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在用人原则上,要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正确的用人观,树立“文凭不等于水平,身份不等于资格,经验不等于能力,好人不等于能人,无过非英雄”的用人思想,不重身份,重能力;不重资历,重实绩;不重学历,重水平;不重经验,重激情;不重上意,重人格魅力和威信。这样来任用人才,才能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不少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上“重学历轻能力”,“唯学历之风”盛行。违背了“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的用人方针。实践证明,学历高不等于能力强.必须树立唯才是举的观点,必须重能力而不能仅看学历,唯学历之风飘然远去。然而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3.
一些企业在人才招聘和使用上“唯学历、唯文凭”,不看能力看学历,不看业绩看资历,让许多眼高手低的“人才”钻了空子,而另外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却得不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4.
职称工作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对于消除职称工作中的机制性障碍,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职称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重学历、轻能力"现象根深蒂固。 评职称讲学历,这是几十年延续下来的传统做法,但其合理性究竟如何,今天看来值得商榷。什么叫学历?说白了就是一  相似文献   

5.
怎样认识人才 长期以来,人们在谈论人才的 重要性以及重视人才的迫切 性,谁也不怀疑人才效应与事业发展的密切关系,但在实践中对如何认识人才却众说纷坛。例如,有人认为,人才是指具有为各项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也有人认为,人才是指超越自我利害关系而又能驾驭某一群体的人;还有人认为,人才是指具有较高学历或较高职称和职务的人;再一种说法是,人才是指具有从事某种实际工作能力的人。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 邓小平同志说:“不要因为他们不是全才,不是党员,没有学历,就把人家埋没了。”按照小平同志的教导,我…  相似文献   

6.
楚杰 《人才瞭望》2003,(2):33-33
今天我们处于高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重视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无疑是对的,但不能以偏概全,出现只重学历不重能力,只重文凭不重水平的极端现象。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有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技术、经营、管理人才,同时也需要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作业层人才,特别是高级技工。据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只占23%,而发达国家却高达75%,在技术工人中,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技工占15%,而我国上述3项数字仅为5%、35%、60%,比例严重失调,技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王通讯最近指出:“我国人才数量有了跳跃式的发展,但质量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人才泡沫化”,具体体现在学历泡沫化、职称泡沫化,我国存在着严重的滥发文凭现象;由于职称评审  相似文献   

8.
人才能力标准亟待出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这为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不少地方从“十年动乱”中轻视知识,不讲学历走向另一个极端,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之风盛行,而且还打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旗帜。有高学历无实际能力者春风得意,而有能力学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长期以来,我国一些企业在人才招聘中片面追求“学历型”人才,而忽视“能力型”人才的现象非常严重。把学历等同于人才,无学历则不是人才,就很容易导致钱学交易、权学交易和文凭商品化。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加大了对人才的需求,而且对人才质量的要  相似文献   

10.
公共管理人才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但现行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存在着诸如选任看身份背景、学历文凭,用人关系化、终身制等误区,需要从人口政策的角度来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来完善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才资源的开发已被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到了议事日程,但是一些地方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人才资源开发的效果不好,归结起来主要是走入了“六重六轻”的误区: 一是重文凭轻水平。一些地方规定:凡本科或研究生毕业的可进当地机关或事业单位;具备高级职称的可享受地方政府津贴;至于这些人的水平如何,创造的经济、社会效益如何,他们则不闻不问,他们要的是重视人才的“名”,不是真想要人才。 二是重才轻德。某些地方为了搞活地方经济,对一些所谓有本事的人采取特殊政策,致使这些人在一些地方为所欲为,把当地的…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 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人才工作的泱定》。强调树立科学的人才 观,为做好人才资源工作指明了方向,这 是人才工作理论的重大突破。做为人力 资源工作者必须不断深入地理解它的精 神实质,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平时,我们对人才的理解是那些“德 才兼备的人”、“有能力、有志向的人”或 是某些“有特殊专长的人”。对这一概念 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和标准。有的以学历、 职称为标准;有的以业绩、成绩为标准; 当然多数人认为即要看学历、职称,又不 惟学历、职称,主要看业绩。这种看法比 较全面,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理论上说 清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各级对干部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并把学历高低作为干部升迁任免的一个重要标准,而有些知识底子过薄,文化程度偏低的干部,未能达到岗位职责的要求,就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学历;利用手中的权力,用公款“捞文凭”,读了大专读本科,读了本科又读研攻博,虽然手中的文凭越来越高,实际水平和能力却不见有多大的长进。这种干部公款“混”文凭现  相似文献   

14.
室内设计人才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多数企业或设计工作岗位可以不太考虑学历高低,但企业更注重的是设计人才是否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施工图、手绘图、3DMAX和AUTOCAD、材料、市场、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甚至上岗马上能投入到本职工作中。通过对佛山市地区的室内设计行业现状和人才供求分析,以及对中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建设进行调查与研究,为中职室内设计人才专业课程改革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香港公司招聘专才国际人才市场一、超高频设计工程师(2名)专业:电子工程(RF)高频学历:硕士或硕士以上工作地点:香港工作内容:1.开发超高频模块(Module) 2.超高频PCB设计(4-6层板布板设计) 3.超高频测量 4.软件仿真 5.L.N.A/Oscillator/Power Amp. 6.Modulation/Demodulation/Mixer/LL二、数码信号处理器软件设计工程师(DSP. Software Designer)(2名)专业:应用数学、工程数学学历:硕士或硕士以上工作地点:香…  相似文献   

16.
人才与学历关系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胡锦涛同志关于必须树立科学人才观的指示,对于我们做好新世纪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从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看,首先需要辨明人才与学历的关系。长期以来,在教育学上通常以“才识学问”来界定人才。如《辞海》解释人才是“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辞源》解释人…  相似文献   

17.
时下,各地、各部门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已形成一股巨大的热潮,有不惜重金聘请人才,有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有给予优越条件争取人才,这无疑是件大好事。但有少数地区和部门不考虑本地实际需求,引进人才时一味地追求高学历、高职称和高名声的科技工作者,有极少数部门甚至只看学历、文凭、职称,出现本科生热、研究生争、博士生抢的现象。由于盲目地引进人才,导致引进的人才有的 “骏马成了犁田牛”作用发挥不出来;有的因专业不对路,无施展才华的空间;有的因条件设施不具备,高科技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其结果,前边引进,来后…  相似文献   

18.
丁向阳 《人才开发》2004,(10):22-23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了科学的人才观,并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制定新的人才评价标准,加强人才统计工作,成为落实科学人才观的当务之急。笔者不揣冒昧,对人才统计  相似文献   

19.
海涛 《人才瞭望》2009,(4):76-76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学历不等于学识,学历不等于能力,职称不等于称职,高分不等于高能等。诸如此类的人才“不等式”,确实在一些单位中存在,在现实中有一定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彭旭 《人才开发》2003,(10):18-1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历热与日俱增,不但在教育领域受到极大地重视,还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学历热还将持续高涨。学历热的形成对社会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透过学历热我们也应作出一些冷静的思考。毕竟学历热是一把双刃剑,看不到其引起的负作用对我们的教育乃至社会的其它方面都是有害的,对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尤其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