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东北方言作为一种分布地域广阔、喜闻乐见的方言形式,在词汇、语法等方面具有独特魅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体验哲学认为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人类语言离不开具体的体验感知,人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结构和意义.体验哲学为东北方言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从体验哲学语言观出发,对东北方言中的词汇的语音、构词和语义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东北方言词语的特征及成因.  相似文献   

2.
刘晓 《社会科学家》2006,(1):197-200
《太平经》是研究东汉乃至整个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但长期以来,围绕这部典籍所展开的语言研究还显得比较薄弱。对《太平经》语言的研究,主要成就集中在文字校勘方面,在词汇、语法方面的成果不多。有关《太平经》词汇研究的成果,主要分布在词语考释,熟语、应叹提顿语等特殊词汇,以及同素异序、同义复词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当代汉语新义词的词义演变模式在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方面都有不同表现.词汇意义方面,转移和扩大所占比重很大,缩小和虚化的情形很少;语法意义方面,转类情形最多,实义词素副词化、虚词新义现象较少但值得关注;色彩意义方面,色彩转移数量可观,种类也最多,弱化只显现在部分词语身上.  相似文献   

4.
词汇短语是以整体形式学到并保存在长期记忆中的范例,它包括人们常说的公式语和句型等,是语言中的词汇语法单位,是英语中的一种特殊的多词汇现象。词汇短语具有范例性与可变性,语义信息的丰富性与语境信息的基本匹配性特征,而这些特征决定了作为心理词汇的词汇短语所具有的在词频、词汇、语义与语境的提取效应方面相对简单词汇而言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方言研究从总体研究到个体研究,都已经把语法的研究放到突出的地位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粤语语法研究方面约有200多项,已经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然而这些粤方言语法研究的论著,大都属于微观研究的范畴,从整体上系统研究粤语某些语法范畴,揭示粤语语法体系、语法架构的研究还不太多。目前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全面认识粤方言的语法特征:1.全面把握粤方言在构词法和构形法方面的种种表现;2.通盘了解粤方言在词语结合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特色;3.彻底弄清楚粤方言的虚词,特别是各种语助词语气词的用法;4.总体上梳理粤方言中体现特色的句型句式;5.弄清粤方言各类实词中存在的语法特色。通过这些“突出特点,全面开花”地深入挖掘、深入分析,一定会把深具特色的粤方言语法现象全面地、系统地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有它的内容和形式。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当然,也有它的内容和形式。语言的词汇和语法各有自己的内容和形式。语言体系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无論词汇和语法都离不开它。词汇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我们暂且不谈。这里只谈淡语法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语法包含两方面,即内部方面的语法意义和外部方面的表示语法意义的声音。应该  相似文献   

7.
华学诚 《阴山学刊》2003,16(4):5-10
《春秋公羊传解诂》中有26条齐鲁方言材料,其中21条是方言词汇,2条是方音,3条是方言语法。这些材料为方言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所涉及到的构词现象,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方音的描写和方言语法现象的揭示,对语音学史和语法学史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朝鲜半岛使用的语言是单一的民族语言,迄今,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在文字和语法方面总体上都没有大的变动。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政治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双方在词汇、发音、造句和拼写法等方面却出现了一些差异,如发音方面的差异、词汇方面的差异、外来语的使用标准不同、造句方面的差异和拼写法方面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9.
山西方言与文化综合研究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汉语方言的研究在以前的基础上走向了深化,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现代汉语方言的研究和现代流语通语的研究一样,大多是在西方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进行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描写和切分,不太注意方言文化内涵的发掘与研究。大体上说,人类语言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一种方言与其赖以生存的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但是,这种“非常密切”,到底密切到什么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成果来揭示。  相似文献   

10.
语法化理论是对语言演变现象的研究,语法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语义、语用变化.语法化的研究对象从最初的词向句子、篇章拓展,同时,语法化机制主要包括语义演变机制和句法演变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化研究在四个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即历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语法化与语言类型学研究相结合,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化研究相结合的思路以及语义地图模型的运用,但是,汉语语法化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系统性不强和理论研究滞后等问题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一 语言中的词的意义,从其功用上看,可以分为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词汇意义用来指称或表明某种事物现象.动作行为,语法意义用以表示或反映某种关系、语气;从其在词义系统中所处的地位等方面看,又可分别为理性意义和感性意义,理性意义是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感性意义所反映的是客观对象的本质之外的某些性质特点,表达色彩即属于感性意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理性意义——感性意义,是两两相对的概念,是从不同的角度给词义所作的分类。有的学者笼而统之地提出“词  相似文献   

12.
非范畴化是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动态地呈现语言创新及词汇、构式的语篇功能多义性,说明不同语法范畴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合理解释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应该充分融入非范畴化,弥补传统语法教学的不足,完善语法教学,注重从词汇的非范畴化讲解非原型语法构式,注重讲解词汇非范畴化与构式多义性的关系,注重从识解策略的角度讲解语法现象。非范畴化理论顺应人类认知规律,能够为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而出现的一种语言变异现象,网络语言中存在的大量的变异现象,使得网络语言成为一种独特的语体。在此主要从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和语义变异等四个方面对网络语言中的变异现象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网络语体的风格、网民心理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是网络语言变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汉语词汇复音化对汉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汉语词汇出现复音化趋势之后,汉语的整体面貌在许多方面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语音系统的简化,新词、尤其是虚词和虚语素的产生,新的句式结构和语法范畴的出现,都与汉语双音节的韵律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语音、词汇及语法等几个角度来探讨汉语词汇复音化对汉语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家韩礼德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中提出语法隐喻理论。语法隐喻现象不仅局限于词汇层面,而且经常发生在语法层面。本文通过对所搜集教学中出现的34个国际商务合同中所出现的语法隐喻进行分析,并探索其中所体现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16.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为语言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角度。在此将从语言模因论的视角,以幽默类手机短信为语料,分别从词汇、语义、语法和语篇四个层面探究语言模因与其仿体在内容、形式、意义、语法结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的差异而触发的言语幽默的生成,认为语言模因论对言语幽默现象的产生具有较强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17.
许威汉治学严谨,文字、训诂、词汇、语法等靡所不通,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汲取传统语文学精华的同时运用现代语言学观点对汉语词汇学作全局性的透视,从“训诂学要向词汇学发展”着眼探讨汉语词汇学,在汉语的特性、汉语词汇复音化的成因、汉语词汇的体系、“通假”的实质、汉字的发展演变、语法研究的平面和词的音义关系等方面皆有阐发和创获,为汉语词汇学和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与语音的研究相比,我国藏缅语族语言语法和词汇的研究,不论就研究范围还是就研究深度上看,都有一定的距离。但近十年来,尤其是语法研究有了明显的进展。本文重点介绍动词、句法和语法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兼及词汇的研究情况。 一、动词研究 藏缅语族多数语言的基本语序为主——宾——谓型,有较丰富的形态变化,动词在语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关于动词的研究成果比较多。近十年来,学者们主要就动词的态、趋向、人称范畴以及动词的屈折形态问题进行了较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当前从事汉语跨方言语法比较的研究者较少,研究成果不多。操作方法上,此种研究主要从比较的对象或者比较的区域两个方面入手;划分类型、分析地理分布特征、历时考察、探讨成因和共性是跨方言语法比较的主要研究视角;现有的研究,在研究对象的可比性、材料选择以及结论解释的力度等方面存在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0.
英汉两个民族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各有其特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意义、句法、思维着重点以及定语位置等方面存在很多相异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