输成本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珠三角的产业布局有显著影响,而随着珠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地方保护不再是一个影响产业分布的显著因素,从而说明近10年来珠三角正在逐步摆脱地方保护主义干预产业布局的弊病,较全国其他地区更为成功地走向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柳州市工业发展成就显著 ,但问题也不少。因此 ,要把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作为突破口 ,并着力抓好几项重点工作 :产业、产品结构调整 ;实施大企业集团发展战略 ;搞好国企改革 ;发展外向型企业 ;积极培植高新技术产业 ;实施技术创新工程。  相似文献   

14.
遍布各地的专业镇曾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巨大支持,但当前也面临诸多共有和特殊问题。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社区建设,为专业镇如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空间优化的完美结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是对传统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的重大突破。要实现专业镇向产业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注重平台建设运营,把好产业形态关,选择合适的土地开发模式,并提供优质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等。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经济持续衰退的情况下,已经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尤其是已成为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和区域经济发展重要载体的经济园区,更是无法回避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但是,山东经济园区也面临许多有利因素:一是宏观政策调整带来新的机遇;二是国际产业转移机遇;三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遇;四是投资环境改善机遇等.在"环球同此凉热"的当下,山东经济园区的发展,要加大服务企业力度,积极做好对接工作;抓住政策调整机遇,加强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鼓励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转变招商观念,强化项目招商;坚持市场化运作,完善投融资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完善优惠政策,吸纳创新领军人才;优化产业环境,积极推动产业升级等.  相似文献   

16.
基于熵权法的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广东省面临着严重的城市化发展失衡问题:广东城市化水平呈现出"珠三角——东翼——山区——西翼"渐次降低的发展格局,珠三角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东西北地区;珠三角产业城市化与社会城市化之间的失衡最突出,而东西北地区产业城市化水平普遍较低,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的支撑不足,城市化发展的经济驱动力不足;珠三角大多数城市的主导城市化维度是产业城市化,非农经济集聚发展是珠三角城市化的主要牵引力量,西翼和山区城市多以社会城市化为主导维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是城市化进程的主导力量,东翼城市和广州的城市化主导维度为人口城市化,人口转移与集中是城市化进程的主导动力,而以土地城市化为主导维度的城市最少,表明土地占用和扩张并非广东省城市化的主要动力。针对广东城市化失衡问题的治理要区别不同地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合理选择接纳转移产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存在着技术经济水平的梯度差异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转移产业 ,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对此不能盲目乐观 ,如果产业选择不合理 ,反而制约产业结构升级。西部地区应明确产业选择的原则 ,采取有效措施 ,在选择接纳产业中力争做到兴利除弊。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支撑广东区域发展的战略依托。在全球化和世界金融危机后果的持续影响下,珠三角地区传统空间结构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深度影响改革发展事业的推进,制约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经济发展。面对来自国际国内的严峻挑战和转型升级任务带来的发展压力,必须着力推进再度空间极化,以顶层设计的创新精神,整合与优化珠三角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赋予空间要素新的生命力,再度激活和提升区域增长极,建成对外部市场先进要素和资源具有强大引力效应的空间集聚场,促进现代先进产业经济发展,完成由传统珠三角到新型珠三角发展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进入9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经济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集中表现在产业升级进度不能满足经济转型、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其中应用型科技人才不足、科技基础薄弱,又是产业升级不快的主要原因。鉴于此,台湾日益重视发展科技;同时,力图通过引进大陆人才和科技,促进台湾经济发展。本文拟以两岸科技交流的深层动因——台湾产业升级出发,探讨两岸合作的具体方式及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资源城市智慧化转型离不开产业结构升级.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改变了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形态,并成为资源城市智慧化转型的制约要素.智慧城市建设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有着较强的助推效应,从立足于创新来说,它已经成为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的内在驱动力,而信息技术就如同"引擎",必然在新兴智慧产业发展和对传统产业改造上发挥关键作用.但人们在资源与环境、政府与市场、产业定位等方面存在着认识误区,从系统管理角度出发,要实现产业及空间布局各要素的整合,还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做好产业规划,构建资源型城市智慧化转型的产业体系,立足于自主创新,在体制机制上注重人才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