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的创始人,而“仁”和“礼”又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两个重要范畴,因此,正确认识和了解“仁”与“礼”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我们研究孔子及其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才开发》2010,(3):16-17
孔子创办私学,从事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人才学方面,孔子有全面的论述。第一个提出“人才难得”观点的就是孔子。他说:“才难,不其然乎?”“人才难得,不是这样吗?”我们今天说“人才”,他叫做“志士仁人”,或曰“贤人”。  相似文献   

3.
主考官蒋昌建在主题板上写了一个大字:“儒”。“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就是孔子。你们都知道,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有三千个弟子,其中有72个非常重要,我们把这72个弟子称为什么?”蒋昌建问选手们。  相似文献   

4.
犹豫的境界     
几乎每个人都有犹豫的时候,仔细观察,我们便可从中看出不同的境界。孔子无疑是个有智慧的人,可是他坚决习:淡魁神,“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子路他请教如何侍奉鬼神,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问人死后会去哪里,  相似文献   

5.
道家思想认为“智”是文明的产物,违背自然之理,会对人心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道家思想家对于“智”持批评态度,《道德经》里就有“绝圣弃智”的说法。儒家思想对待“智”的态度与道家截然相反,认为“智”是君子必备的一种德性,是一种大智慧。儒家经典《论语》多次提到“智”,并把“智”与“仁”、“勇”相提并论,可见孔子对“智”的重视。文章对《论语》中的“智”进行的考查,展现儒家思想中“智”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论语》中找不到“原版孔子” 孔子,永远不会远离中国人群的两千五百年前的“老祖宗”。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文明就是人的智慧创造的,你有多少智慧你就有多少财富,你有多少智慧,你就有多少幸福与自豪。 古老的中华民族诞生了孔子,我们为世界奉献了儒学,我们创造过封建帝国时代的仁政,我们主张过“仁者爱人”,这一主张就是要求统治者实施仁爱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学生向先中孔子请教“仁”和“智”的含义。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在孔子看来,所谓的智慧、聪慧就是能够认识人。老子也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些都说明真正认清自己不容易,而要真正了解别人更难。  相似文献   

9.
《论语·学而》是讲述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语录,对后世的教育事业有很大的影响,历来受到各朝各代学者的研究重视。笔者对于“学而时习之”这句话,把“习”当做“复习”的注解持否定态度;无论是从常识方面,词义的引申方面,还是词义义项的一致性方面,甚至于孔子的实践观方面,都应将“习”字改译为“实践”之意。  相似文献   

10.
在人海里徜徉,会碰上形形色色的人,碰上正常人尚可正常来往,那么,如果碰到“三季人”和“垃圾人”怎么办? 不必忙着回答,让我们先弄清什么是三季人,什么是垃圾人。 先说三季人。话说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一天早晨正打扫院子,远处走来一个身着绿衣的人。那人问子贡:“你是孔子的学生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那人继续问:“那你一定懂得很多东西喽。我请教你一个问题,你知道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吗?”  相似文献   

11.
孙明 《人才瞭望》2016,(17):86-87
孔子集其一生的社会经验,认为在所有智慧中,能够识别人才是最大的智慧。《论语·颜渊》载,樊迟曾问孔子何为“智慧”。子曰:“知人。”《孔子家语·王言解》亦载:“孔子曰:‘仁者莫大乎爱人,知者莫大乎知贤’。”这充分体现出,在孔子看来,识人是头等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孔子"以德为先"的人才思想是孔子整个德治伦理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特别强调道德之于人才、之于社会的重要性,虽然孔子这些思想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同时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孔子"以德为先"人才思  相似文献   

13.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被困于陈蔡国境之间,七天未进食。弟子颜回讨到一些米来煮饭。饭熟了,孔子看到颜回从锅里抓饭吃,当颜回把饭端来时,孔子佯装没看见刚才的事,说道:“我方才睡着,梦见先君,他说只有清洁的食物才可送给人吃。”  相似文献   

14.
孔子立志     
孔子为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他不仅十分精通教育理论,而且在青年立志教育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有颇多的建树。2500多年前他提出的立志、守志、践志和酬志为主要内容的立志教育思想,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挖掘孔子的立志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加强当代青年的立志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伍玉成 《人才瞭望》2009,(2):109-109
春秋时期,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外出。那天本来天气很好。可是.突然刮起一阵风后,乌云就布满了天空,紧接着,下雨了。一位弟子担心孔子被雨淋坏,就对孔子说:“先生,我记得子夏的住处离这几不远.咱们到他那里借把伞再走吧!”说完,就急急忙忙地想去找子夏。  相似文献   

16.
有一回,孔子带领弟子们在鲁桓公的庙堂里参观,看到一个特别容易倾斜翻倒的器物。孔子围着它转了好几圈,左看看,右看看,还用手摸摸、转动转动,却始终拿不准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于是就问守庙的人:“这是什么器物?”守庙的人回答说:“这大概是放在座位右边的器物。”  相似文献   

17.
儒墨两家在春秋战国时期相互对立,但均肯定了“尚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孔子明确提出“举贤才”而治天下,墨子同样提出“尚贤为政之本也”,孟子也提出了“尊贤使能”的思想。在论述“举贤”方面,墨子似乎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8.
“直言失官”与“听话型干部”海淼说话直出直入,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这本来是好事。然而,往往行不通。自古以来,有为直言例相的,有为直言吃苦的,也有为直言失官的,有为直言丢命的。号称“关西孔子”的“四知杨震”,官风廉洁,办事亦认真公道。建...  相似文献   

19.
“孔孟之道”也被人称为儒家的同义词语;本文只是指孔子、孟子。孔子说“才难”是“人才难得”的先声;孟子说“尚志”是人成其才重要的心理品格。人才,孔、孟都没给予定义。权且以孟子的“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作为衡量的笼统尺度。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目的     
从2500多年前孔子兴办私塾到现在,我们的教育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育的手段越来越现代化,教育的覆盖面越来越大,教育的内容已延伸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应该说,孔子所希望的教育“有教无类”的主张基本得到了实现,他所重视的教化作用,也已经成为历代知识分子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的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