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楠 《人才瞭望》2014,(12):69-71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在组织员工关系中.除了以劳动合同形式签订的正式经济契约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的.内隐于雇佣双方心中的.反映员工个体对雇佣关系中责任与义务的主观心理约定。这种主观的心理约定可以反映出员工对组织行为的期望,被称为“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2.
心理契约是联系组织和员工的心理纽带.它会影响员工的行为、态度、工作绩效和满意度。重视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采取相应的策略加强员工与组织的情感纽带.以改善员工的行为和态度.提高绩效和满意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然而.Robinson、Rousseaut等人的研究表明.心理契约违背现象经常发生.导致员工产生失落感.绩效降低、退出意识增强.甚至离职。  相似文献   

3.
一项调查表明.新员工在一年内离职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认为与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没有得到遵守或实现,而在公司工作两年的员工中.仍有55%的人表示公司违背了他们与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4.
一、心理契约的含义与内容 (一)心理契约的含义 心理契约理论是由阿基里斯(Argyris)在20世纪60年代《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提出的,它强调了在组织和员工的相互关系中。除了正式的经济契约(劳动契约、雇佣契约)规定的内容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相互期望和理解。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动态性、相互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心理契约反映了组织与员工双方彼此间的主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经济生活条件下,随着服务性行业在产业结构和经济成分中的比例不断扩大,情绪型员工的数量越来越多,情绪型员工的行为特征已经成为制约工作绩效高低和组织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现代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组织作用,它支配和组织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6.
倪艳  黄燕燕  曹婷 《人才瞭望》2005,(12):28-29
“心理契约”最早引入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由Argyr1s提出、Levlnson加以界定的一个概念,最早用来描述员工和企业双方不成文的、内隐的契约或相互期望,指雇佣双方对雇佣关系中彼此对对方应付出什么的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雇佣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具体来说,心理契约是存在于雇员与组织之间的、没有通过书面的契约载明的相互之间的期望和承诺,往往是雇员以成果和贡献来换取挑战或有报酬的工作、可接受的工作条件、工资或津贴形式的组织奖酬以及许诺提升或其他形式的职业进步的一种组织前途。  相似文献   

7.
郭震 《人才瞭望》2006,(10):32-34
所谓的企业情商是指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认知、调节和管理情绪、情感的能力,它综合反映了员工情商的高低、团队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和凝聚力,以及组织与其他组织及社会公众之间关系的协调能力。企业情商比普通意义上的情商具有多层次性,表现在从个体水平(员工情商)到群体水平(团队情商)再到组织水平(组织情商)。员工情商定义为在企业这一特定环境中。员工所具有的认知、表达、控制、调节自身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它是在员工知识技能之外、包含于员工素质之中并直接影响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消极情绪是心情低落和陷于不愉快激活境况的基本主观体验,包括各种令人生厌的情绪状态,如愤怒、憎恶等。在组织中,消极情绪的产生不仅导致气氛消极、工作倦怠,还可能引起员工绩效不稳定乃至低下,使组织蒙受损失。据调查,我国职场在职人士工作中的正面情绪体验很少,负面情绪体验得分较高。消极情绪已成为现阶段组织研究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一个新热点。  相似文献   

9.
情绪智力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进行识别、调控,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一种社会技能和情绪技能,是个体的积极发展的基础。美国的社会情绪能力旨在安全、支持性的环境中让儿童青少年习得社会技能和情绪技能,从而减少行为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业成绩,使个体更好的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本文主要综述了美国社会情绪学习对儿童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攻击性、抑郁、吸毒、心理健康、行为问题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并指出了我国社会情绪学习的发展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柯健 《人才瞭望》2006,(4):23-24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Schein)提出的一个名词,其意思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1.
探讨压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压力与幸福感的界定多样,压力最初被认为是身体对任何环境要求的非特异性反应,目前被认为是个体认为自己无法应对环境要求时产生的负性认知和情绪状态。幸福感的界定不断发展,从被定义为是个体对生活的认知评价、正性负性情感,到被认为是认为自己是不是一个快乐的人,再到最新的定义正在体验积极的情感、在投入生活、追寻目标感和意义感。压力和幸福感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压力对幸福感的负面影响和幸福感对压力的缓冲。  相似文献   

12.
田辉 《人才瞭望》2006,(6):18-19
随着人才和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压力加重。企业员工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工作的压力,容易出现心理紧张、挫折感、痛苦、自责、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如果绩效考评不当,给员工的压力更是可想而知,从而可能导致不当行为的产生。正如我们所知,行为是在自我心理的外在表现,同时又受到环境和社会情绪的影响。心理学家从各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阐述,从而产生了如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以及效能理论等众多的动机理论。其中,凯利的归因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更是广泛。但是现阶段人们对员工绩效行为的归因只是停留在个人生活或长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因而是不明确的,不能发挥这种理论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13.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提出的,其意思可以描述为: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即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每一位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期望。—般说来,心理契约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的期望:良好的工作环境、任务与职业取向的吻合、安全和归属感、期望稳定的职业和报酬、价值认同、培训与发展的机会、晋升。  相似文献   

14.
感恩是是个体受到恩惠时产生的感激情绪和心境,是体验感恩情绪的心理倾向,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在积极心理学思潮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作为主要目标和内容.本研究选取某高校一、二年级学生114人,围绕感恩素质开展团体心理沙盘辅导.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感恩素质培养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胡慧平 《人才瞭望》2004,(10):106-106
企业中最复杂的因素是人,对员工的激励、调整、控制等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的主题。不难观察到,企业员工喜怒哀乐的情绪,往往会影响到工作的状态和效率。那么,企业怎样去消除员工对工作不利的情绪呢?  相似文献   

16.
主观幸福感的主人翁是自我,个体在社会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对所属团体的归属感,个体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以及社会比较心理都直接影响着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探讨主观幸福感的产生和个体如何获得和保持幸福。  相似文献   

17.
张笑秋 《人才瞭望》2007,(10):52-54
职业咨询专家约翰·霍兰德认为,工作的价值不仅是获得金钱、地位与荣誉,它的价值还在于使你满足自己的兴趣、获得内心的愉悦。如果员工不能获得工作的价值,便会产生工作压力。工作压力的定义纷繁复杂,简单而言,工作压力是个人在职场中面对种种限制和要求所产生的心理感受。适度的工作压力有利于个体能力的发挥和组织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讨论过度的工作压力。过度的工作压力导致员工出现一系列负面的生理症状、心理症状和行为症状、严重影响员工的能力发挥、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专门业务和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职责,它是专业分工的体现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在生活中,向往和选择某种职业是人生的必经历程,择业心态渗透在职业理想从确立到实现的整个过程中、是由社会个体心理机制和价值取向为主导的择业心理和择业态度的综合反映。理想职业的选择即职业理想的确立和实现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一方面,职业理想是人们希望从事某种职业的主观愿望,它受社会个体的个性心理品质、自我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带有鲜明的主观性,从而使社会个体的择业兴趣、择业动机、择业意向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19.
李永鑫 《人才瞭望》2016,(22):87-89
在企业新生代员工已经逐渐成为企业主力军的背景下,笔者以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企业新生代员工的工作现状,运用心理契约的视角,分析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以人为本、多元化激励,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管理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以高科技企业知识员工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知识员工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和可能产生的结果,并给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