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夏志琼 《人才瞭望》2005,(10):98-98
在管理界,“不拉马的士兵”这一案例流传久远:一位年轻有为的炮兵军官上任伊始,到下属部队参观炮团演习,他发现有一个班的11个人把大炮安装好,每个人各就各位,但其中有一个人站在旁边一动不动,直到整个演练结束,这个人也没有做任何事。军官感到奇怪“这个人没做任何动作,也没什么事情,他是干什么的?”大家一愣,说:“原来在作训教材里就是讲这样编队的,一个炮班11个人,其中一个人站在这个地方。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军官回去后,  相似文献   

2.
在荒凉中走出繁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个跟头摔得这么惨。不.仅让辛苦打拼了四年的公司一夜之间关张大吉,且害得出资合作的朋友也血本无归。只因他太相信爱情,这个与他自大学时就相恋,如今已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四年的女人,会悄无声息地卷了他的全部身家跟一个年轻的男下属人间蒸发。  相似文献   

3.
哪里是天堂     
侯松 《人才瞭望》2010,(1):80-81
一位老人和他的狗行走在乡间小路上,老人一边走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突然,老人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开了人世。他回忆起临死时的情景,也想起身旁的这只狗早在几年前就死了。他不知道这条路将把他们引向何方.只是茫然地朝前走着。  相似文献   

4.
“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最早出现于《礼记·中庸》篇,讲的是在没人监督你的时候.自己的所做所为才能最为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情况。刘少奇同志曾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对“慎独”做了更通俗的解释,他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情况下,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去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相似文献   

5.
一、有效把握时间的误区 1.忙。一个有效把握时间的领导并不是把千头万绪的工作.把属于市场管辖的事情或者把属于下属做的事情都通通包揽给自己来做。所谓的领导就应该做好“掌舵者”.应该去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方向并做出决策.把属于市场管的事情交给市场.做好政府宏观调控.把本来应该属于下属的事情交给下属去做.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和一棵树的成长有一个最人的不同。一棵树不需要“考虑”自己长大以后会成为什么,它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阳光和水分吸足,把多种养分吸足、这样它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人就很麻烦,有多少少年时代想当“科学家”的人最终当了科学家?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奋斗时期最关键的事就是通过不断地摸索,确定自己到底是棵什么树,到底能结出什么果子。从成龙的奋斗经历中我们可以得知: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并找到自己优势的用武之地.有时这个过程会很长,因为一个人优势的发挥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诸种因素碰到一…  相似文献   

7.
管理精粹     
授权必须恰当地进行。如果你把任务交给下属,而没有明确阐述下属应该做的具体工作,行使自主权的范围,应该达到的绩效水平,完成任务的时限要求,你就注定会因为下属的不得力工作而招来麻烦。那么,怎样才算恰当地对员工进行授权呢?  相似文献   

8.
范仲淹为官几十年,官职遍历朝中重臣和地方要员,但他一生清廉守正,持俭忍穷,乐善好施,以至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但是,其清廉为官、清白做人的操守却为世代所景仰. 范仲淹自从走入仕途,便出淤泥而不染,恪守官箴,操守纯正,以身作则.他从不迷恋于富足,从不觊觎不义之财.他在长山求学时,认识了一个能把水银烧成白金的术士,那人把炼白金的秘方告诉了范仲淹,并赠给他一斤白金.当时正是范仲淹穷困之时,他每天只吃两碗凉粥,这一斤白金也不是小数,可范仲淹却一点也没动,更没动炼金术的方子,而是把白金小心翼翼地包好放了起来.时隔十年后,范仲淹做了官,找到了那名术士的儿子,对他说:"你父亲有神奇的技术,能把水银制成白金,在他死的时候,你还小,便把一块金子交由我保管,现在你已长大成人,这块金子应当还给你."只见范仲淹拿出一个包裹打开并把金子交到术士儿子的手里,签封和当初一样.范仲淹讲求"三不欺",他认为做人、做官、做事要上不欺骗君主,下不欺骗老百姓,中不欺骗自己的良心.  相似文献   

9.
领导四忌 卡耐基认为,领导并不意味着权威,在与下属交往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所顾忌。 1.不该瞧不起下属。瞧不起下属的领导通常以下列的言行表现出来: ①下属发言时,露出一副不屑一顾的表情。②以嘲笑的脸色对他。③说:“你到底对单位的现状了解多少?” 如果领导以此类轻视的言行对待下属,下属就会以抗命、不服从等态度回报。对领导来说,这就等于减少了部门的战斗力,无异自设了障碍。 2.不该失信于下属。做领导人常有一种毛病,那就是,把自己跟下属约定的事,看成无关紧要,即使失信也不太在乎。显然,他们在这方面对下属采取“冷落”、“轻视”的态度。想想,如你是下属,  相似文献   

10.
往往在初次见面的时候,正式一点总免不了要相互握手,其实从这个认识人的第一个动作,就可以知道他是怎样的人: A.用力握住对方的手 B.只握手指头的部分 c.是以两只手握住对方 D.不停地上下摇动一分析: 用力握住对方的手。这类型的人,容易在别人面前毫无顾虑地批评某人,并且他们的辩论能力非常强,对事情能做很有条理的分析,是一个难缠的批评高手。对于主观性这么强烈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顺着他们的意思,然后以柔克刚,兜个圈来让他们点头认可。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个下属,只有赢得上司的器重,才能较快地获得职务晋升。那么,怎样才能赢得上司的器重呢? 一、踏实工作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有踏实的作风。踏实;是对每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上司有了踏实的下属,组织的目标.自己的计划才有实现的基础和希望,才有可能营造出一个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而下属浮躁,会形成浮漂不实的作风,会使上司的决策和计划落空,最终影响工作大局,因而,最为上司所忌。 二、善于学习 善于学习的下属,必然是一个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其综合素质必然会得到不断提高,有助于正确理解上…  相似文献   

