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名是一个人的外在标志,是一个社会人与另外一个社会人之间相互识别的符号。人名中包含了很多深奥而又普通的意思,这些人名所含的意思也是语义学研究的内容。人物命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给孩子取名时,往往寄托了自己的希望和祝愿。乐意选用表示善良、美丽、健康、勇敢、聪慧、吉祥、优雅等含义的名字。因此,人的名字中蕴含了很多的含义,以期通过名字的用字来表现某方面含义的特色。本文通过对400名80后一族的调查,从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该调查结果,期望能从中发现当代人名中仍然存在某些特点和规律。让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人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非宾格化削弱了主语的施事性,也让谓语表征为结果或终止状态,并驱动隐含的第二层次主谓结构所表征的存现意义呈否定状态.非作格化强化了第一层次主谓结构的动作性特征,并驱动第二层次的主谓结构呈常规的存现意义,由此证明了双及物构式的意义是左向或右向传递.予取的双向性可以共存于同一双及物句,但予取的内容不一定是物质性的实体.物质性实体或非物质性实体的双向传递,可以概括为双向的损益关系,这就是双及物构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二语习得理论是科学系统地研究二语习得现象的理论,在我国主要是对英语习得的研究。由于对二语习得现象的认识视角不同,其研究也呈跨学科趋势。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这一主观性差异作为研究的重点,探讨其在二语习得中的体现及如何导致二语习得的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帮助二语习得中的"学困生"走出困惑。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英语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本文分析了当前英语专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英语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毛姆是20世纪初期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他一生著作颇丰。《在中国屏风上》是他的一部有名的描写中国之行的著作。本文通过仔细分析这部著作中的"中国形象",认为《在中国屏风上》的"中国形象"只是作为一种"他者"的投射,里面传达的是英国人自身的观念、价值和审美倾向,并不是真正的中国;并且从政治、经济以及毛姆个人的角度详细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前指是语篇中主题保持和转换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乔姆斯基开始,前指研究的方法从纯语法的框架过渡到语用原则的引入,最后到认知研究方法的采用,经历了几次大的方法论嬗变。随着研究方法的变迁,对前指现象的研究从语言能力经由语言运用最后深入到对前指词语进行编码和解码的心智层面。如果把前指词语与先行词都放到心理表征的层面上来分析,那么语言材料只是建立心理表征的触发物(trigger),直接前指与间接前指的区分只是一个任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话语交际过程中的指称理解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过程,是人们理解话语意义的关键步骤之一,在整个话语交际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根据Ariel的可及性理论,英语指称词语具有可及性标示语等级的差异,不同的指称词语标示了所指称对象的心理表征在受众记忆中的可及性。人类的记忆系统和认知特点决定了人类对指称选择的认知加工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指称确认的4个认知语用因素以及它们在指称构建和解读过程中各自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指出会话含意理论为翻译活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在翻译中如何解读原话的话语含意,在译语中如何将含意表达出来,是翻译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语码转换是一种认知、交际和教学策略,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常交替使用不同语言以便于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影响教师语码转换的因素很多,母语的使用情况应当视学生目的语程度而定。文章探讨了外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发生的原因,为外语教学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网络流行语的类型与结构特征探讨——省力原则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网络语言也随之发展为信息时代的言说方式。随着网络传播产生了大量的新词,网络流行语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探讨了几种常见的网络流行语的类型、构词特点及传播方式所体现的经济、均衡、省力的语言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