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形态日新月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增强概论课程在网络新媒体时代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新媒体的特点,提出了概论课程增强亲和力的途径,包括注重互动性、灵活性、情感化、角色定位和场景还原;同时,本文还总结了概论课程增强针对性的途径,包括选题的更新跟进、新媒体技能的训练、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量化和评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系列电视栏目剧在各省市电视台悄然兴起。这一节目形态以其本土化,平民化,贴近生活的特点被广大观众朋友们所喜爱。电视栏目剧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电视节目的传统形式。电视栏目剧有其独特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的未来又将如何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做出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新闻媒体也进入了新的发展周期,其中民生新闻、娱乐节目的繁荣尤为引人注目,其数量和影响与日俱增。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内容和体裁突破了传统媒介的限制,从要素到风格也有很大变化。网络评论、博客言论、手机话语等新媒体的出现给电视节目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的信息传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态已成为目前大学生中最具影响的媒体形式.互联网带来的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新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在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人中盛行,新媒体为年轻人带来新鲜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适合的虚假信息.如何利用网络同时避免网络的负面影响是目前高校教育工作者急需思考的问题,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新媒体的地位和作用并开始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体引领学生思想引领,管理学生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作为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交互性强、传播效率高、内容呈碎片化等特点,近年来,社会思潮借助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使社会公众,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受到影响,不断冲击主流意识形态。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和社会思潮结合的浅析,力求找到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引导社会思潮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节目的发展,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出现了,即电视栏目剧。作为一种独特的电视类型,其在节目形态上介于栏目与电视剧之间、在艺术形态上介于真实与虚构之间、在审美形态上介于干涉和疏离之间。栏目剧的出现为中国电视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也为目前国内文化产品短缺的现状打破了瓶颈。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新型传播方式带给我们更快的速度、更多的信息、更全面的内容。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现行的新闻法制难以适应目前新媒体的发展,导致不良信息管制不足,传播版权难以保护,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新闻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从1990年杨澜作为一名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起,她逐渐成为中国最有名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之一。她创办了杨澜工作室,采访的对象是国内外顶尖的商业人士。她和她的丈夫吴征一起,开拓了卫星技术、网络传输、收费电视、宽带内容提供,以及房地产业等领域。2001年夏天,杨澜作为北京申奥的“形象大使”参加了在莫斯科成功申奥的活动。同年9月,她的“阳光文化”接手了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新浪网,从此走上了谋求网络和电视的结合、开辟新时代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电视媒介传播方式也要不断地变化。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的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扩大。除了节目编辑外,还涵盖频道编辑、直播编辑以及新兴媒体的内容编辑。电视编辑只有不断地转换角色,创新机制,以实现更好地为全媒体提供内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网络与新媒体迅猛来袭,传统广电媒体的影响力和市场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不知不觉间,我们迎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全新发展阶段--全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环境中,人们的电视剧观看方式不只是局限于电视机上,互联网、移动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观看任何电视剧。网络的兴起让电视剧的发展方式更加多元化了,而观众思维文化、生活消费等方面的变化又迫使电视剧不得不在艺术创作、内容编剧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在新媒体环境中我国电视剧的发展新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馆藏资源正向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传统期刊的载体形态和出版发行方式遭遇了变革。与传统的印刷型期刊相比,电子期刊作为电子出版物的一种,以其容量大、时效高、检索快、内容广、多链接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图书馆界及广大读者的喜爱。电子期刊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信息资源补充,同时推动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机遇,它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教育的效率与效果,同时也在教育内容与方式、教育主体的教育控制力带来了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努力提高教育主体的新媒体应用能力与素养,着力搭建新媒体教育的体系与平台,并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车载移动电视支持移动接收,受众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接收终端可以收看到电视节目。该功能可以在公交车、出租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各类流动人群中广泛使用,不仅扩展了传统电视的有效传播范围和影响区域,更突破了传播时空的局限性,使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类信息,满足了人们的资讯、娱乐需求。移动电视介于广播、户外媒体和传统电视之间,既具有自身的特点又兼具三者的优势。本文重点讨论移动电视运营概况、运营竞争状况以及市场发展态势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网络作为新媒体,汇聚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化、人性化、能真正实现平等交流的传播方式。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具备了网络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合理、健康、有效使用互联网信息为自身发展服务的能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呈现出理论素养、道德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新媒体运用能力较弱的特征。针对这一状况,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系统和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充分利用和不断构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媒介互动和媒介制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浅析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中的传播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大国,它有着别的国家不曾拥有的优良的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要传播和发展,必定离不开媒体。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个人博客等新媒体的出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呈现出哪些特点?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怎样的负面影响以及在今后的新媒体传播中,如何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传播?这都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阐述在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品牌栏目是频道经营的核心,是一个电视台制造影响力和公信力最传统直接的载体。栏目的系统包装和维护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地方区域类媒体没有必要在这一方面做太多投入,这种认知开始逐渐与观众的收视需求背离,不太适应现在的时代了。当前网络、手机等载体突飞猛进,各类新媒体逐渐渗透大众生活,观众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欣赏水平大幅提升。电视本身就是视听艺术,在观看过大量多样的精美包装之后,反观自己所在的地方媒体,在审美上达不到心目中的平均水准,栏目的印象就会降低,受众会为追逐这档栏目而感到“屈尊”,一旦形成这种心理,将可能造成受众大量流失。因此在新媒体混战的现在格局之中,更接近大众审美标准的媒体将更能赢得受众。所以,当今的地方台同样需要投入大精力来关注栏目的包装与视觉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新媒体极大地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为高校教育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更多、更便捷有效的路径;另一方面,新媒体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和信息的复杂性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是信息时代的新型媒体形态,有着深厚的教育教学价值.基于此,首先概述新媒体的内涵、特征,然后从课程趣味、师生关系以及教学方法三个角度分析其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最后就如何在思政教育中应用新媒体提出几点建议,包括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平台、强化网络监管等.  相似文献   

20.
网络信息时代,知识信息大爆炸,新媒体层出不穷,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着互动性、立体化、即时性、信息大等特点。在如此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网络传播主体多样化、信息传播瞬息化加大了高校突发事件的防控难度。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接收和传播的主要群体,在信息的不对称、负面消息多、大学生群体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引发甚至陷入突发事件种种冲突与矛盾之中,这给高校维护校园稳定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构建适合于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理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