12.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当听众咨询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滴水感悟]事必躬亲,是对员工智慧的扼杀,往往事与愿违。长此以往,员工容易形成惰性,责任心大大降低,把责任全推给管理者。情况严重者,会导…  相似文献   

13.
一个管理者必须懂得激励之重要。因为,尽管你可以干两个人的活,但你毕竟不能成为两个人。你必须全力以赴地去激励你的下属,并通过他们再去激励他们的下属,如此下去,组织的活力就会大为增强,整体的功效就会充分显示,一加一大于二便能成为现实。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  相似文献   

14.
短信平台     
《人才瞭望》2009,(11):108-108
很多人问我.比尔·盖茨也是没毕业就创业,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比尔.盖茨在高中时候就创过业.而且盈利了.所以他后来的创业才会成功。——李开复建议大学生如果没有创业经验.应该选择一个向往的公司或者创业公司参与创业。创业尽量选择低科技的服务业  相似文献   

15.
1786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在维也纳近郊一间小木屋里,一个盲眼的穷苦老人快要死了。他从不喜欢牧师和修道士.请求女儿到街上把碰到的第一个人请进屋子来,临死前要向他倾诉自己的心声。这条街很是荒凉,而且天很冷,女儿好不容易等到  相似文献   

16.
一提到猫论,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邓小平的那句名言: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但我这里所指的猫论,是毛泽东提出的。萧诗著的《毛泽东谋略》一书中提到,在50年代的上海,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毛泽东会见资本家后,召见刘少奇和周恩来,向他们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刘少奇说:“这还不容易7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它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毛泽东很不满意地摆了摆了手,说:“决不能用暴力,每件事应该是自觉自愿的。”周恩来说:”我首先让猫饿三天,然后,我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果猫非常饿的话,就会囫囵吞枣般地吞下去。”毛泽东显然也不同意,因为在他看来,不能用欺骗手段愚弄人。他的办法是:“这很容易,你可以把辣椒擦在猫的屁股上,当他感到火辣辣的时候,它就会自己去舔掉辣子并为能这样做而感到高兴不已。”  相似文献   

17.
勇于挑战     
赵化南 《人才开发》2001,(12):31-31
日本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日本渔民出海捕鳗鱼,因为船小,回到岸边时鳗鱼几乎全死光了。但是,有一个渔民与众不同,他的船和船上的各种捕鱼装备,以及盛鱼的船舱,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因而每次他的船回来时鱼儿都活蹦乱跳,没有一条死的。这样他的鱼卖的价钱都比别人的高几倍,没过几年这个渔民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直到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鱼了,他才把这个秘密告诉自己的儿子。原来他在盛鱼的船舱里,放进去一些鲶鱼,鲶鱼生性好斗,不断地对鳗鱼发起进攻,为了对付鲶鱼的进攻,鳗鱼便被迫奋起还击。正是在这样斗争的状态中,鳗鱼生存的本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因而就活了下来。渔民告诉他的儿子,鳗鱼死的原因在于它们知道被捕捉  相似文献   

18.
希腊神话里的雕刻家皮格玛利翁钟情于自己雕刻的女神,在他虔诚的守护下,这个雕像竟真的变成了活人,并做了他的妻子。心理学家借用这个神话故事,把对别人寄予深切的期望,使之成为对方的内在动力,从而收到变期望为现实的神奇效果,称作“皮格玛利翁”效应。在一个企业中,如果管理人员对下属的期望高,其下属的表现就可能是优秀的;反之,其表现将是不佳的。这就是“皮格玛利翁”效应在管理中的应用。一些精明的管理者十分注重利用皮格玛利翁效应来激发员工的斗志,从而创造出惊人的效益。用小马来拉大车皮格玛利翁效应能促使受激励者化压力为动力,…  相似文献   

19.
齐人学弹瑟     
古时候,有一种乐器叫作瑟,发出的声音非常悦耳动听.赵国有很多人都精通弹瑟,使得别的国家的人羡慕不已. 有一个齐国人也非常欣赏赵国人弹瑟的技艺,特别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好本领,于是就决心到赵国去拜师学弹瑟. 这个齐国人拜了一位赵国的弹瑟能手做师傅,开始跟他学习.可是这个齐国人没学几天就厌烦了,上课的时候经常开小差,不是找借口迟到早退,就是偷偷琢磨自己的事情,不专心听讲,平时也总不愿意好好练习.  相似文献   

20.
正他是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他编辑的新闻稿件曾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他在事业如火如荼的时候离开众人心驰神往的美国。他在年逾花甲的时候选择来到中国。他用亲身经历向世人宣告:生活在别处。在许多中国人还在对"美国梦"孜孜以求的时候,约翰·莱顿(John Lydon)带着另一种憧憬来到中国工作,那个时候他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在许多人满以为事业有成而肆意享受生活的时候,他放弃了美国这个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